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三晋基层治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三晋基层治理
三晋基层治理
三晋基层治理/Journal Grassroots Governance In Sanji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探索的"三个有机统一"

    黄雪丽辛依谡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独特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和发展成就,充分证明了党是唯一能够引领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党.党的领导地位在推动现代化进程中得到充分体现,特别是在现代化发展模式的选择和战略目标的演进中,彰显出党对中国式现代化探索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在价值立场的确立和文明新形态的重构方面,体现了党对中国式现代化探索的独立性与超越性的统一;在现代化生产发展和现代化道路探索方面,蕴含了党对中国式现代化探索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中国共产党中国式现代化"三个有机统一"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监督制度的"治理"意蕴

    梁建新杨茜婷
    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内监督制度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监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呈现出必然性与能动性、普遍性与特殊性、阶段性与长期性相统一的典型特征,体现了党内治理、政府治理以及社会治理在党内监督实践上的有机统一.而这一时期的党内监督制度推进治理的实践为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积累了宝贵经验:完善党内监督制度,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要满足国家治理需求,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要着力提高政府治理效能.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监督制度国家治理现代化

    征稿启事

    15,封4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基层党组织思想建设及其经验启示

    刘武根符路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基于对农村党员干部思想教育的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思想建设在整风运动、整党运动和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中深入展开,提升了农村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水平,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纯洁性,加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同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保障了党在农村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开展.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基层党组织思想建设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思想教育常态化、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和结合农村中心工作的经验,对指导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基层党组织思想建设

    全过程人民民主视域下增强地方人大监督实效研究——以F省Z市为例

    黄颜飞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人大监督权作为人大法定职权,对地方人大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至关重要.从理论上看,地方人大监督权包含了人民性逻辑、程序性逻辑和监督性逻辑三重内涵,在具体实践中体现为权力的正当性、程序的合法性和功能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要在把牢监督方向、丰富监督手段、构建监督闭环、夯实监督基础等方面,增强地方人大监督实效.

    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代表大会人大监督权

    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三重思考

    唐踔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作为生产力的关键驱动力,正全面融入乡村治理的各个方面.在激发传统治理模式变革的同时,也显著增强了基层治理的效能,持续助推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迈向现代化.然而,乡村数字化治理实践依然存在乡村数字基础设施薄弱、乡村数字化治理制度机制缺乏、乡村数字化治理数字供给与现实需求分离、村民参与数字化治理积极性不高、乡村数字化高素质人才储备不足等困境,制约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因此,要通过加大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数字乡村治理相关制度机制建设、拓展数字化技术应用范围、提升村民数字素养、培养乡村数字化人才队伍等措施,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数字化数字乡村治理乡村治理现代化

    构建乡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价值、困境与路径

    刘超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强调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作为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构建乡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对于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促进乡村居民心理健康、助推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乡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构建面临着观念认知不足、技术应用偏差、资源配置不均、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将乡村社会心理服务纳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创新技术应用与服务模式,构建多元化服务体系,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与科研支撑,深化部门联动与社会协同,加快构建乡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振兴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乡村治理

    社会组织嵌入乡村治理的实践探索——基于H市M村的经验分析

    林宵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社会组织嵌入乡村治理是新时代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对H市M村的实地调研发现,社会组织嵌入乡村社会并参与乡村治理主要通过"利益嵌入—行动嵌入—结构嵌入"三位一体的方式实现.但在考察M村社会组织的实际运行后发现,当前社会组织在嵌入乡村治理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利益嵌入不深入、行动嵌入不协调、结构嵌入不完善等具体问题,制约着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实际效能.从组织自身建设的角度出发,推动社会组织深度嵌入乡村治理亟须以强化党建引领为主要方向,打造利益互嵌的组织治理共同体;以强化身份认同为重要手段,推动社会组织与乡村治理行动互嵌;以加强韧性发展为主要目标,实现社会组织与乡村治理结构性互嵌.

    社会组织乡村治理组织治理共同体

    以"三治融合"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基于S省A县的实践探索

    张晓瑢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振兴.A县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过程中,将"三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与各乡镇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营造了良好氛围.但目前在调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积极性、增强普法宣传创新性、提升优秀传统文化对道德约束的牵引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治理难题.因此,需要在"千万工程"经验指引下,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做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调动群众自治积极性;增强法治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德治教化底蕴,不断提高群众法治意识和道德自觉,更好发挥"三治融合"在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三治融合"乡村治理"千万工程"经验

    以数字乡村建设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江苏省N市T区为例

    王秋慧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乡村建设有利于推动城乡融合、加速乡村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对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江苏省N市T区以数字乡村建设为抓手,从发展数字农业、开启数字生活、营造数字生态、推进数字治理等方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一定实践成效.然而,在建设数字乡村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数字化转型困难、资源要素分配不均衡、基层数字赋能不强等方面的困境.因此,可从以下几方面着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以数字赋农,夯实农村数字化产业基础;以数字赋智,吸引乡村的数字人才汇聚;以数字赋技,完善乡村数字化基础设施;以数字赋能,建立高效的乡村治理体系.

    数字乡村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数字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