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抗体阳性的自身免疫性脑炎(AE)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4月-2023年1月收治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病房及监护室,诊断为AE且AE相关抗体阳性的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人口学信息、临床症状、辅助检查结果、治疗方案、免疫治疗起始天数,以及出院1年后癫痫发作情况及抗癫痫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根据抗原位置,将患者分为抗细胞表面抗原抗体组、抗胶质细胞表面抗原抗体组和抗细胞内抗原抗体组;根据患者是否以癫痫发作为起病症状分为癫痫发作首发症状组(癫痫首发组)和非癫痫发作首发症状组(非癫痫首发组);根据随访1年后患者癫痫发作情况,将患者分为急性症状性癫痫发作组和癫痫组.结果 38例AE患者中,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抗体阳性11例,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LGI1)抗体阳性6例,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CASPR2)抗体阳性4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抗体阳性各2例,γ-氨基丁酸受体B型(GABABR)、甘氨酸受体1型(GlyR1)、代谢型谷氨酸受体2(mGLuR2)、浦肯野细胞抗体2型(PCA-2)、神经软骨素抗体(NCDN)、Kelch样蛋白11(KLHL11)、谷氨酸脱羧酶65-kDa(GAD65)、神经元核抗体2型(Ri/ANNA-2)和神经元核抗体1型(Hu/ANNA-1)抗体阳性各1例;5例患者存在抗体重叠现象,分别为GAD65+Hu+AMPA 1例、NMDAR+GFAP 2例、CASPR2+LGI1 1例、GABABR+AMPA 1例.抗细胞表面抗原抗体组患者癫痫发作发生率显著高于抗细胞内抗原抗体组(P=0.024);抗细胞内抗原抗体组患者年龄有高于抗细胞表面抗原抗体组和抗胶质细胞表面抗原抗体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癫痫首发组MRI提示单侧或双侧颞叶信号异常的患者比例和发展为癫痫的患者比例均有高于非癫痫首发组的趋势,但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患者中,LGI1抗体阳性患者比例最高;病程中有癫痫发作的患者中,LGI1抗体阳性患者比例最高,其次为NMDAR抗体阳性;急性症状性癫痫发作的患者中,NMDAR阳性患者比例最高;发展为癫痫的患者中,LGI1抗体阳性患者比例最高.急性症状性癫痫发作组与癫痫组间患者的年龄、脑脊液抗体滴度、治疗方法、免疫治疗起始天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接受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20例,丙种球蛋白+激素+血浆置换治疗3例,单纯丙种球蛋白治疗6例,单纯激素治疗6例.33例患者好转出院,3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结论 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的患者早期更容易发现头颅MRI颞叶异常信号,发展为癫痫的比例较高,癫痫发展可能与抗体类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