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检验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检验医学
检验医学

吕元

月刊

1673-8640

shjyyxzz@126.com

021-68316211;021-68316300-1102

200126

上海市浦东新区洪山路528号

检验医学/Journal Laboratory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上海市卫生局主管、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杂志。坚持以实用为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检验与临床三结合,报道本专业领域中的最新科研成果、实用技术的新进展、各种检验的方法与试剂、仪器的性能和特点内容。既体现了上海检验医学界的学术水平,也为全国各级临床检验人员提供了他们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新理论、新技术。 本刊自2012年1月1日起正式启用远程网络采编系统。进入网站,点击左侧“作者中心”中的“投稿(注册或登录)”栏,首次投稿时需要登记作者信息并注册,注册成功后即可在线投稿。注意请作者以实名、实际电子邮箱登记,否则无法进一步联系。投稿成功后,我们的系统会自动发送邮件和手机短信通知您稿件的进展程度,您也可以随时登录系统,自主查询稿件处理情况,完全实现在线的稿件处理过程。网上投稿不方便者仍需使用纸质稿件,请电话或E-mail通知本刊(电话:021-68316211,021-68315766;E-mail:shjyyxzz@126.com),但2种投稿方式只选其一,请勿重复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Lp-PLA2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斑块组织病理染色结果的相关性

    刘亚东杨磊宋少婷杜雄...
    621-6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斑块组织病理染色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行颈动脉剥脱术的患者135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药物使用情况,并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a)[Lp(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Lp-PLA2水平和Lp-PLA2基因R92H、V297F、A379V位点多态性.对剥脱的颈动脉斑块组织行Von kossa染色、α-SMA染色、油红O染色、EVG染色、CD68+免疫组化染色.根据Lp-PLA2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R92H、A379V、V297F位点均未发生突变)、A379V组(仅A379V位点发生突变)、V297F组(仅V297F位点发生突变)、R92H组(仅R92H位点发生突变).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斑块组织不同病理染色结果之间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Lp-PLA2基因多态性对斑块组织病理染色结果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A379V组、V297F组和R92H组之间年龄和血清HDL-C、LDL-C、Lp-PLA2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4个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379V组、V297F组、R92H组斑块组织内钙化和坏死核、脂肪、弹力纤维胶原纤维和巨噬细胞阳性百分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组之间平滑肌细胞阳性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92H组斑块组织Von kossa染色结果与CD68+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呈正相关(r=0.819,P=0.025),其他病理染色结果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对照组、A379V组和V297F组斑块组织不同病理染色结果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调整年龄和血清HDL-C、LDL-C、Lp-PLA2后,Lp-PLA2基因R92H位点突变是斑块组织内钙化和坏死核阳性百分比、巨噬细胞阳性百分比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值分别为1.97、1.26,95%可信区间(CI)为1.56~2.19、1.06~1.53,P<0.05].结论 Lp-PLA2基因R92H位点突变会影响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增加斑块破裂的风险,临床应重点关注Lp-PLA2基因R92H位点突变人群.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基因多态性颈动脉斑块病理染色

    欢迎阅览《检验医学》掌上期刊

    《检验医学》编辑部
    626页

    Notch1 mRNA和Dickkopf-1在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反应性中的价值

    王亚飞张振军宋长亮杨琼...
    627-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Notch1 mRNA和Dickkopf-1在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反应性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2年9月邯郸市中心医院NSCLC患者169例(NSCLC组)、良性肺结节患者168例(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NSCLC组治疗前和帕博利珠单抗治疗3周、6周,对照组入组时的血清Notch1 mRNA相对表达量和Dickkopf-1水平.评估NSCLC患者帕博利珠单抗治疗6周后的治疗反应性[疾病进展(PD)、疾病控制(DC)].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治疗前Notch1 mRNA、Dickkopf-1判断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反应性的效能.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反应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NSCLC组治疗前、治疗3周和治疗6周的血清Notch1 mRNA相对表达量和Dickkopf-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01).NSCLC组治疗前、治疗3周和治疗6周的血清Notch1 mRNA相对表达量和Dickkopf-1水平依次降低(P<0.001).PD组与DC组之间年龄、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临床分期、淋巴转移、远隔转移、分化程度、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表达和治疗前、治疗3周、治疗6周血清Notch1 mRNA相对表达量、Dickkopf-1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otch1 mRNA和Dickkopf-1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评估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反应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1、0.796、0.861.调整混杂因素后,治疗前高Notch1 mRNA组、高Dickkopf-1组PD风险分别是低Notch1 mRNA组、低Dickkopf-1组的3.517倍、3.326倍[比值比(OR)值分别为3.517、3.326,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2.159~5.728、2.211~5.003].结论 血清Notch1 mRNA表达和Dickkopf-1水平与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反应性有关,可作为评估治疗反应性的有效指标.

    Dickkopf-1Notch1非小细胞肺癌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反应性

    欢迎订阅《检验医学》

    《检验医学》编辑部
    633页

    血清L-Arg和IL-4水平预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再发缺血性脑卒中的价值

    刘懿苏晓明王媛媛巨涛...
    634-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L-精氨酸(L-Arg)和白细胞介素(IL)4水平预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再发缺血性脑卒中(IS)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1年7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延安大学咸阳医院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196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狭窄程度、颈动脉斑块性状和斑块新生血管密度相关参数[基线强度、峰值强度和时间-强度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TC)],并检测血清L-Arg和IL-4水平.对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根据是否再发IS分为再发组(35例)和未再发组(161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再发IS的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L-Arg和IL-4水平判断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再发IS的效能.结果 再发组峰值强度、AUCTC、颈动脉狭窄率高于未再发组(P<0.001),血清L-Arg和IL-4水平均低于未再发组(P<0.05).血清L-Arg和IL-4水平与峰值强度、AUCTC和颈动脉狭窄率均呈负相关(P<0.05).L-Arg降低、IL-4降低、峰值强度增加、AUCTC增加、颈动脉重度狭窄、高血脂和易损斑块均是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再发I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L-Arg、IL-4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判断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再发I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3、0.760、0.845.根据L-Arg和IL-4的最佳临界值将所有患者分别分为降低组和未降低组.L-Arg降低组和IL-4降低组易损斑块所占比例分别高于L-Arg未降低组和IL-4未降低组(P<0.001).结论 低水平L-Arg和IL-4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再发IS有关,或可作为IS再发的预测指标.

    L-精氨酸白细胞介素-4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缺血性脑卒中再发

    CAR、NLR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高血压诊断中的价值

    袁勇程刘尚军
    640-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合并高血压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0月三亚中心医院OSAHS患者120例,根据住院期间和出院随访6个月内是否发生高血压分为合并高血压组和单纯OSAHS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并检测CAR和NLR.采用二元Logsitic回归分析评估OSAHS患者合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预测OSAHS患者合并高血压的效能.结果 120例OSAHS患者有81例(67.5%)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血压组体重指数(BMI)、NLR、CAR水平和糖尿病史、高脂血症、中度病情和重度病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单纯OSAHS组(P<0.05).NLR、CAR水平随OSAHS患者高血压分级的增高而升高(P<0.05).BMI升高、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中重度OSAHS、NLR升高和CAR升高是OSAHS患者合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P<0.05).CAR、NLR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2项指标任意1项阳性即为联合检测阳性)预测OSAHS患者合并高血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96、0.654、0.802,联合预测模型的AUC为0.845.结论 CAR、NLR可预测OSAHS患者合并高血压,两者联合临床指标对OSAHS合并高血压的预测效能更高.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高血压

    不同糖耐量人群血清ANGPTL7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刘影张诗田刘霖霖谢曦...
    645-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糖耐量人群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7(ANGPTL7)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3-12月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就诊者和体检者159例.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将159例研究对象分为3组:糖耐量正常组(46例)、糖调节受损组(53例)、2型糖尿病(T2DM)组(60例).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血脂、ANGPTL7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T2DM组ANGPTL7水平高于糖耐量正常组(P<0.05),而糖调节受损组与糖耐量正常组之间ANGPTL7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IL-1β水平均高于糖调节受损组和糖耐量正常组(P<0.05),糖调节受损组IL-1β水平高于糖耐量正常组(P<0.05).T2DM组、糖调节受损组和糖耐量正常组之间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2 h血糖(2 hPG)、HbA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NGPTL7与FPG、FINS、2 hPG、HbAlc、TG、IL-1β、HOMA-IR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16、0.225、0.359、0.296、0.197、0.202、0.260,P<0.05),与HDL-C呈负相关(r=-0.167,P<0.05).结论 血清ANGPTL7水平随着胰岛素抵抗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升高,ANGPTL7与T2DM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7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

    Ang-1、HO-1、NGF和MMSE评分在HICH疗效评价中的价值

    张春香冀明明孙敏玲李建英...
    650-6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管生成素-1(Ang-1)、血红素氧化酶1(HO-1)、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在高血压脑出血(HICH)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2年2月张家口市第一医院HICH患者152例(HICH组)和健康体检者68名(正常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支持治疗和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根据疗效分为有效组(105例)和无效组(47例).分别检测HICH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和正常对照者的血清Ang-1、HO-1、NGF水平,采用MMSE评分评估HICH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HICH无效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Ang-1、HO-1、NGF、MMSE评分判断HICH疗效的效能.结果 HICH组治疗前血清Ang-1、NGF水平和MMSE评分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HO-1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有效组治疗后血清Ang-1、NGF水平和MMSE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血清HO-1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无效组治疗前、治疗后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治疗前、治疗后血清Ang-1、NGF水平和MMSE评分均显著低于有效组(P<0.05),血清HO-1水平均显著高于有效组(P<0.05).高血压3级和治疗前HO-1升高、Ang-1降低、NGF降低、MMSE评分降低是HICH患者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值分别为2.324、1.442、0.549、0.671、0.716,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1.357~5.468、1.203~4.535、0.211~0.884、0.316~0.854、0.461~0.973,P<0.05].血清Ang-1、HO-1、NGF水平和MMSE评分单项和联合检测判断HICH疗效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9、0.848、0.856、0.820、0.958.结论 血清Ang-1、NGF、HO-1水平与HICH患者的临床疗效有关,或可作为HICH疗效评估的潜在指标.

    血管生成素-1血红素氧化酶1神经生长因子高血压脑出血认知障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骨桥蛋白、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与血管钙化的关系

    陈宇王德琴缪娴静周永华...
    656-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骨桥蛋白(OPN)、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与血管钙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6月海安市人民医院MHD患者147例.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常规检测结果,并检测血清OPN和FGF23水平.使用腹部、骨盆和双手X线片对所有患者的血管钙化情况进行血管钙化评分,总分为10分.根据血管钙化评分总分将患者分为无血管钙化(总分0分)组(49例)、血管钙化1~5分组(74例)和血管钙化6~10分组(24例).结果 无血管钙化组、血管钙化1~5分组和血管钙化6~10分组透析时间和总钙、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OPN、FGF23水平依次升高(P<0.05),血红蛋白(Hb)水平和Kt/V比值依次降低(P<0.05).长透析时间[比值比(OR)=1.070]、高总钙(OR=2.540)、高磷(OR=4.170)、高OPN(OR=1.010)和高FGF23(OR=1.060)是MHD患者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而高Kt/V比值(OR=0.020)是血管钙化的保护因素.磷的一致性(真阳性率+真阴性率)最高,其与OPN的一致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但显著高于FGF23(P=0.02).结论 MHD患者OPN和FGF23异常升高与血管钙化关系密切,是潜在的干预靶点.

    骨桥蛋白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血管钙化

    血清伏立康唑候选参考方法的建立和性能评价

    林静潘清清沈敏谢阳敏...
    661-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ID-LC-MS/MS)技术建立检测血清伏立康唑的候选参考方法.方法 以甲醇为沉淀剂,采用蛋白沉淀法(PPT)对样本进行前处理.以伏立康唑-2H3为内标,建立基于ID-LC-MS/MS的血清伏立康唑候选参考方法.评估所建立方法的线性、定量限(LOQ)、检测限(LOD)、准确度、精密度、基质效应、稳定性.结果 ID-LC-MS/MS测定血清伏立康唑的线性范围为0.2~16.0 μg·mL-1,定量限为0.08 μg·mL-1,检测限为0.016 μg·mL-1.加标回收率为97.26%~98.48%.批内变异系数(CV)<1%,批间CV<2%.相对基质效应为-1.87%~0.33%.样本分别经室温[(23±2)℃]放置4、8 h和-20℃反复冻融5次,经前处理后的样本在室温和自动进样器(8℃)分别放置4、8、12、24 h,回收率为95.63%~99.50%,检测结果稳定.相对扩展不确定度≤3.34%.结论 建立了基于ID-LC-MS/MS的血清伏立康唑候选参考方法,可用于该项目的检测标准化.

    伏立康唑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参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