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崔德华 吴中学 贾建平

双月刊

1009-6574

ndmh@ndmh.com

010-83191160,83191161

100052

北京市宣武门外大街香炉营东巷2号院1号楼7单元302室(和平门邮局160信箱)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Journal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and Mental Health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神经科、精神科及精神卫生专业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以广大神经科、精神科医师及精神卫生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相关各学科基础与临床领先的科研成果、临床诊疗经验。本刊本着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发展的办刊宗旨,及时反映所涉及领域科研、临床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神经精神及精神卫生领域的学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杂志关于启用新域名的通知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编辑部
    56页

    血塞通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李娇山彩霞曹飞赵志敏...
    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塞通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2月衡水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62例)、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阿加曲班,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循环动力学各项指标、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样弱凋亡诱导剂(sTWEAK)水平、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4 d后,联合组总有效率90。32%(56/62)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97%(4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40,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最小血流速度(Vmin)、最小血流量(Qmin)、脑血管阻力(R)、sTWEAK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NIHSS评分[(4。21±1。02)vs(6。98±1。21)分]、R[(1 802。50±188。64)vs(1 925。41±199。86)Pa·s/ml]、sTWEAK[(78。21±10。42)vs(125。98±13。25)]水平低于对照组,Vmin[(10。51±1。73)vs(9。25±1。64)cm/s]、Qmin[(4。75±0。98)vs(4。26±0。95)ml/s]水平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塞通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脑部血流循环状态以及神经功能恢复。

    急性脑梗死血塞通阿加曲班sTWEAK水平脑循环动力学

    伴精神行为症状阿尔茨海默病住院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

    李振阳班晨
    6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伴精神行为症状(BPSD)阿尔茨海默病(AD)住院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现状,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2024年3月在重庆市长寿区精神卫生中心首次住院符合AD诊断标准且伴BPSD的126例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神经精神科问卷知情者版(NPI-Q)、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估患者的攻击行为、神经精神症状以及痴呆程度,根据MOAS加权总分将患者分为暴力行为组(MOAS加权总分≥4分,n=72)和非暴力行为组(MOAS加权总分<4分,n=54),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及NPI-Q评分和HDS评分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暴力攻击行为的风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暴力行为组和非暴力行为组患者性别、病程、吸烟史、暴力行为史、NPI-Q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0。281,95%CI=0。083~0。945,P=0。040)、病程(OR=0。490,95%CI=0。351~0。683,P<0。001)、暴力行为史(OR=15。280,95%CI=3。029~77。081,P=0。001)、NPI-Q总分(OR=1。138,95%CI=1。034~1。253,P=0。008)是伴BPSD的AD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 伴BPSD的AD首次住院患者暴力攻击行为发生率较高,男性、病程短、有暴力行为史以及NPI-Q评分高是其危险因素。

    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暴力攻击行为危险因素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杂志在线采编系统启用公告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编辑部
    67页

    虚拟标准化病人在精神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展望

    汪国栋李月秦建星赵文涛...
    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精神心理问题日益严峻,培养高质量的精神医学专业人才迫在眉睫。虚拟标准化病人(VSP)是指模拟真实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的计算机程序,其作为一种医学教育培训的新方法,已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梳理了VSP在精神障碍诊断教学、共情沟通培训、精神药理学教学、动机性访谈教学等方面的应用,以为探寻新型精神医学教学方法提供思路和参考。

    教学虚拟标准化病人精神医学应用综述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杂志稿约

    73-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