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吴新平

双月刊

1671-0304

sdzsbxb2001@126.com

0993-2058629

832003

新疆石河子市北四路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ihezi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CHSSCD
查看更多>>学术理论性刊物。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刊方向,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的编辑出版方针与政策。主要刊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哲学、宗教、社会科学总论、政治、法律、经济、文化、教育、体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等学科领域的新成果。栏目有西部研究、政治研究、哲学研究、经济研究、文学艺术研究、历史研究、法律研究等。读者为高校教师及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科研工作者。06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三重理论向度

    李苏潘金刚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思想文化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明亮通透的历史眼光和掌控大局的战略谋划,在准确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和我国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把文化理论创新和文化工作布局摆在新的战略高度,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意义.从理论根源上看,习近平文化思想遵循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在逻辑,继承和发展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宝贵经验,凝结了习近平个人经历中口益增长的文化情怀,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突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强国复兴伟业中的巨大作用.从理论特质上看,习近平文化思想表现为人民性、主体性、科学性和世界性的有机统一.从理论指向上看,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明确了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对于新时代做好思想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根源理论特质理论指向

    论习近平文化思想对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章翔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思想认为文化是由社会集体实践创造的,并且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实践的物质生活.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思想的继承:就本体论层面,习近平文化思想同样认为文化是由人民群众的社会劳动创造的;就认识论而言,习近平文化思想认为由社会劳动创造的文化具有多样性;就方法论来说,习近平文化思想认为文化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此外,习近平文化思想还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思想:在文化自信方面,强调了文化主体性的重要性;在开放包容方面,强调了借鉴吸收其他文明优秀成果的重要性;在守正创新方面,强调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重要性同与时俱进的必要性.

    习近平文化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思想继承发展

    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逆向思维艺术

    黄小彤陈静宜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突出的逆向思维特色.首先,表现为对经验主义的摒弃,由此提出的"两山"论就是典型例子.其次,表现为对时代趋势的洞彻,从而独辟了绿色生产与生活方式.再者,表现为对利益局限的突围,推动了全球环境治理的合作.最后,表现为对全球生态退化的逆动,擘両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构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逆向思维是中国共产党思想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面对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各种问题,通过矛盾分析法寻求化解矛盾的方法,是对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创新性发展,具有严谨的科学性,也有很高的艺术性.因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逆向思维既有认识论的意义,也有方法论的意义.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建设逆向思维

    声明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21页

    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的理念探析

    马尚诚刘武根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调查研究是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重要法宝和优良传统.在长期工作中,习近平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关于调查研究的理念,回答了"为什么要开展调查研究"的问题,认为调查研究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工具,是作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功,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基本环节,是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应有之义;回答了"怎样开展调查研究"的问题,要求确立调查研究的原则,明确调查研究的内容,注重调查研究的广泛性,贯彻"深、实、细、准、效"五方面调查研究的具体要求,建立和完善调查研究制度.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的理念,明确调查研究的基础和中心是"人"、支柱与核心是"真"、关键在"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

    习近平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方法论价值启示

    出场、在场、立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唯物主义叙事

    王玉梅叶妍妍
    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作为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21世纪中国的崭新叙事,揭示了以先进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课题.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出场,彰显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在场,阐释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运行机理和思维本质;新质生产力的理论立场,指明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本质要求和实践遵循.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势动能,夯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物质技术基础.

    新质生产力唯物主义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转型:新质生产力对城市韧性的塑造

    孟佳昕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新质生产力成为塑造城市韧性的关键力量.随着城镇化加速,城市面临多重挑战,韧性城市建设被纳入国家规划.新质生产力通过技术创新、要素优化、产业升级和人才聚集来提升城市的技术、组织、社会和经济韧性.然而,新质生产力应用也面临数据隐私安全、技术整合、可持续性、技术不平等及政策治理等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需构建智能基础设施、数据驱动应急响应系统、可持续智能城市规划,并促进跨部门协调与国际合作,以实现城市韧性与高质量发展的双赢.数字化转型为现代城市治理提供了新视角,对指导城市战略规划、辅助科学决策及城市管理、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质生产力城市韧性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

    破立并举: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科学方法

    覃伟津黄艳芳
    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破立并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方面,也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鲜明体现,更是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科学方法.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要运用好破立并举的科学方法,正确处理好"破"与"立"之间的关系,坚持破字当头,立在其中,有破有立,破立结合.着力破不合时宜思想观念,立与时俱进执政理念;破管党体制机制弊端,立科学高效治党体系;破根深蒂固顽瘴痼疾,立刀刃向内执政形象;破公共权力异化困局,立政党治理中国方案,在破立并举中以自我革命淬炼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强大政党.

    破立并举党的自我革命党的建设新时代

    检察机关深化保障社会治理的路径探究——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视角

    周浩
    50-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检察机关是社会治理体系的法治保障主体,其功能在于以"服务中心大局"为理念引领,以法律监督职能为立足点,在职能的拓展中探索保障社会治理的路径,从而更好引领社会的法治意识.据此,在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视域中,检察机关拓展职能时应当以人民立场为治理导向、法治福利增量为权威彰显、多 元主体共建为成效目标,有效探索保障社会治理的路径.结合检察工作现代化的内在需求和保障社会治理的目标,检察机关应将保障基层治理为主要实现机制,结合区域差异特色开展检察工作,推动实现城乡调和.在核心内容上,推进溯源治理,全流程、多层次建立起"溯源共治—矛盾检调—监督保障"的溯源治理模式,并可以将"枫桥式检察室"作为手段依托,延伸职能触角,全方位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现代化进程中数字化不可缺席,检察机关还应将数字检察作为保障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以数字思维、数字自信、数字产品同步推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新时代"枫桥经验"社会治理检察机关"枫桥式检察室"数字检察

    数字金融、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

    孙志红邓鑫懿张丽
    59-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选取2013-2022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研究数字金融对实体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同时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将科技创新纳入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增长的研究框架,进一步分析其传导机制.结果表明:实体经济的增长和数字金融之间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数字金融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促进实体经济的增长,但本地区数字金融的发展对邻接地区的实体经济增长产生负向影响;数字金融可以通过促进科技创新来拉动实体经济的增长.因此,要坚持推进数字金融的发展,加大数字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实体经济的增长.

    数字金融科技创新实体经济增长空间杜宾模型中介效应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