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向本春

双月刊

1007-7383

xuebaozrb@shzu.edu.cn

0993-2058977

832003

新疆石河子市北四路31小区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ihez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石河子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立足本校,面向全国,注重学术性,主要刊登生物科学、农业科学、医学、理工科、数学、物理、化学自然科学各学科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其办刊宗旨主要是:及时报道最新科技研究成果,为推动学术交流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服务。读者对象是国内外科技工作者。 本刊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A4开本,132页,双月28日出版。自1997年至今,本刊被美国CA国际性文献数据库检索机构及国内数家全国性文献数据库检索机构所收录。2006年10月荣获教育部“首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期刊引证报告(2006年扩刊版)》显示,本刊2005年的影响因子为0.349在新疆高校中排名第一。 2007年,经过19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及同行专家的评议推荐,本刊被评定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收入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乙酸改性γ-Al2O3高效去除痕量PCl3的研究

    黄鹏兵袁威王雪莹王悦...
    133-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多晶硅生产过程中,为了不影响产品性能,必须将杂质PCl3 的含量降低到ppb的水平,然而,这目前仍旧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可高效去除痕量 PC13 的方法,即利用乙酸改性 γ-Al2O3 作为吸附剂,其可去除 ppb级别的 PC13,去除率高达 84.2%.Boehm滴定实验表明,改性后的 γ-Al2O3 表面羧基含量大幅增加,从而增加了吸附PCl3 的活性位点,使其对PCl3 的吸附性能显著提升.表征分析和DFT模拟计算表明,乙酸与γ-Al2O3 主要是通过 γ-Al2O3 中的羟基 H和乙酸中的羰基 O 形成氢键而相互作用的;除了物理吸附外,γ-Al2O3 中的 Al 与PCl3 中的Cl,以及乙酸中的羰基O与PCl3 中的P 之间还可通过电荷转移相互作用.连续五次循环实验表明,该吸附剂在低温下具有优异的再生性能.本研究开发的吸附剂由于其高效、易于再生和低成本等特点,在去除痕量PCl3 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γ-Al2O3乙酸吸附痕量PCl3多晶硅

    具有不同芳基取代的6种水杨醛亚胺基二氟化硼配合物力致荧光变色性能研究

    徐山祖王甫鹏李先杨艳华...
    140-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探究影响分子力致荧光变色性能的因素,合成了 6 种具有不同芳基取代基团的水杨醛亚胺二氟化硼配合物 1-6.结果表明,六种配合物都具有弱的分子内电荷转移过程,除配合物 5 外,其余五种配合物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进一步研究显示,在这一系列的配合物中,配合物 6 具有较好的力致荧光变色性能.量子化学计算结果显示,配合物的力致荧光变色行为受到分子空间效应和偶极矩的影响.

    二氟化硼配合物芳基取代基聚集诱导发光力致荧光变色

    LHCGR胞外结构域蛋白的生信分析、原核表达及纯化

    王蒙蒙刘雨然杨慧莹张梦圆...
    150-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获得小鼠 LHCGR胞外结构域蛋白(LHCGR-1),分析其结构及理化性质,为今后研究该蛋白功能及筛选与之相互作用的小分子化合物奠定基础.方法 根据 NCBI中小鼠 LHCGR氨基酸序列合成目的基因 Lhcgr-1,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后,将该基因插入至表达载体 pET-28a(+),并转化至 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经 IPTG 诱导,表达重组蛋白pET-28a-LHCGR-1,利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鉴定,之后对该蛋白进行纯化,并通过分子对接技术预测该蛋白与LH、CG的相互作用.结果 预测LHCGR-1 蛋白分子量为 40 749.08,由 367 个氨基酸组成,等电点理论值为 5.47;氨基酸序列中有 29 个丝氨酸位点、10 个苏氨酸位点和 5 个酪氨酸位点;成功构建了表达载体 pET-28a-LHCGR-1 并获得纯化的目的蛋白;分子对接结果表明目的蛋白可以与 LH、CG 通过多种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复合物,有利于其发挥原有的生物学功能.结论 成功构建了小鼠胞外结构域蛋白 LHCGR-1 在大肠杆菌内的原核表达体系并获得了纯化蛋白,分子对接预测该蛋白具有生物学功能,提示该蛋白可以用于后续研究.

    LHCGR原核表达蛋白质纯化生信分析分子对接

    DCN基因多态性对大白猪繁殖性能影响

    符彬彬李清春和军飞卢世豪...
    159-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探究核心蛋白聚糖(DCN)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对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方法 利用 DNA 混池测序,确定 DCN基因的 SNPs,采用 GenoPlexs®基因分型技术对 316 头大白母猪群进行基因分型,并与大白母猪的繁殖性能进行关联分析.结果 在 DCN基因内含子 4 和外显子 4 分别鉴定到 rs346372784(C/T)和 rs55618082(C/A)突变位点.其中,rs55618082(C/A)发生同义突变后导致 DCN 基因 mRNA 二级结构和自由能发生变化.rs346372784(C/T)位点对大白母猪母系指数、繁殖指数、初生重、总仔数 EBV、活仔数 EBV 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乳头数、死胎数、活仔数有显著影响(P<0.05).rs55618082(C/A)位点对母系指数、繁殖指数、乳头数、妊娠期、初生重、总仔数 EBV、活仔数 EBV有极显著影响(P<0.01).结论 DCN基因 rs346372784(C/T)和 rs55618082(C/A)突变影响大白猪的繁殖性能,可用于大白猪的标记辅助选育.

    大白猪DCN基因多态性繁殖性状

    EPS-棉秆纤维灌孔轻质复合砌块砌体的基本力学性能研究

    陈驰夏多田朱清峰武海洋...
    165-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推广利用基于地方煤基固废资源和棉杆纤维资源的三低型复合砌块墙体结构在新疆地区村镇低层建筑中的工程应用,以砂浆强度和芯柱材料强度为变量,对 57 件(27 件受压、30 件受剪)复合砌体试件进行抗压和抗剪力学性能试验,并对试件的破坏过程、破坏形态特征、抗压及抗剪强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砂浆与砌块的强度比低于 1.6 时,砂浆强度的提升对三低型复合砌体的抗压强度影响较大;芯材部分对复合砌体抗压和抗剪强度贡献最大,且随着芯柱材料强度的提升,贡献持续增大.基于砌体实际强度测定方法,建立并拟合得出了适用于三低型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的平均值计算公式.这对了解 EPS-棉秆纤维灌孔复合混凝土砌块砌体基本力学性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煤基固废三低型砌体破坏形态抗压强度抗剪强度

    混杂纤维对全沙漠砂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

    马义傲李铮翔唐艳娟夏多田...
    174-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混杂纤维对全沙漠砂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将聚乙烯醇纤维(PVA)、聚丙烯纤维(PP)以不同比例混合后掺入全沙漠砂混凝土中进行了抗压、抗折等试验,同时建立了材料单轴压缩应力-应变本构模型,并采用ABAQUS软件进行数值模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混杂纤维总体积掺量为 1.5%的条件下,试件抗压强度无显著变化,随着 PVA纤维比例提高,试件抗折强度、拉伸强度及拉伸峰值应变明显提高;较于普通全沙漠砂混凝土,混杂纤维全沙漠砂混凝土峰值应力与弹性模量略微降低,变形能力提升显著;PP 纤维和 PVA 纤维掺量分别为0.5%、1.0%时具有最优的混杂效应,与普通全沙漠砂混凝土相比,抗折强度、单轴拉伸强度和延性分别提高了77%、55%、16%;基于过镇海模型提出的轴压应力-应变本构模型与试验实测曲线拟合程度较好,并与 ABAQUS 软件的数值模拟验证结果相似.

    全沙漠砂混凝土聚乙烯醇纤维聚丙烯纤维力学性能本构模型

    基于能耗与成本目标的新疆高校教学建筑设计优化

    高梓文李洁陈宁孔维亮...
    184-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设计参数对建筑运营过程中的能耗和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新疆冬季严寒且漫长,使得该地区建筑能耗及运营费用高于其他地区.因此,本文利用离差最大化法结合正交试验设计,以某教学建筑为例,考察了在新疆4 个热工分区的典型城市气象条件下,包括中庭面积比、天窗面积比、不同立面的窗墙比、外围护保温层厚度、外窗类型等 8 个设计参数对建筑能耗和全局成本的影响,并通过综合考虑建筑能耗和全局成本目标,确定最佳的建筑设计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 4 个典型城市气象条件下,最佳设计方案可以实现建筑节能 10.47%~13.48%,全局成本降低 32.62~62.91 元/m2.研究有助于设计者选择适用于该地区的最佳设计参数,从而实现建筑的节能目标.

    多目标优化建筑能耗全局成本公共建筑离差最大化法

    新疆白杨河流域河道内外生态需水的研究

    张维克吕德生王振华宋利兵...
    192-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疆白杨河流域是干旱与极端干旱叠加型流域,水资源短缺导致生态用水被生产生活用水大量挤占.为了科学有效利用白杨河流域水资源,为该流域河流生态系统的水资源规划和优化配置提供理论依据,并且促进该流域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基于水文气象资料和遥感数据,采用 Tennant法和面积定额法计算白杨河流域河道内河流生态需水量和河道外植被、湿地、城市生态需水量,进行新疆白杨河流域河道内外生态需水的研究.结果表明:维护白杨河流域生态稳定的最低生态需水总量为 15 124.32 万 m3,其中河流生态需水 5 964.45 万 m3,植被生态需水 4 963.20 万 m3,湿地生态需水 749.67 万 m3,城市生态需水 3 447 万 m3.白杨河流域河流生态需水主要集中在6-9 月,植被生态需水主要集中在 7-8 月,且流域下游的生态需水量需要得到保障.

    白杨河流域生态需水量生态系统水资源

    中国藓类植物新记录种——断叶曲尾藓(新拟)

    地力胡马尔·阿不都克热木尚帅斌刘永英阿依努尔·吐鲁洪...
    198-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首次报道断叶曲尾藓(新拟,Dicranum tauricum Sapjegin)在中国的分布.该种的主要识别特征为:植物有光泽,叶狭长披针形,叶尖平直、光滑、常折断而脱落,角细胞单层、分化,中肋无厚壁细胞束.该种罕见孢蒴.断叶曲尾藓广泛分布于欧洲,稀见于北美.本文比较了折叶曲尾藓和绿色曲尾藓等相似种的区别,并编制了新疆曲尾藓属(14 种)的分种检索表.

    断叶曲尾藓曲尾藓属哈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记录中国

    3种药用甘草对重金属镉的生长响应、镉耐性及富集特征

    张迦得陆嘉惠李新刘梦楠...
    204-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 3 种药用甘草对重金属镉(Cd)生长响应、镉耐受性差异和镉积累特征的研究,为药用甘草种植和药材安全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水培法育苗,分析不同浓度镉(0、50、100、150 μmol·L-1)胁迫对生长 30 d 的3 种药用甘草的生长指标、生物量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并用石蜡切片法制片观察根解剖结构;采用耐镉系数法和隶属函数值法对药用甘草的耐镉性差异进行评价;同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测定根、茎和叶中镉离子的含量,并计算镉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分析镉富集特性.镉处理下 3 种药用甘草的株高、根长、叶片数和生物量显著下降,根横截面积显著减小,维管柱面积占根总面积比例上升,根部 MDA 含量升高,氧化胁迫加重;以生物量下降至 75%时的镉浓度为适宜生长阈值,胀果甘草为 12.462 μmol·L-1,乌拉尔甘草为 14.715 μmol·L-1,光果甘草为 1.952 μmol·L-1;综合耐镉系数和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乌拉尔甘草的耐镉性最强,光果甘草最弱;镉富集系数在 1.960~8.683 之间,转运系数远小于 1,镉主要富集在根中.在 50 μmol·L-1 处理下,胀果甘草根中镉含量是叶中的 7.5 倍,乌拉尔甘草为 21.3 倍,光果甘草为 16.5 倍,均超过国家标准 GB/T 19618-2004.镉胁迫显著抑制了 3 种药用甘草根和叶片生长,药材根生物量显著下降,其镉耐受性表现为乌拉尔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镉主要积累在根部,在 50 μmol·L-1镉处理下,3 种药用甘草根中镉含量均超国家标准.因此,应关注野生甘草采挖和人工栽培地的土壤镉监测,以保证甘草药材生产的安全性;同时也应重视药材 Cd2+含量的抽检,进行甘草药材的安全性控制管理.

    药用甘草镉胁迫解剖结构富集系数隶属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