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社会科学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社会科学家
社会科学家

黄晓伟

月刊

1002-3240

glkxj@163.com;glkxj@sina.com

0773-2898540

541001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西山路6号

社会科学家/Journal Social Scientist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社会科学刊物。以发表社会科学各学科学术研究成果为主,特别重视发表社科研究成果,以促进社会科学研究的繁荣和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派驻监督的发展演变、历史经验与提升策略

    王青青
    150-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派驻监督是党和国家自我监督的制度设计,是纪委监委监督全覆盖的重要方式.派驻监督在发展演变过程中领导体制大致经历"领导和指导相结合"到"双重领导、一个为主",再到"统一领导、统一管理".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派驻监督置于党和国家大局中谋划推进,与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实现统筹衔接、协同作战,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以高质量监督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的工作要求,把开展规范化、法制化、正规化建设作为提高派驻监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总结派驻监督发展历程,派驻监督始终遵循政治监督原则,突出强调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断健全领导体制,破解同级监督弱化问题,紧盯"关键少数",做到精准"靶向监督";坚持纪严于法,执纪执法贯通.为提升监督效能,强化并充分发挥派驻监督制度优势,是推动派驻监督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发挥"派"的权威,聚焦政治监督核心;强化"驻"的优势,日常监督精准有力;推进贯通融合,凝聚监督合力.

    派驻监督发展进程基本经验提升策略

    中国式文艺现代化的审美人类学阐释

    周锋王杰
    155-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文艺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问题的一个部分,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审美人类学是当代美学一种新的理论范式,也是当代美学在观念上和方法论上从康德式的美学和形式主义为基本观念的美学向更为贴近审美经验研究特别是地方性审美经验,对美学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具有更强解释能力的美学理论当代发展的重要形态.审美人类学和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与方法可以为关于中国式文艺现代化的起源、发展和当代形态的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工具.文章从中国式文艺现代化和中国审美现代性理论问题的提出,以及中国悲剧人文主义的理论基础等方面展开分析和论证.

    中国式文艺现代化审美人类学中国审美现代性悲剧人文主义

    抗战时期现代散文的岗位意识

    魏继洲
    166-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进入中国社会生活的中心并成为重要的政治议题,战局发展促使作家融入全民抗战的时代洪流,现代散文的岗位意识逐步明晰.抗战通过其强大的吸附作用使创作与政治形成深度关联,促使作家明确了以抗日救亡为价值核心的抗战立场.抗战强化了作家作为一类责任主体的自我认知,促使他们立足反侵略语境进行文化身份的重新塑造,进而形成基于知识、信仰与坚强意志的文化战士的自我身份定位.抗战强化了作家心灵与现实碰撞的激烈程度,促使他们用怒火与血表达对侵略者暴虐行径的愤怒,对战火纷飞中生命价值的反思,对生死存亡之际民族灵魂的自省,使他们将对侵略者的仇恨化为文字从笔端倾泻而出.

    抗战时期现代散文岗位意识

    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特征和挑战

    陈旭清
    173-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凸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从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采取了多种手段,加紧对中国的打压和围堵,试图实现"和平演变"目标,维护其霸权地位,使得我国意识形态安全表现出综合性、复杂性、隐蔽性和地位特殊性等特征.受自身条件的制约,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防范机制不够顺畅、西方文化的渗透、新媒体技术传播、意识形态内在张力等方面的挑战.面对这种态势,我们要立足于国家现代化的大背景,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要给予重视,但不必过分紧张,防止让阴暗面支配中心工作,可以顺势借力反击,服务于社会的总体发展.

    意识形态安全变化特征社会危害应对策略国家安全

    关联、嵌染与调适:社交媒体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周锦章
    182-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交媒体是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社会工作转型的关键性变量.通过社交媒体激活潜在联系或加强弱联系,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创建了可及性的助人空间;社交媒体和相关在线平台为改善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关系中的权力失衡,切实增强青少年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和行动效能感,以及提升服务的可近性提供了契机;利用社交媒体的可供性进行脚本生产、专业倡导和社群构建,改变了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社会生态系统.但与此同时,嵌染也使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在运用社交媒体时面临四种张力:一是具有情感共鸣的赋权式沟通交流与专业规范性和科学性之间的张力;二是知情同意及妥善维护案主资料的服务标准与远程服务难以确认意愿、身份和所有权之间的张力;三是可及性与数字鸿沟和技术黑箱之间的张力;四是数据信息共享与保护案主隐私及保密义务之间的张力.未来需要通过逐步建构社交媒体使用伦理指南,培育青少年社会工作者的数字职业精神,加强社交媒体的实务应用研究等调适,才能实现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智能化、高效化和精准化.

    社交媒体青少年社会工作关联嵌染调适

    中国式现代化政治意蕴的丰富内涵

    陆静
    190-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是关于我国最大政治的新论断,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高的定位和要求,具有重大创新意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最大的政治,表明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意蕴具有丰富的内涵.在政治领导层面,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的现代化;在政治立场层面,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在政治意义层面,中国式现代化是升华科学社会主义时代活力的现代化;在政治战略层面,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在政治优势层面,中国式现代化是克服西方现代化危机和迷思的现代化;在政治担当层面,中国式现代化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最大的政治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人物介绍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