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社会科学动态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社会科学动态
社会科学动态
社会科学动态/Journal She Hui Ke Xue Dong Tai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先师口义到"六艺之文"——经典文本化与汉代经学传授形态的改变

    耿战超
    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代文献整理工作的开展,汉字书写系统的趋稳,都使得文献文本逐渐成为知识传播主流模式,经典文本化也在这一背景下逐渐完成.这极大影响了汉代人的经典认知,时人以称"六艺之文"表明了对于典籍文本重要性的确认.同时,口说形态对于先师"口义"的传承维护,固然有助于诠释脉络的建构,但经义阐释上的漫衍附会及文本上的抱残守缺,已然不符合新的历史趋势.重章句口说之"今学"与重文本训诂之"古学"的地位升降,正是汉代经学传授形态因经典文本化而发生的重要改变.

    汉代经学师法经典文本化

    理性审视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

    李彦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代表,阿多诺对文化工业的批判包括三点,即对文化工业产品的商品化、标准化和技术性批判.该理论的生成除了历史原因,还包括阿多诺及学派代表人物的个人成长背景等因素.现代社会中社交媒介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在重塑社会交往和传播格局,文化工业理论揭示了社交媒介可能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媒介依赖使得受众沦为"单向度的人",社交媒介的算法造成了明显的茧房效应.阿多诺的分析视角始终带有欧洲中心主义的倾向,所持有的悲观的、批判的思想是有其生成语境的,需要结合当前中国的语境进行批判性解读.

    文化工业阿多诺批判理论媒介

    也论我国数字时代背景下的人权保护与治理

    马春娟张富旗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逐渐为人们所熟知,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关于数字时代的思考.在数字技术日趋成熟的情况下,其引发的社会矛盾也逐渐显露出来,而算法黑箱、算法歧视、数据安全、信息公开等往往又与公民基本权利相关联,基于此学者们对数字权利能否成为人权又或者能否成为第四代人权,以及如何建立保障机制进行了探究.为建构数字人权的保障机制,从人权角度出发结合虚拟与现实交互的时代特征,在当前价值取向的驱动下,补足立法与司法的缺位,不失为一条科学的探索路径.

    数字权利人权代际划分保障机制

    中国当代茶艺的概念起源、发展流派与争论评述

    宋时磊
    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70年代末,在中国文化复兴和文化自觉的总体背景下,"茶艺"概念最早由中国台湾省著名的民俗学家娄子匡等学者提出.茶艺概念意在与日本的茶道或者韩国的茶礼相区别,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茶文化主张,同时易被社会理解和接受.经过两岸学者的不断理论构建、知识层累、品饮实践,茶艺概念有了相对统一的内涵体认,进入21世纪后茶艺也上升到"学"的理论化总结.各类主体开始回溯中国茶艺的历史,从地域、民族、宗教等多个角度挖掘茶艺资源,整理茶艺要素,形成众多的茶艺流派.最后,梳理了当今对于茶艺概念起源时间、过于重视"技"而忽视"道"等方面的观点争论,作出中肯的评述性分析,认为茶艺概念是对中国茶文化的合理凝练和概括,是当代中国学者原创性提出的、已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概念.

    茶艺学文化复兴茶艺流派概念史

    习近平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论述的总体性视野与原创性贡献

    李群弟葛斌
    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征优势、实践发展及来源依据等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创造性地回答了中国式民主的基础性问题,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贯通的总体性视野,对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具体表现为:站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规律性和科学化的高度,从理论源流、理论内涵与理论创新的视野,全面诠释中国式民主的守正创新,丰富和发展中国民主话语体系;基于新时代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起点,从实践条件、实践形式与实践功能的角度把握民主政治发展客观规律,为警惕西方民主的话语陷阱标定镜鉴坐标,提供成功的中国实证经验;立足于国际共产主义民主运动史的历史经验、中国民主发展的历史跃迁和中国崛起的历史担当,准确把握民主发展史的坐标定位,深化拓展中国共产党接力探索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纵深.

    全过程人民民主民主政治建设民主实践历史发展

    试论中国共产党对巴黎公社民主政治的继承与发展

    杨明佳魏晨浩
    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奠定了社会主义政治的民主底色,马克思基于巴黎公社政治实践撰写的《法兰西内战》一书为中国共产党建立创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提供了宝贵思想资源.中国共产党坚持继承巴黎公社的社会主义民主原则,对巴黎公社民主政治进行了创新.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国情,在实践中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和理论.

    巴黎公社社会主义民主中国共产党

    创新驱动战略下的科创型企业估值方法及其应用

    柯阳谷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创板有利于引导市场将资源高效配置到科技创新类企业,打通创新堵点痛点,实现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科创板的容量是有限的,只能为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科技创新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如何对科创型企业进行相对合理的估值,使其中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从鱼龙混杂的市场中脱颖而出,获取资本市场的融资支持,是我国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型的重点难点问题.对于科创型企业的估值,需要建立在传统的估值方法之上,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对企业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评估.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估值的结果更加接近于科创型企业的实际价值,使优秀的科创型企业便捷地获得资本市场的扶持,帮助高科技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科创板科创型企业估值方法

    新乡贤参与乡村网格化治理的内在机理与路径研究

    丁梦琪程雯雯
    5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各地不断探索乡村治理的新模式.乡村网格化治理也成为乡村治理的重要部分,新乡贤参与乡村网格化治理的新模式发挥着条块治理的粘合作用.尤其面对"网格乏力""格网不畅""网格低效率"等问题,新乡贤凭借技术、资金、道德声望等资源和能力,逐渐成为乡村网格化治理的新力量.通过对已有成功案例的分析,我们从治理主体、治理内容、治理结构三个方面,分别阐释了技术型乡贤、任务型乡贤及道德型乡贤提供的技术支持、智力支撑以及道德教化是新乡贤参与乡村网格化治理的内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一条以新乡贤为治理主体、居民参与为治理内容、网格为治理结构的乡村治理新路径.

    新乡贤网格化治理乡村治理

    媒体融合:演进逻辑、价值追求与实践路径

    刘学峰商世民
    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媒体融合具有多维度和动态特征,涉及媒体技术、媒体管理、传播方式和新闻专业思想等因素在不断变化的媒体环境中的深度融合.媒体融合对传统媒体的影响,既是重大的,又是多变的,这就给媒体实践与学术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在中国,媒体融合已经被提升到党和国家的决策层面,因此,有必要聚焦中国的媒体融合实践,从媒体融合的全球视野出发,尝试对媒体融合的演进逻辑、价值追求与实践路径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从而推动中国媒体融合实践的深入发展,并为国内外的媒体融合研究提供启示.

    媒体融合演进逻辑价值追求实践路径

    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述评

    阮博刘曼
    6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2020年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确立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以来,国内学界便掀起了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研究热潮.学者们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成逻辑、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内容体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特征、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等问题进行了积极的研究探讨,取得了重要学术成果.今后,要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研究不断走向深化,学界应加强"实践回应性"研究、推进多学科交叉研究、注重比较研究、夯实整体性研究.

    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依法治国法治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