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张忠明

双月刊

1000-7725

shxmsytx@163.com

021-62206294

201106

上海市北翟路2901号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Journal Shanghai Journal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与经济传媒,多年来一直被评为全国畜牧兽医学类中文核心期刊。本刊注重先进生(独创性)和科学性、新颖性和实用性、知识性和服务性,对畜牧业科技的发展、应用、普及起导向作用,充分反映畜牧业科研开发新进展、新成果,着重介绍生产与管理新技术、新经验,广泛传播科技知识和技能,报道畜牧业科技与经济信息、发展研讨、存在问题等。本刊1956年创刊,发行量高,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声誉。读者遍布全国各地,订阅量较高的地区:上海郊区、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河南、湖南、江西、广东、山东等地。本刊为双月刊,每期双月20日出版,大16开本,48页,定价3.50元,全年6期共21元。国内标准刊号CN31-1278/S,邮发代号:4-393。全国各地邮电局(所)均可订阅。如有漏订,请直接到本编辑部订购。欢迎全国各兽药厂、饲料厂、种鸡场、饲料机械等同行业在杂志上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风味前体物质在肉类风味形成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张莺莺刁玉段张佳杰王洪洋...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肉的风味是人们对肉中的风味物质所给出的综合感官印象,通过口腔味觉、鼻腔嗅觉及三叉神经感觉获得,对人们的消费选择具有重要影响.鲜肉中的风味前体物质是一种非挥发性成分,对熟肉的滋味和香气产生具有重要贡献.肉中的风味前体物质在烹饪加工过程中发生Maillard反应、脂质氧化和维生素降解等化学反应而生成风味物质.为促进肉类风味品质差异形成机制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本文综述了肉类主要风味前体物质在风味品质形成中的作用及影响肉类风味品质的因素.

    风味风味前体物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影响因素

    发酵杂交狼尾草饲养生长育肥猪的效果分析

    蒋宗仁杨红文李红艳张依裕...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杂交狼尾草是禾本科狼尾草属多年生牧草,根深密集,须根发达,产量高,是贵州土地贫瘠区域种植的主要牧草,也是用于消纳养殖粪污的主要牧草之一.为了更好利用杂交狼尾草,本实验将18头生长育肥猪随机分为3个组,即对照组(饲喂20.0%浓缩饲料+80.0%玉米)、实验Ⅰ组(饲喂50.0%配合饲料+50.0%发酵杂交狼尾草)和实验Ⅱ组(饲喂69.5%发酵杂交狼尾草+20.0%玉米+10.0%豆粕+0.5%食盐),每组6头,实验期155 d,评价发酵杂交狼尾草养猪的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组猪只日增重下降,饲料总消耗量和料重比升高,饲料成本下降,玉米消耗量下降,对照组、实验Ⅰ组和Ⅱ组毛利润分别为0.9、2.8和3.1元/kg.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发酵杂交狼尾草可实现节本增效.

    杂交狼尾草牧草发酵生长育肥猪饲养效果

    鸡减蛋综合征病毒SD-YS株的分离鉴定和免疫原性研究

    王秀丽郑世磊刘新文吕希凤...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蛋鸡群中鸡减蛋综合征病毒(egg drop syndrome virus,EDSV)的流行特点,筛选免疫原性良好的疫苗毒株,将山东潍坊市某养鸡场疑似EDSV感染鸡的输卵管组织进行病毒分离,对分离毒株进行血清学特异性鉴定、PCR鉴定和攻毒试验.病毒分离培养结果显示:分离株SD-YS可在易感鸭胚中增殖,血凝效价为215~218,病毒含量为107.7 EID50/0.1 mL.交叉血凝抑制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病毒液呈EDSV阳性.PCR鉴定结果显示:分离株SD-YS可扩增出长约2 000 bp的特异性目的条带,与标准株AV127株和6株EDSV参考毒株的序列98.9%~99.4%同源.攻毒试验结果显示:SPF鸡免疫由SD-YS株制备的灭活疫苗(0.2 mL/羽)后,可获得良好的HI抗体(8.9log2),当HI抗体效价≥7log2时,免疫鸡可获得有效的攻毒保护.结果表明,分离毒株SD-YS为EDSV,具有良好免疫原性,可作为EDSV灭活疫苗的候选毒株.

    鸡减蛋综合征病毒分离鉴定免疫原性

    上海某猪场保育猪呼吸道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徐卫兵白艺兰金耀忠范卫...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海某猪场保育猪持续出现呼吸道疾病症状,为了解该场保育猪呼吸道病原菌的流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从11头具有呼吸道疾病症状的病死保育猪上无菌采集气管、肺脏组织、胸腔积液、心包液、关节渗出液等临床样品46份,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株进行常用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显示:46份病料样品中,猪链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副猪革拉瑟菌的检出率分别为 30.43%(14/46)、6.52%(3/46)、2.17%(1/46);14株猪链球菌分离株对替米考星、阿奇霉素、多西环素3种药物的耐药率均为100%,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壮观霉素、恩诺沙星、氟苯尼考、泰妙菌素、庆大霉素及阿莫西林的耐药率依次降低,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及头孢噻呋敏感;3株多杀性巴氏杆菌对氟苯尼考的耐药率为100%,对其他药物敏感;1株副猪革拉瑟菌对恩诺沙星耐药,对其他药物敏感.

    保育猪呼吸道病原菌分离鉴定药敏试验

    不同制剂对肉鸽毛滴虫感染治疗效果评价

    刘宇慧侯浩宾宋太亮吕文纬...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抗生素、中药和益生菌3种制剂对肉鸽毛滴虫感染的治疗效果,将48羽51日龄毛滴虫感染阳性肉鸽随机分为4组(每组12羽),即地美硝唑组[灌喂地美硝唑,0.188 g/(次·羽)]、雷丸粉剂组[灌喂雷丸粉剂,0.5 g/(次·羽)]、侧孢短芽孢杆菌制剂组[灌喂侧孢短芽孢杆菌制剂,500 μL/(次·羽)]、对照组[灌喂生理盐水,500 μL/(次·羽)],检测各组肉鸽生长性能和毛滴虫杀灭效果.结果表明:在3个实验组中,实验第4天和第13天雷丸粉剂组肉鸽体重下降率分别为4.8%和4.1%均为最低,观察期内该组肉鸽死亡率(8.30%)也是最低;灌喂72 h内,地美硝唑组肉鸽毛滴虫数量持续降低,并在灌喂24 h内毛滴虫数量降低94.2%,显著低于对照组;雷丸粉剂组肉鸽毛滴虫数量在灌喂第48小时和第72小时时显著低于对照组;侧孢短芽孢杆菌制剂组肉鸽毛滴虫数量在灌喂第24小时、第48小时、第72小时及第12天与对照组间差异均不显著.结果表明:地美硝唑杀灭毛滴虫的效果最好,雷丸粉剂次之;雷丸粉剂组的肉鸽生长性能最优.

    肉鸽毛滴虫地美硝唑雷丸粉剂益生菌制剂

    我国山东部分地区2019-2022年新型鸭细小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

    郑文丽黄振兴高菲韦天超...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山东地区新型鸭细小病毒(novel duck parvovirus,NDPV)的流行情况,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设计NDPV-VP3基因引物,对采集具有鸭短喙侏儒综合征临床症状的1 651份样品和由养殖户送检至山东某检测机构的2 425份鸭血液或组织样品进行PCR检测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送检的样品中有261份阳性,阳性率为10.76%;采集的样品中有1 475份阳性,阳性率为89.34%.遗传进化分析显示,2020-2022年得到的8株分离株与 Genbank 上的其他细小病毒序列的核酸同源性为 95.0%~99.5%.本调查结果为分析山东地区NDPV流行趋势提供重要依据.

    新型鸭细小病毒NDPV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广西奶水牛"两病"监测与净化

    赵子欣吴健皓闭璟珊郑敏...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及时发现"两病"阳性动物,评估净化效果,以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奶水牛"两病"现状,并给广西奶水牛"两病"净化的推进提供数据支撑.2022年采用普查的方式调查广西壮族自治区奶水牛的养殖状况,并对2018-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奶水牛"两病"监测净化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2018-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奶水牛布病和结核病平均个体阳性率分别为0.49%、0.03%;目前只有2家水牛养殖场通过了自治区动物疫病净化评估,其中1家通过了国家级"两病"净化场评估.一些奶水牛养殖场(户)违规引种且未按规定进行隔离、监测和接受强制扑杀,是造成广西奶水牛"两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养殖场基础设施、人员素质、饲养管理水平落后是影响广西奶水牛养殖场"两病"净化的主要因素.

    牛结核病布鲁氏菌病监测与净化奶水牛

    上海规模猪场主要疫病抗体水平监测与分析

    管萌曹静熊易钱雨鑫...
    39-4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上海市部分规模化猪场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猪伪狂犬(pseudorabies,PR)和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等疫病的免疫和感染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2019-2023年上海市5个规模化猪场的3 272份血清样品进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FMD、PRRS、CSF和PR-gB免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2.60%、93.52%、96.97%和93.31%;PR-gE、FMD-NS和ASF感染抗体阴性率分别为68.86%、98.81%和100.00%.结果表明,上海市部分规模猪场FMD、PRRS、CSF和PR免疫效果总体较好;PR-gE感染抗体阴性率较低,且场间差异较大,传统小型规模养猪场存在PR野毒感染的风险.

    规模猪场免疫抗体感染抗体

    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中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的思考和建议——以上海市金山区为例

    吴海英卢春光王贇齐红燕...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村级动物防疫员作为动物强制免疫、畜禽标识加施、免疫档案建立和动物疫情报告等重要防疫措施实施的主体,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上海都市现代畜牧业转型发展,畜禽养殖量锐减,村级动物防疫队伍也不断萎缩.本文以上海畜牧养殖大区——金山区为调研对象,分析村级动物防疫队伍现状及存在问题,并给出三点建议,以期建设一支适应新时期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新要求、满足新形势任务需要的村级动物防疫队伍.

    都市现代农业动物防疫工作现状队伍建设建议

    持续推进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牛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工作探讨

    张元成柴仓安韩晓霞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加快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奶(肉)牛改良进程,提高良种牛比例,促进全县牛产业健康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笔者采取实地走访、电话访谈、座谈会等形式调研全县牛人工授精推广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稳定奶(肉)牛生产、提高牛改点人工授精服务能力、加强疾病防控等建议.

    牛人工授精现状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