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地理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地理研究
世界地理研究

杜德斌

季刊

1004-9479

worldgeo@126.com

021-62233749

200062

上海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西欧北美地理研究所内

世界地理研究/Journal World Regional Studi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学报级学术刊物。主要围绕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这一主题,刊登有关全球的自然、社会、经济、政治事象的空间格局及动态趋势;国际间的经济联系和经济要素的空间运动规律;国外区域开发、城乡建设、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变动理论与实践;世界地理教育改革和世界各国地理学发展动态等;同时刊登反映中国经济国际化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城市信息流网络空间结构特征研究——基于降噪处理与有向网络分析方法

    安頔胡映洁万勇
    13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ICEEMDAN方法和有向网络分析方法,对中国336个地级以上行政单元间百度搜索指数进行降噪处理、构建有向与无向加权网络,分析2014-2019年网络层级结构、节点不对称性、空间组织结构等方面的演变特征.发现:①大数据降噪处理具有必要性,降噪处理获得的长期趋势数据能有效揭示网络节点演变特征;②信息流网络具有显著不对称性特征,有向网络分析方法能更好地揭示节点的异质性特征;③网络节点成长路径具有非均衡性,对内、对外联系增长表现出阶段性特征;④信息流网络具有全国范围和城市群、省域范围两种尺度组织形式,分别表现出异配性、无标度网络特征和同配性、小世界网络特征,兼具长距离联系与地理临近的特点.这表明信息流网络兼具中心地和网络化两种理论范式的形态结构特点,体现出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的关联性.

    城市网络信息流百度指数ICEEMDAN有向网络

    基于文献计量的对地观测技术支撑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与展望

    屠文竹赵文武尹彩春丁婧祎...
    149-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地观测技术近年来快速发展,逐渐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必要手段和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和CiteSpace软件,围绕"对地观测技术与可持续发展"领域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探讨了 1991-2021年相关研究的发展阶段、发文地区与合作网络、研究热点,并提出未来研究中有待加强的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1991-2021年间,"对地观测技术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发文量呈上升趋势,可分为萌芽阶段、增长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②"对地观测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国际合作较为密切,其中,以美国、德国为代表的国家在发文数量和影响力上均处于领先地位,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发文量占优势地位,但国际影响力仍有待提高;③"对地观测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当前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对地观测技术支撑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气候变化、自然资源、水资源等环境保护相关内容,研究领域在技术方法上不断融合人工智能、数理统计等新兴手段.在未来的研究中,应持续加强对地观测技术的支撑作用,推动开展全球行动,规范数据共享机制等,以期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有效的决策参考.

    对地观测可持续发展文献计量数据遥感

    中国资源型收缩城市"人口-土地-产业"耦合协调分析

    张浩哲杨庆媛
    163-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资源型收缩城市"人口-土地-产业"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难点与挑战.本文构建人口、土地、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对中国26个资源型收缩城市2008、2013与2018年"人口-土地-产业"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资源型收缩城市产业系统发展水平较高,土地系统发展处于中间水平,人口系统发展水平较低.各城市"人口-土地-产业"协调度均处于濒临失调和轻度失调等级,但多数城市具有上升趋势.(2)不同类型资源型收缩城市"人口-土地-产业"发展水平和协调度存在明显差异;从发展阶段来看,成熟型城市3大系统发展水平最高,而衰退型城市最低,2008和2013年协调度均值的排序为成长型>成熟型>再生型>衰退型,2018年为成长型>再生型>成熟型>衰退型;从主导产业来看,油气类城市3大系统发展水平最高,而煤炭类城市最低,协调度均值的排序在3个年份中均为油气类>黑色金属类>非金属类>森工类>煤炭类.(3)资源型收缩城市"人口-土地-产业"的协调发展模式以人口滞后型与土地滞后型为主.

    资源型收缩城市人口-土地-产业耦合协调度协调发展模式

    中国中部地区PM2.5浓度与城市化的关系演变研究

    邹泽铎田卡吨赵威李政旸...
    178-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中国中部地区2010-2018年城市面板数据,综合运用空间分析等方法分别对中部地区PM2 5浓度的时空差异、空间演变特征和空间相关性进行探究,并构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模型,检验可能存在的EKC关系.结果表明:①2010-2018年中部地区PM2.5浓度变化幅度差异较大,研究期间PM2.5年均浓度整体上呈现波动下降趋势;②中部地区PM2.5浓度呈现出东北地域高、其他地域低的空间分布;③2010-2018年中部地区城市化与PM2.5浓度存在空间正相关关系;④中部地区PM2 5污染与城市化存在倒"N"形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本研究为探索PM2.5浓度与城市化的演变关系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为实现中部地区环境保护与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也可以为相关部门制定降低PM25的相关政策提供指导.

    PM2.5浓度城市化演变中部地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