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上海预防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上海预防医学
上海预防医学

彭靖

月刊

1004-9231

zazhi@scdc.sh.cn

021-61957522/1 62788894

200052

上海市延安西路1326号22楼

上海预防医学/Journal Shanghai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拥有一支由一流预防医学专家组成的编委会队伍。本刊坚持预防与临床结合,普及 与提高兼顾的办刊物色,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于一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及示例

    156页

    上海市长宁区低龄儿童视力不良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蒋子晗庄建林蒋亭安钮春瑾...
    157-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上海市长宁区低龄儿童的视力不良现状并探究其影响因素,为制订儿童视力不良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9年参加儿童屈光发育筛查的幼儿园中班及小学一年级的5 772名儿童进行视力检查和问卷调查,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视力不良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低年龄儿童视力不良整体患病率为10.4%(596/5 772);一年级和幼儿园中班儿童视力不良率分别为10.1%(284/2 822)和10.8%(312/2 900),男生和女生的视力不良率分别为10.2%(298/2 933)和10.7%(298/2 789).98.1%的低龄儿童存在≥1种不良用眼行为习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常过度低头(OR=1.713)和有时视屏距离过近(OR=1.294)是低龄儿童视力不良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按年龄分层后,经常过度低头(OR=1.997)增加小学一年级儿童视力不良发生的风险,早产(OR= 1.841)、有时过度低头(OR=1.363)和经常过度低头(OR=2.002)增加中班儿童视力不良发生的风险.[结论]对于低年龄儿童,须更加关注日常用眼距离,纠正用眼时过度低头、使用电子产品时视屏距离过近等不良用眼行为,以预防和延缓视力不良的发生发展.

    儿童低年龄视力不良影响因素

    江西省抚州市某高校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雷玲尧晓云傅珏吕佳...
    163-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江西省抚州市某高校女大学生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患病率,帮助PCOS的早发现和早干预.[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一年级女大学生共450名进行PCOS筛查.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月经状况、高雄激素体征、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以及对PCOS疾病认知情况等.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PCOS和非PCOS基本情况和饮食生活习惯,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项指标与PCOS患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筛查出PCOS患者12例,患病率为2.99%,PCOS病例与非PCOS病例腰臀比指数、腰围、腹型肥胖、爱吃甜食及超重或肥胖者的比例均高于非PCOS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爱吃甜食与PCOS的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OR=4.858,95%CI为1.199~19.675,P=0.027)并与PCOS伴腹型肥胖显著相关(OR=7.083,95%CI为0.773~64.937,P=0.048).青春期女大学生群体对PCOS的疾病认知情况显示,37.90%从未听说过PCOS,51.62%仅听说过PCOS疾病名称,10.47%的女大学生尝试检索过PCOS相关内容.[结论]青春期女大学生PCOS的患病情况不容忽视,不良饮食方式可能是导致青春期PCOS发生的重要因素,早期筛查青春期PCOS显得十分重要.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大学生筛查认知

    矩阵分析用于失能老人进食呛咳发生风险因素的识别

    郭丝雨张紫薇刘霞
    168-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与失能老人进食呛咳发生有关的因素,并进行重要性矩阵分析,为控制失能老人进食呛咳管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80例失能老人作为研究对象,统计进食呛咳发生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方法获得失能老人一般资料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简明口腔健康检查表(BOHSE)、进食评估工具-10(EAT-10)、咀嚼功能评分等情况.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失能老人进食呛咳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进行重要性矩阵分析.[结果]80例失能老人中,进食呛咳发生率为52.50%(42/80);失能程度(OR=2.895,95%CI:1.352~6.201)、年龄(OR=4.040,95%CI:1.121~14.562)、BOHSE评分(OR=2.473,95%CI:1.002~6.102)、EAT-10 评分(OR=5.345,95%CI:2.112~13.527)、咀嚼功能评分(OR=3.453,95%CI:1.247~9.562)是失能老人进食呛咳的危险因素,MMSE评分(OR=0.343,95%CI:0.135~0.869)是失能老人进食呛咳的保护因素.重要性矩阵分析显示,EAT-10评分、MMSE评分、咀嚼功能重要性较高,改善难度稍低,进入优先改进区域;年龄、失能程度重要性、改善难度均较高,进入次优改进区域;BOHS评分重要性、改善难度均稍低,进入备选改进区域.[结论]年龄、失能程度、BOHSE评分、EAT-10评分、咀嚼功能评分是发生进食呛咳的危险因素,MMSE评分是其保护因素,而重要性矩阵分析可为临床科学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失能老人进食呛咳发生风险矩阵分析

    上海市杨浦区白纹伊蚊3种监测指标的比较分析

    张杰陆崇华陆晓燕刘洪霞...
    173-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2017-2021年上海市杨浦区白纹伊蚊3种监测指标的年际消长、季节消长、生境分布以及各指标的相关性,为白纹伊蚊的防控和监测指标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比较上海市杨浦区2017-2021年采用布雷图指数、路径指数和诱蚊诱卵指数记录的白纹伊蚊密度监测数据.采用Excel 2019软件进行数据汇总,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7-2021年,布雷图指数有2个月份>5,路径指数均达到密度控制>C级水平,诱蚊诱卵指数有9个月份≥5.2017年布雷图指数高于其余4个年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2017年和2020年诱蚊诱卵指数均高于2019年(P=0.029和0.004)与2021年(P=0.005和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类型生境的诱蚊诱卵指数不全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布雷图指数与路径指数存在线性相关关系(r=0.462,P=0.010).[结论]上海市杨浦区采用布雷图指数、路径指数、诱蚊诱卵指数等3种指数反映白纹伊蚊密度,但3种监测指标的线性相关情况不佳;综合考虑监测方法的科学性、指标的季节消长等因素,宜将诱蚊诱卵指数作为评估白纹伊蚊密度的主要指标.诱蚊诱卵指数监测中生境类型的分布、操作方法的规范性、质量控制等仍是需要注意的环节,对提高诱蚊诱卵指数的可靠性有重要意义.

    白纹伊蚊密度监测布雷图指数路径指数诱蚊诱卵指数

    某卫生陶瓷制品制造企业中3种粉尘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的应用

    江松蒋元强刘美霞
    179-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应用3种风险评估方法对某卫生陶瓷生产企业接触矽尘工作岗位开展健康风险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比较,探讨不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的适用性.[方法]选取上海市松江区1家大型卫生陶瓷制品制造企业,采用职业危害风险指数评估法、接触比值评估法和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定量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法(ICMM 定量评估法)对接触矽尘的工作岗位开展职业健康风险评估.采用加权Kappa法对3种方法的评估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识别和检测该企业矽尘岗位14个,3个岗位矽尘呼吸性粉尘浓度超标,分别为2期车间复合成形岗位(0.80 mg·m-3)、2期车间加成形岗位(1.00 mg·m-3)和2期车间1F施釉岗位(1.50 mg·m-3),超标率为21.42%.风险指数评估法评估无危害6个,轻度危害6个,中度危害2个.ICMM评估法评估潜在的风险6个,可容忍的风险2个,不可容忍的风险6个.接触比值评估法评估中等风险8个,高风险5个,极高风险1个.3种评估方法的评估结果一致性检验较差:风险指数评估法和ICMM评估法Kappa系数为0.15;风险指数评估法和接触比值评估法评估结果Kappa系数为-0.09;ICMM评估法和接触比值评估法Kappa系数为0.04.3种评估方法得出的RR值间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RICMM评估法与RR接触比评估法、RR风险指数评估法与RRICMM评估法、RR风险指数评估法与RR接触比值评估法相关系数(r)分别为0.915、0.604、0.594.评估结果等级与CTWA相关性较强的是接触比值评估法(r=0.864,P<0.001)、ICMM评估法(r=0.863,P<0.001),相关性中等的是风险指数评估法(r=0.632,P<0.05).[结论]风险指数评估法适用于矽尘暴露水平较低的工作岗位,ICMM评估法和接触比值适用于矽尘暴露水平较高的工作岗位.但3种评估方法都存在局限性,在实际评估工作种同时运用多种方法更合理.

    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矽尘方法及应用

    上海市某社区中老年居民急救知识水平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刘祖素崔迪谢震宇黄晓兰...
    186-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上海市某社区≥50岁中老年居民急救知识水平现状及相关因素,为提升中老年居民急救自救和互救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上海市某社区335名≥50岁的中老年居民进行调研,综合分析社区中老年居民的急救知识水平现状及相关因素.[结果]335名≥50岁中老年居民急救知识水平较低,高认知水平率为24.18%.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居民高认知率高于女性(P=0.044);≥70岁和60~岁居民高认知率均低于50~岁的居民(P<0.05);自己患有慢性病的居民高认知率高于未患慢性病的居民(P=0.031);家人患有慢性病的居民高认知率高于家人未患有慢性病的居民(P<0.001);急救培训经历影响居民急救认知水平(P=0.003).[结论]社区≥50岁中老年居民急救知识水平较低,年龄、家人是否患慢性病和急救培训是影响中老年居民急救知识掌握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政府与相关机构应探索建立规范急救培训体系,针对中老年居民不同特征群体实施分类分级,提供针对性急救培训,有利于提高中老年居民急救自救与互救能力,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

    社区中老年居民应急急救知识水平相关因素

    2017-2021年重度抑郁症患者院内自杀行为的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邸烨张凤丽张成梅崔晶晶...
    192-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2017-2021年河北省某医院重度抑郁症患者院内自杀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7月该院收治的重度抑郁症患者1 000例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患者自杀行为现状.依据调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自杀行为组和无自杀行为组,分析影响患者自杀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重度抑郁症患者出现院内自杀行为511例(51.10%),其中自杀意念患者271例(27.10%),自杀未遂患者186例(18.60%),自杀死亡患者54例(5.40%);无自杀行为患者489例(48.90%).单因素分析显示自杀行为组和无自杀行为组在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兴趣或愉快感丧失、焦虑、无价值感或自罪感、睡眠状况、性格、抑郁发作次数、妄想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28岁(OR=1.54)、女性(OR=1.93)、焦虑(OR=1.61)、无价值感或自罪感(OR=1.85)及妄想症(OR=2.15)是重度抑郁症患者发生自杀行为的独立影响预测因子(均P<0.05).[结论]重度抑郁症患者院内自杀行为的发生率较高,发病年龄早、女性、焦虑、无价值感或自罪感、抑郁发作次数较多及妄想症是重度抑郁症患者发生自杀行为的独立危险预测因子,临床应据此进行干预以降低患者自杀行为的发生.

    重度抑郁症院内自杀行为影响因素

    气象风险预报服务干预对上海浦东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发作和医疗费用的效果评价

    李智韬王小楠刘晓琳柯居中...
    197-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气象风险预报服务(简称"预报服务")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急性发作及医疗费用支出的干预效果,为基层慢阻肺患者健康管理模式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年龄≥40岁的本区常住居民且为在管的慢阻肺患者中招募研究对象,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确定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定期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和随访管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通过以微信、手机短信和电话等多形式进行气象环境风险预报服务.最终确定研究对象共2 589例,其中干预组1 300例,对照组1 289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既往病史及慢阻肺家族史、慢阻肺相关知信行调查、慢阻肺相关症状评估及干预前后急性发作、卫生服务利用和医疗费用支出的情况,分析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急性发作、卫生服务利用、相关医疗费用支出的差异,评估干预效果.[结果]急性发作方面,干预后干预组急性发作率低于干预前(χ2=52.901,P<0.001),干预组不同服务方式干预后慢阻肺急性发作率低于干预前(P<0.001),其中微信效果最好,下降14.4%,其次为手机短信,下降12.3%.卫生服务利用方面,干预后干预组因急性发作就诊率低于干预前(χ2=7.129,P=0.008),通过手机短信接受预报服务的对象因急性发作就诊率低于干预前(χ2=4.675,P<0.001).医疗费用支出方面,干预前对照组与干预组不同服务方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与干预组不同服务方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1.864,P<0.05).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接受手机短信及电话预报服务的患者平均年医疗费用支出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报服务能减少慢阻肺的急性发作、降低因急性发作就诊率及医疗费用支出,为构建基层慢阻肺健康管理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象风险预报急性发作医疗费用干预研究

    矽肺患者血浆肺表面活性蛋白A表达与病情分期的关系

    陈铿铿张碧珠彭颖仪刘志芳...
    203-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矽肺患者血浆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表达水平与矽肺病变的关系,为探索SP-A可否作为矽肺临床监测病情进展情况的生物标志物提供前期依据.[方法]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在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收集187例矽肺患者样本.采集矽肺组人群血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中SP-A水平.[结果]矽肺期组间SP-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矽肺Ⅲ期患者的血浆SP-A水平比Ⅰ期、Ⅱ期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对血浆SP-A水平有影响,年龄、工龄和饮酒均对血浆SP-A水平无影响.[结论]矽肺患者血浆中SP-A的表达水平升高,与病情分期具有一定相关性,在矽肺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预警作用,可望成为矽肺患者诊断及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矽肺生物标志物肺表面活性蛋白-A病情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