首页期刊导航|社会科学动态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社会科学动态
社会科学动态
社会科学动态/Journal She Hui Ke Xue Dong Tai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共产党百年政治建设历史经验研究

    吴向伟陈娜
    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高度重视党的政治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其基本点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首要任务是坚持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核心要义是制定并贯彻落实正确的政治路线,关键是赢得民心民意,夯实党的政治根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根本保证是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新时代,研究中国共产党百年政治建设的历史经验,把握其中固有的客观规律,对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历史经验

    大革命时期党领导妇女解放运动的实践与经验

    万军杰王文浩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妇女解放是党的重要使命和历史责任.大革命时期,党高度重视妇女解放运动的骨干培养和劳动妇女群体主体地位的塑造,建立和维护不同阶级间的联合战线,并有计划地引导妇女群体参与罢工、罢课、罢市等运动,配合国民革命,伸张自身权益.此外,党还通过创办进步报刊,设立补习学校等形式,进行解放意识、革命意识和文化素质的教育,提高妇女群体的思想境界和斗争觉悟.坚持把妇女解放运动与革命事业、劳动解放运动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妇女群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兼顾各个阶级、不同社会阶层的妇女之特殊性开展运动,既是大革命时期党领导妇女解放运动的基本经验,也是中国妇女解放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

    大革命时期妇女解放妇女运动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领导察北鼠疫防治中的群众动员研究

    李华郑天骄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群众动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动工作的重要方式,疫情防控中的群众动员是观察中国共产党动员方式的生动样本.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察北鼠疫防治过程中,以有效的群众动员方法,引导群众科学认识疫情、积极防治疫情,发挥了科学和群众的力量.通过激励机制发挥、有效的群众工作开展和分类施策的宣传教育,中国共产党及时控制住疫情,为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疫情防控的积累了基本经验.

    新中国成立初期察北鼠疫群众动员

    以文学方式对历史作出正确解读——作家任蒙访谈录

    卢建飞
    24-30页

    异化理论视域下的贫困问题——基于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探析

    杨虹张秀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分析工资理论揭露了国民经济学对于工人阶级贫困问题的遮蔽,指出工人阶级贫困的原因隐藏在异化劳动这一事实中,这种异化劳动创造的私有财产形成制度反过来维护异化劳动,并成为工人阶级贫困的制度根源.因此,要解决工人阶级的贫困问题,就要对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进行扬弃,促使工人回归到自己的社会本质来解除其精神贫困,使私有财产能够为工人直接按需占有来消除其物质贫困,从而达到真正的共产主义社会.

    异化劳动私有财产贫困问题

    新中国农地所有权分割的路径、动因及趋势

    蒲洋周猛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地所有权分割共经历了四个阶段、四次分割.不同时期的农地所有权分割,都是为了能有效解决原有农地产权制度存在的土地问题,表现出分割层面越来越宽、分割形式越来越多、内容分割越来越细、分割的农地种类越来越多的趋势.当前的农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应该从承包地、宅基地等方面稳步推进.

    新中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分割"两权分离""三权分置"

    文化的流域及流域文化的传播

    胡牧赵秀
    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在生态文明的世纪,流域及其文化具有宏阔的阐释空间.流域呈现出多维的知识系统.流域既是一种地理单元,又是一种理论视角.流域与人类历史、农业耕作、生态环境、交通运输等诸问题有关.本文主要探讨流域与文明的发生、流域与地方文化、流域的生态现状、流域与文化传播四个方面的问题,呈现流域的重要性以及它对文明产生、发展的重要作用.

    流域流域人类学交通文明生态环境

    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路径——以四川省为例的考察

    李海峰张绍忠
    4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入开展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作为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直接体现和重要依托,已经升级到国家整体战略层面.全国各地主动适应形势任务变化,在拓展多元化纠纷解决维度、充实多元化纠纷解决渠道、打造信息化多元解纷平台、构筑多元化解纷地方性立法保障方面成效显著.现实中仍面临诉讼与非诉讼资源整合不充分、职能部门分工衔接不紧密、信息化与数字化平台建设不均衡、配套保障不完备等诸多难题,亟需提升多元解纷政治站位、凝聚多元解纷发展合力、拓展多元解纷发展空间、夯实多元解纷发展根基,在深化多元解纷改革进程中形成新共识.

    社会治理多元化解纷发展路径

    金融科技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创新

    许传华王凯陈卉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金融科技异军突起,有力弥补了乡村振兴的金融短板.实地调研表明,金融科技在助推乡村振兴方面既呈现多元主体协同合作、多场景和链条化运作、全方位服务、线上线下多渠道获取数据、针对性进行信用评估与产品研发等特点,也面临诸如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落后、数据治理体系不完善、居民金融素养相对较低、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力度不够、农村金融科技监管难度大、农村金融科技保障体系不完善、农村金融科技人才匮乏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快构建金融科技助推乡村振兴的创新机制.

    金融科技乡村振兴金融创新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能力评价——基于熵值法—突变级数法的研究

    王秀伟白栎影
    6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现状,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能力评价模型,选取2016年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肇庆、江门、惠州11个城市的相关数据,运用熵值法和突变级数法从融合基础、融合环境和融合效率三个维度对11个城市的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能力整体呈现出区域不平衡和发展不充分的特征.针对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现状与影响因素,推动要素资源在粤港澳大湾区内的优化配置、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平台建设、重构文化与科技生态系统是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能力和水平的有效措施.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