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绥化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绥化学院学报
绥化学院学报

田军

月刊

2095-0438

shxyxb@vip.126.com

0455-8301079

152061

黑龙江省绥化市黄河南路18号

绥化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uihua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为社科类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的办刊宗旨概括为:追寻科学理念,探索学术真知,传播先进文化,塑造大学精神。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风险防控及法律监管探析

    宫翊婷徐洪军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让金融行业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让金融产品普惠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让农村地区人民感受到乡村振兴发展及普惠金融服务,数字技术为此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强调"有序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运用数字信息技术,不断推动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发展,对金融服务的广度及深度扩大化,提高金融服务在农村地区的渗透率,为节约金融服务成本、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在农村数字普惠金融运行过程中存在数据信息真实性存疑、信息泄漏、法律监管体系等及其所引发的一系列风险,严重影响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此,有必要对其风险防控机制及其法律制度保障体系进行分析探讨.

    乡村振兴数字技术普惠金融防控法律保障

    乡村振兴总要求落实中的电商赋能作用分析

    宋名舰田云刚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电商已经走进乡村,对落实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产业兴旺方面,电商通过数字化技术和数字化平台,推动了农业的科技化和农产品的品牌化;在生态宜居方面,电商通过促进传统工业的改造升级及与乡村自然美的融合,推动了乡村产业绿色化发展和乡村宜居化发展;在乡风文明方面,电商通过融合农村文旅相结合和基层组织的思想道德建设,推动了乡村文化的繁荣和健康发展;在治理有效方面,电商通过将法律政策和评价监督体系融入乡村治理,推进了乡村治理的规范化和民主化;在生活富裕方面,电商通过促进村民增收就业和发展数字化文化产业,推动了村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更加富裕.因此电商对乡村振兴的赋能作用是全方位的,对乡村社会变革的促进作用也是全方位的.

    乡村振兴总要求电商赋能作用全方位变革

    我国农村医疗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研究

    刘欢李德勋蒋自程邓晶...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索我国各省份农村医疗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关系,研究其空间分布状况,以促进两系统的协调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基于耦合协调理论和空间计量分析方法测度2010、2020年我国27个省份的相对发展度及耦合协调度,并以耦合协调度为依据探究其空间自相关情况.我国耦合协调度层次整体趋于协调发展的态势,农村医疗整体滞后于乡村振兴的发展,耦合协调度呈现空间正相关.从发展速度来看,西部>中部>东部.农村医疗滞后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乡村振兴滞后主要在西部藏族地区.从空间自相关来看,我国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耦合协调度呈现双高型,其他地区聚类不明显.我国整体耦合协调度还有待提升,且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应该注重个体差异,统筹布局以促进二者的协同融合.

    耦合协调农村医疗乡村振兴空间自相关

    乡村振兴战略下"产业+生态"协同振兴的机制研究——以凤阳县为例

    许艳芳黎娜陶雨萍
    47-49,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下,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相辅相成,和谐共赢.文章在分析凤阳县产业振兴与生态振兴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产业+生态"协同振兴存在的机遇和挑战,并针对性地构建了产业振兴和生态振兴协同推进的机制."产业+生态"的协同振兴使农民既可以收获"金山银山",又可以守住"绿水青山".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生态振兴凤阳县

    短视频:我国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新场域

    杨丁錡庞丽铷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在农村.而在新发展阶段,农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是促进共同富裕必不可缺的重要一环.打赢脱贫攻坚战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农村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短视频在农村的快速走红给农民带来了不少迷茫与困惑,农村精神生活的低俗化、碎片化、泛娱乐化等现象表明农村亟需思想带领、文化滋养和精神灌溉.对此,应推进县级融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农民精神生活的引领;提升农民新媒介素养,培育现代农民对精神生活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讲好农村故事,共建雅俗共赏的新"土味"文化.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短视频

    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对农村居民主观福利的影响——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

    彭现美李梅妮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利用Ordered Probit模型研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对农村居民主观福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衡量主观福利水平的三个指标中,参加新农保显著提升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和未来信心程度;对其自评幸福程度的影响则不显著.文章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收入水平、性别和年龄农村居民参加新农保的主观福利水平差异,结果显示中等收入组、女性和高龄组样本参保后的相对主观福利水平更高.研究结论表明,应适当提高农村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针对不同群体设置相应的养老保险类型,加大养老保险政策对低收入等弱势群体的支持力度,以切实改善农村居民的主观福利状况.

    新农保农村居民主观福利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市公园调查与评价——以宣城市为例

    姚雪晗高云云杨帆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主要以行为心理学、老年人相关理论及景观规划知识为理论基础,选取了宣城市城南鳌峰公园、梅溪公园和响山公园三个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问卷发放等方法,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得出老年人对三个公园心理感受和评价,最后对宣城市公园提出综合改进建议.

    人口老龄化城市公园使用状况评价

    东北老工业基地生态文明建设探究

    常雪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的"工业摇篮",它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巨大的资源潜力,在国家工业化建设的初期做出了重要贡献,现阶段需要重视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需要树立生态理念,以打造"生态东北"的方式体现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理念,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文章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现实意义,提出了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策略.

    生态文明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生态东北

    辽宁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及对策

    高栓成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城乡融合发展、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运用熵值法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质量3个方面13个指标构建辽宁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计算辽宁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在对数据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辽宁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熵值法辽宁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王韬域外游记中的西方女性书写及其文化意蕴

    李军锋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19世纪中后期的晚清知识分子对于西方女性大多持一种贬斥、厌恶和否定态度,代表了他们思想意识深处保守和固化的一面.而王韬作为独立的知识分子,在其游记《漫游随录》中对西方女性却展现出赞赏和认同的情愫.西方女性身上独有的聪慧意识、独立精神、出众才华深深地吸引了王韬.他所建构的西方女性乌托邦的一系列形象,与其特殊的域外经历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有着密切联系,也折射出深层的文化意蕴.

    王韬域外游记西方女性文化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