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绥化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绥化学院学报
绥化学院学报

田军

月刊

2095-0438

shxyxb@vip.126.com

0455-8301079

152061

黑龙江省绥化市黄河南路18号

绥化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uihua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为社科类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的办刊宗旨概括为:追寻科学理念,探索学术真知,传播先进文化,塑造大学精神。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化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研判、现实契机及未来路径

    张凤丽柳国辉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十四五"发展的新引擎.文章从旅游消费需求驱动、数字技术深度应用、促成文旅产业深度发展等层面阐释数字化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从政策引领导向、数字技术的支持及市场需求驱动分析数字文旅产业发展的现实契机,最后从构建利益分配协调的合作生态系统、规范文旅数字化的发展路线、完善文旅数字平台监管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未来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风向.

    数字化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价值研判机遇分析路径探索

    文旅融合背景下沧浪文化文旅价值的探索与实现

    杨真真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沧浪之水是中华文化的人文之水.湖北省十堰市是沧浪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拥有沧浪文化元素的地标最多的城市之一.沧浪文化对于推动湖北历史文化发掘和当代文化建设,提升本地区的文化软实力,传承、构建中华传统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文章从沧浪文化的发展历程的探究出发,深入挖掘沧浪文化的文旅价值,总结了沧浪文化开放性、包容性、多元化发展的文化特色,探讨了沧浪文化与旅游产业结合的优势,并提出了加强沧浪文化产业化发展、开发文创产品、发展文化旅游、打造沧浪廉政文化之旅、启动沧浪遗址修葺工程等实现路径.

    沧浪文化文旅价值实现路径文化内涵

    乡村文化振兴与文化产业发展路径——以蚌埠地区为例

    孙金阳张德化张栋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部分,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构建成熟的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对于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蚌埠地区为例,借助swot方法全面分析乡村文化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发现当地文化资源丰富,区域位置优越,发展文化产业具备天然优势,但也面临配套设施不完善、企业竞争同质化严重等问题.结合层次分析法得出了对当地文化产业发展影响较大的因素排序,制定针对性发展对策.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的构建,需要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完善配套设施建设,重视品牌建设,贯彻落实帮扶政策,发挥龙头企业优势,聚集产业人才,以激发产业潜力,实现乡村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乡村文化振兴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基于SPSS的村民自治制度"四个民主"实施状况研究——以讷河市老莱镇为例

    李明轩南丽军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村民自治的有序实施促成了基层民主的始终发展和完善,民主法治进程明显加快.然而,对村民自治制度政治方面的调查侧重于选举方面的研究,对村民的研究也侧重于选举时期的表现,具有一定的非全局性.文章围绕"村民自治制度四个民主方面"这一中心,不仅仅局限于选举这一单一方面的研究,先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详细信息,中期利用Excel进行数据汇总,后期运用SPSS建立频率分布图表以及交叉表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得出村民自治制度的政治方面必须要处理的问题,从而追求村民自治制度更好的发展与改进.

    村民自治问卷调查SPSS

    绥化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问题与对策研究

    周宏丽周晴周宏梅
    54-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的问题逐渐影响到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是治理环境污染,从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文章对绥化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现实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当前绥化市的社区垃圾分类投放存在垃圾分类设施配套不齐全;居民对垃圾种类识别能力不足;宣传不到位,居民分类投放意识不足;奖惩措施不到位,居民分类投放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完善基础设施,强化科技支撑;细化垃圾分类标准,提升居民分类投放能力;创新宣传模式,强化理念融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拓展激励惩罚措施等社区垃圾分类投放的优化对策.

    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社区绥化市

    绥化市农业康养产业发展策略探究——以宝山镇为例

    李贺张博睿万吉春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康养是集休闲、养生、观光、教育等于一体的新型农业形态,其本质上属于现代康养产业的一个分支.黑龙江省绥化市坐落于寒地黑土中心地带,是知名的农业大市和粮食主产区,拥有发展康养农业独特的区位、自然、人文等多维度优势,同时也存在定位不明、融合不够、配套不全等劣势.文章以绥化市宝山镇为例,通过分析农业康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措施方案,以期为绥化市农业康养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农业康养旅游业绥化市宝山镇问题与对策

    卡里尔·菲利普斯《成长的烦恼》中的三重家空间

    何娜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家的批判地理学为关照,阐释了菲利普斯自传体小说《成长的烦恼》中物质情感、权力身份和跨国的三重家空间.狭小逼仄、孤寒无依、压抑疏离的物质情感家空间,具象出黑人移民家庭流离失所、花果飘零的生存困境,是代际割裂无系"共眠一舸各自寒"的孤独寒冷之所;漠视鄙夷、排斥隔绝、敌意凝视的学校、街道社区,表征了帝国通过空间的控制和支配,黑人移民被差异化对待,在其中而不得其所的暗恐,形成了不对等、隔离的权力身份家空间.错位落差的已然之家与想象记忆故国的无法重返,"在家"和"离家"中间地带的不断迂回,构成"处处是家,无处是家"的跨国家空间.三重家空间揭示了当代黑人群体身心分离、似客如寄的悬浮生命境遇,是错位的社会政治寓言,是菲利普斯抵抗、协商和重构没有异己、实现命运共同体所在的家园想象.

    《成长的烦恼》物质情感的家空间权力身份的家空间跨国的家空间家的批判地理学

    诗意栖居地:《格列佛游记》中的生态美学

    刘书畅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格列佛游记》中,斯威夫特运用离奇的想象、清丽的笔触、夸张的表达生动记录了格列佛在找寻"诗意栖居地"过程中的奇遇故事,彰显出浓郁的生态美学.《格列佛游记》中的生态美学集中体现为静态自然之美、动态自然之美、和谐生态美学三大方面,其中静态自然之美体现为小人国的精细之美、巨人国的宏大之美;动态自然之美体现为万物平等的哲学观、因果循环的对称美;和谐生态美学聚焦于"何以栖居""为所当为"两个方面,为探寻理想的诗意栖居地、回归朴素的诗意栖居地指明了道路.

    《格列佛游记》乔纳森·斯威夫特小人国生态美学诗意栖居

    小说《土生子》中别格·托马斯人物分析

    韩敏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著名黑人作家理查德·赖特的《土生子》是美国黑人文学的一个里程碑,作品根据真实的案件改编而成,深刻剖析了黑人犯罪的根源.作品中的别格·托马斯映射了当时美国社会最受人歧视的黑人阶层,作者赖特并没有赋予别格·托马斯伟大的英雄角色,反而凸显出了他性格中的郁郁寡欢及懦弱谨慎的一面,同时还有他骨子中自小到大的恐惧感与反抗意识.文章主要对小说《土生子》中别格·托马斯的人形象进行深入分析.

    《土生子》别格·托马斯恐惧反抗种族歧视

    《堂吉诃德》现代主义叙事艺术研究

    樊振华李丽丽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开启了现代小说的发展源流,小说具有先锋性的叙事手法揭示了"有意味的形式"本身具有的审美价值,使现代小说挣脱了传统现实主义单调的叙事方法,步入了新的发展领域.文章从小说的叙事结构、讽刺艺术和戏仿技法三个向度出发,结合具体的文本探析《堂吉诃德》的现代主义叙事艺术及其深远影响.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叙事结构讽刺艺术戏仿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