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王维

双月刊

1007-1369

fowep@126.com

025-83391504

210013

江苏省南京市虎踞北路12号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Journal Forum of World Economy & Politic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以世界经济与国际政治为主,反映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追踪国际热点问题,为正确判断国际经济与政治局势提供理认论依据、方法和思路的中文学术核心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标识

    夏锦文傅情龙
    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是创造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的逻辑起点.中华民族现代法治文明脱胎于中国式现代化在法治领域的具体实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持"两个结合"创造的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的"新",突出体现在进步性的政治主体对中华法治文明迈入新的发展样式的坚强领导;体现在对超越传统民本思想、西方人本思想的人民立场的始终坚持;体现在对"选举民主"单一性的超越,对"民主优位"还是"法治优位"张力困境的有效消解;体现在对"德法共治"理念的继承与发展,对"政党驱动型法治"中政党自我革命的深刻认识;体现在对绿色发展的促进,对共同富裕的追求;体现在科技与法治的深度融合;体现在对"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的着力构建.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成功超越了法治建设中的"西方中心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丰富了人类法治文明的多样性,其不同维度的标识性内容反映了人类法治文明中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现了中华民族现代法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鲜明特征,也为后发国家形塑具有自身特色的法治文明贡献了中国智识.

    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法治现代化道路中华民族现代法治文明中国式现代化中国标识

    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动力机制及其转换

    程贵
    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本质是以金融制度型开放助力金融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探讨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动力机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对外开放动力机制的演变逻辑,指出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核心特征.长期以来,中国金融开放采取"政策驱动—市场生成"型开放模式,逐步放松政策限制,促进商品要素跨境流动与现代金融市场培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采取"制度驱动—市场深化"型开放模式,推动国内外金融制度衔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核心特征是形成金融系统制度型开放体系,加强国内外制度衔接,参与国际金融治理,打造与金融开放相适应的金融安全体系,同时推动构建以人民币国际化为核心,以金融业双向开放、资本项目开放、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水平提升为"三翼"的金融开放体系.

    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制度型开放动力机制新制度经济学

    从国际关系到世界政治——基于批判实在论的启示

    万泽雨
    3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际关系研究面临西方中心主义局限与宏观理论创新贫瘠的双重困境,难以充分解释当下现实世界的大变局,这与其遵循的社会科学哲学的局限性有关.不同于以体系性理论为基础的国际关系研究,世界政治研究带有显著的历史社会科学色彩.社会科学哲学领域的批判实在论转向可为世界政治研究提供新的社会科学哲学基础.本体论层面,世界政治研究将既有国际关系研究在时间维度与领域层次上进行了双重拓展,将其纳入对实存领域世界政治深层结构性机制的过程性研究;认识论层面,世界政治研究弱化了逻辑实证主义对于探寻超越时空的普遍性规律与恒定联结式单一因果论的过分执着,注重对于文明特性、国家特性、历史特性的挖掘及实存层次多种因果力和因果机制的研究,遵循倾向论因果观;方法论层面,世界政治研究在包容既有逻辑实证主义方法工具的基础上强调"找回历史",充分运用批判实在论的回溯法与涌现理论.以批判实在论为基础的世界政治研究或可克服现有国际关系研究之局限,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更加丰富的思想与知识产品.

    国际关系世界政治批判实在论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

    无人武器与美国对华军事竞争

    丁思齐魏燕萍
    6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使得以无人武器为主要载体的智能化战争时代逐步到来.美国已将无人武器确定为其加强对华军事竞争的重要工具,正在加速无人武器的发展,大力探索无人武器的集群化使用.无人武器的使用彰显了美国对华军事竞争战略的内在逻辑.这一战略选择不仅凸显了美国对华军事竞争战略的综合制胜理念,体现了美国采取的不对称竞争路径和拒止性威慑战略,还展示了美国利用私营部门技术加强对华军事竞争的"民参军"机制.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对美国力量投送的限制与美国传统常规军事力量的衰退形成的双重困境是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使用无人武器加强对华军事竞争的主要原因.美国使用无人武器加强对华军事竞争于中国的挑战是全面且复杂的,可能会加剧台海局势的复杂性,强化美国在军事领域的对华"灰色地带"行动,造成中美间偶然性国际危机乃至军事冲突,并加剧中美战略稳定态势的复杂性.为有效应对美国对华使用无人武器给中美关系带来的不确定风险,中国应加强与美国在人工智能、自主武器等议题上的军控合作与危机管理.

    无人武器军事竞争综合制胜不对称竞争"民参军"危机管理

    小多边主义视角下美国芯片供应链合作机制研究

    马博侯乐轩
    8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应对全球芯片短缺及维持美国在芯片领域的优势地位,拜登政府延续上届政府政策,针对芯片供应链出台了众多举措.相较于上届政府,拜登政府更加注重联合盟伴的力量,通过构建一系列芯片供应链合作机制,试图完成"去中国化"的战略目标.本文基于小多边主义视角,对拜登政府构建的一系列芯片供应链合作机制展开分析.拜登政府通过构建威胁共识,利用美国在安全、产业方面的不对称优势来拉拢、胁迫盟伴参与到小多边机制中,旨在加强对供应链的掌控力,维持自身的产业领先优势,同时进一步强化对中国高新技术的遏制和打压.此外,这些小多边机制之间也存在着侧重环节、排他性以及议题联结程度方面的差异,从而直接影响其政策效果.由于芯片供应链本身的特性以及小多边机制固有的缺陷,美国构建小多边芯片供应链合作机制的政策构想将面临众多挑战,其持续性和实施效果存在不确定性.

    小多边主义芯片供应链中美关系科技联盟科技竞争

    美日澳印"四边机制"在南海问题上的战略协作

    王颖
    107-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日澳印"四边机制"伴随"印太"战略的实施而逐步形成."四边机制"既有美国的积极推进,也有日澳印的主动配合,由此加速了四国在南海等亚太海域内的安全协作,促使这一战略合作呈现出小集团性、非正式性、领导人战略引领性和议题开放性的特点.近年来,美日澳印通过塑造共同的政治及战略叙事、发表政策声明和签署安全协议、构建"印太海域态势感知伙伴关系"、联合开展海上军事演习、分工协作向南海周边国家提供支援等多种方式,不断强化四国在南海地区的安全合作.四国日益密切的合作不仅体现出美国的主导作用,而且也呈现出"一体化威慑"和"互操作性"的特征.

    "四边机制""印太"战略南海安全战略协作南海问题

    贸易伙伴国被制裁对中国企业出口的影响

    孙楚仁史兆晨刘雅莹
    133-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地缘政治风险不断加剧,经济制裁措施作为重要的外交政策工具被广泛使用,已经成为美欧等经济体威胁第三国主权、经济利益的"战略武器".本文基于第三国视角,选取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进出口统计数据库与全球制裁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实证检验贸易伙伴国被制裁对中国企业出口产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贸易伙伴国遭受经济制裁抑制了中国企业对其出口.机制分析发现,制裁主要通过提高企业贸易成本与不确定性风险预期对中国企业出口产生不利影响.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明确经济制裁对第三国贸易产生的影响,而且有助于贸易企业重视并防范因贸易伙伴国面临制裁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冲击.

    经济制裁企业出口贸易伙伴国双边政治关系贸易成本

    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与外资高质量发展——基于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区的准自然实验

    廖雪婷于诚白俊红
    160-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将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区的设立作为准自然试验,选取2010-2021年中国13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考察集聚发展区的设立对外商直接投资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集聚发展区的设立对FDI的质量具有正向影响,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制度供给、集聚溢出效应是集聚发展区设立提升FDI质量的两条渠道.异质性分析表明,集聚发展区在东部地区、数字基础设施水平较高城市设立,对FDI质量的正向影响明显.FDI质量分指标分析结果显示,集聚发展区设立对FDI的出口效益、规模效益和盈利效益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FDI技术效益的促进作用则不明显.本文的研究为各地区如何进一步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推动外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依据.

    高质量发展外商直接投资集聚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区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24年总目录

    179-180页

    曹爱华国画艺术作品赏析

    曹爱华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