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普陀区女性乳腺癌患者的发病、死亡及乳腺癌所致过早死亡的情况,以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及早死概率,为实现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控制目标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上海市人群基础肿瘤登记管理系统收集2004-2019年上海市普陀区女性户籍居民乳腺癌患者的发病、死亡资料,计算乳腺癌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等指标,运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乳腺癌发病率、死亡率、早死概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析变化趋势.[结果]2004-2019年上海市普陀区乳腺癌粗发病率从75.76/10万上升至95.77/10万(APC=2.26%,t=6.05,P<0.01),标化发病率在2004-2008年未呈现明显下降趋势(APC=-4.83%,t=-1.81,P=0.10),2008年后呈上升趋势(APC=1.67%,t=2.84,P=0.02).粗死亡率从18.52/10万变化至21.63/10万(APC=1.51%,t=1.52,P=0.15),标化死亡率从9.91/10万下降至7.44/10万(APC=-1.46%,t=-2.43,P=0.03).30~69岁年龄别发病率从98.39/10万上升至111.75/10万(APC=1.14%,t=3.05,P=0.01),死亡率从16.13/10万变化至19.30/10万(APC=0.48%,t=0.84,P=0.41).≥70岁年龄别发病率从165.68/10万变化至139.53/10万(APC=1.54%,t=1.25,P=0.23),死亡率从85.08/10万变化至56.64/10万(APC=-0.18%,t=-0.08,P=0.94).乳腺癌早死概率从7.73‰下降至6.61‰(APC=-1.56%,t=-2.30,P=0.04).[结论]女性乳腺癌发病、死亡风险仍不容忽视,由此导致早死概率的控制压力仍然较大.应重点关注30~69岁年龄组,采取进一步控制措施,控制发病率的升高、降低死亡率,从而降低女性乳腺癌早死概率,促进早死概率总体控制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