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王维

双月刊

1007-1369

fowep@126.com

025-83391504

210013

江苏省南京市虎踞北路12号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Journal Forum of World Economy & Politic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以世界经济与国际政治为主,反映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追踪国际热点问题,为正确判断国际经济与政治局势提供理认论依据、方法和思路的中文学术核心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推动世界现代化的理论创新与学术繁荣

    夏锦文
    1-2页

    国际关系演变的技术政治解释——以美国对华技术博弈为分析视角

    余南平张翌然
    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国际关系研究常常忽视技术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影响,仅将技术看作是经济和军事的天然附属.历经数十年的高速发展,技术特别是颠覆性技术深刻嵌入社会政治经济各领域,技术的"杠杆和重塑作用"不断增强,进而重构全球技术竞争模式,引发国际关系的深层次演变.当下,技术竞争呈现出参与门槛高、竞争对抗意识浓、产业链和价值链战略地位空前突出等特点.同时,新技术本身所呈现的颠覆性、快速迭代性和涌现性等特征愈发受到关注.美国对华在新技术领域的"切割和封锁"策略,在瓦解全球技术共享生态的同时,迫使技术竞争的双方主动和被动地进入更激烈的博弈状态,导致全球治理出现新难题,进而给国际关系与国际秩序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国际关系颠覆性技术技术政治技术竞争大国博弈

    大变局之下的世界秩序:范式之变?

    简军波
    2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际社会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学术界对这场变局的根源探讨众说纷纭,对其前景的预测也各异其趣.本文在概括当今时代主要深刻变化的表征后,分析了大变局的根源在于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内权力结构的变迁,使处于该体系的核心力量通过作为其"上层建筑"的现代国际关系体系,部分抛弃自由主义而试图阻止体系内的权力变迁的持续,尤其表现为基于主权原则的开放交流日益被保护主义和大国间的地缘政治竞争和对抗意识所取代,从而导致时代巨变.未来世界秩序的前景取决于国际社会的共同选择.为结束国际社会大变局带来的混乱并重构一个更为公正合理的世界秩序,全球南方将承担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通过非激进主义的方式改造现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所依赖的新殖民主义,并促进开放性主权原则的发展.

    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新殖民主义现代国际关系体系全球南方

    延伸—即时威慑理论:历史案例与当下意义

    刘霖炜葛汉文
    4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延伸—即时威慑是较为独特的一种威慑类型,指在盟友即将遭到对手攻击时,威慑发动方保护盟友免遭攻击之努力.其主要实施手段为密集释放威慑信号,迅速推进前沿部署巩固军力优势,并伴以灵活讨价还价和政治解决的尝试.在当前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和美国对华战略打压升级背景下,延伸—即时威慑可能成为美国介入台海危机的主要战略方式.本文从延伸—即时威慑概念机理、历史案例入手,分析美国对华威慑战略的走向及可能效应,以此为全面应对美国对华战略施压、塑造未来地区安全形势提供些许理论参考.

    威慑战略延伸—即时威慑台海危机

    美国印太复合联盟的构建及影响评析

    郑海琦李家胜
    6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联盟是美国"印太战略"的关键支柱.随着美国国内和地区形势的变化,拜登政府着眼于构建印太复合联盟.印太复合联盟综合了联盟和同盟的属性,包含联盟构成圈层化、联盟议程多元化、联盟目标制衡化和联盟基础弹性化四个维度.印太复合联盟的产生主要基于分担霸权护持成本、发挥盟友主动性、重塑联盟关系和减少地区国家对"印太战略"的抵触等考量.印太复合联盟以美日韩印澳和欧洲主要盟友为"内核",东南亚和南亚中小国家为"中间地带",太平洋岛国为"外围",综合了安全、经济和地区治理议题,借助议题合作的方式制衡中国,在所谓"民主"价值观下突出意识形态弹性化.美国构建的复合联盟导致印太地区内出现功能相似但成员相异的"平行体系",加剧地区阵营化态势,还使地区公共产品俱乐部化,甚至与地区国家的需求出现错位,并引发治理冗余和治理失衡并存的现象,削弱了地区国家的获益前景.

    美国印太战略复合联盟地区治理平行体系

    国家安全理论与实践中的国家自主性——基于美国经济制裁案例的研究

    卢凌宇邓芠科
    80-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国的国家安全,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建设实践上,其核心内涵或目标应该是使该国最主要政治决策力量具有决策上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构成了国家自主性的主要内涵.从理论上讲,这种决策自主性,不仅体现在对国内事务上,也体现在对国外事务上,主要指该国的最主要决策力量(不完全等同于现任执政者)所具有的可以作出让本国家或民族得以长期存续和发展而不被内外力量打断的英明决策的能力,其暗含的基础性条件是该国的最主要决策力量在制度上、物质上或合法性上得到了一定的支持或支撑.从实践上讲,对当代遭受外来经济制裁的国家进行案例研究可以发现,同等条件下,被制裁国家的决策自主性能力,往往是影响经济制裁效果,进而影响该国国家安全建设成效的决定因素,这在与发展核武器相关的经济制裁案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能否在政治制度上得到持续的和更高的支持,并满足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和获取合法性上民众的普遍支持,将决定一国国家自主性能力的高低,进而决定该国的国家安全成效的多寡.该研究对于广大发展中世界的国家安全建设具有较大和普遍的启示价值.

    国家安全国家自主性制度性条件合法性条件英明决策

    经济全球化、职业分化和美国政治极化

    姜伟孙楚仁靳璇
    99-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使用 2008-2016 年美国国家选举研究(ANES)数据库,考察经济全球化如何影响美国劳动力市场的职业分化,进而加剧美国政治极化.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全球化显著加剧了美国的政治极化,且这一结果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经济全球化通过影响劳动力市场的职业分化加剧了美国政治极化.美国各地区的再分配福利政策越好,经济全球化对政治极化的影响越小.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非西班牙裔,特别是白人非西班牙裔美国人,以及美国中西部地区、低教育和低收入水平劳动者群体,经济全球化程度越高,越会加剧政治极化.

    经济全球化职业分化美国政治极化

    中美战略竞争背景下东盟的策略选择——基于"制度对冲"视角的分析

    刘洋贾鑫鑫
    120-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好地应对中美战略竞争的结构性压力,确保自身的中立性与一体性,东盟试图在中美之间奉行"制度对冲"策略.在东盟看来,"制度对冲"策略是其稀释外部压力的"缓冲器"、处理与大国关系的中立方式、应对大国不确定行为的自助机制、获取外部资源的重要方式,更是东南亚政治文化中精英观念的自然产物.为此,东盟将东盟地区论坛、东亚峰会、东盟防长扩大会议视为采取"制度对冲"行为的重要机制,旨在以有利于维护战略自主权与地区利益的方式约束中美在本地区的地缘政治行为.未来,东盟的"制度对冲"策略恐难以为继.从东盟自身来看,"制度对冲"策略的可取性取决于东盟成员国的一致性意愿,而东盟仍需克服"集体行动困境".从美国方面来看,通过构建由其主导的小多边机制,美国试图减少对东盟规范影响力的依赖.从中国方面来看,中国反对任何势力挑拨并制造地区集团对抗,迫切希望能够与东盟共同应对地缘对抗挑战.

    制度对冲中美竞争东盟中心地位战略自主策略选择

    美国干涉话语体系的新发展——关于美国介入叙利亚冲突之话语实践的分析

    岳汉景
    141-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叙利亚冲突的演进与美国的干涉密不可分,实际上美国早就成为此场冲突的重要一方.受主权原则及禁止使用武力原则等的限制,美国不得不为自己本质上完全非法的一系列对叙干涉活动提供规范性依据.但是美国原有的相关干涉话语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对叙干涉的需要,因此美国对其进行了更新发展.这种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亲民主干涉"话语体系的发展、"境外武力打击非国家行为体"话语体系的发展、"人道主义干涉"话语体系的发展.在叙利亚冲突背景下,美国发展上述三类话语体系的路径,分别是重构"合法政府"话语、重构"自卫"话语、构建禁化武新话语.美国对三类干涉话语体系的发展,本质上都是对其霸权逻辑的翻新,其中国际负面影响最大的是"亲民主干涉"话语体系的发展,另外两个方面则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于"亲民主干涉"活动及其话语体系的发展.

    干涉话语体系"亲民主干涉"境外武力打击非国家行为体人道主义干涉叙利亚冲突

    加工贸易转型如何影响企业劳动要素报酬——来自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准自然实验

    陈思萌马洋
    159-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 2006 年中国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及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加工贸易转型对企业劳动要素报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工贸易转型能够提升企业平均工资水平,且在加工贸易转型的次年尤为明显;技术进步效应、绩效提升效应及资源配置效应是加工贸易转型推动劳动要素报酬改善的传导机制.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产业、东部沿海地区、受政策调整政策冲击较大的加工贸易企业转型,能带来更为明显的劳动要素报酬改善效果.此外,加工贸易转型程度越大、技术创新质量越高的转型企业,越有助于促进劳动者报酬的提升.着眼于进一步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改善国内劳动要素报酬水平、加快贸易强国建设,应适当调整国内财税政策,引导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引导加工贸易企业融入国内生产循环;推动加工贸易企业技术创新,促进行业内劳动要素优化配置.

    加工贸易转型劳动要素报酬出口退税对外贸易要素收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