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王维

双月刊

1007-1369

fowep@126.com

025-83391504

210013

江苏省南京市虎踞北路12号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Journal Forum of World Economy & Politic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以世界经济与国际政治为主,反映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追踪国际热点问题,为正确判断国际经济与政治局势提供理认论依据、方法和思路的中文学术核心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北约"亚洲战略":变迁机理与三重困境

    夏海斌何奇松
    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 2010 年北约里斯本峰会发布"新战略概念",到 2022 年马德里峰会推出新"战略概念",再到 2023 年纽尔维斯峰会批准了自冷战结束以来最全面的防御计划,北约的重要战略文件均涉及了对区域战略的论述,包括对"亚洲战略"的规划.目前,北约在亚太扩大影响的动向不断加强,北约"亚洲战略"日趋成形,即协同美国,参与亚洲局部战争和制造争端、加强与亚太国家的伙伴关系和对话机制,以扩大北约活动范围、拓展北约建设内容、谋求更大的联盟和凝集力.北约"亚洲战略"的变迁及其与美国联盟体系的关系表明,北约"亚洲战略"变迁的动力既有北约组织的自主选择,也有美国主导国的战略诱导,当然也离不开欧洲成员国、亚太伙伴国的诉求影响,是多种力量相互博弈和拉扯的合力使然.与此同时,北约"亚洲战略"也存在三重"战略困境",具体包括"组织驱动困境""乌克兰化困境""预言自我实现困境".为此,中国应处理好亚太地区的安全问题,处理好与北约及其成员国、伙伴国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加强与欧美俄的对话机制,反对北约继续扩张,反对在亚太地区构建封闭的结盟体系,破解北约"亚洲战略"存在,践行全球安全倡议.

    北约2030倡议亚洲战略变迁机理联盟

    美国印太军事基地体系调整的特点、动因与趋势

    刘新华
    1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从提出"印太战略"以应对"大国战略竞争"以来,美国进一步加强了在印太地区军事基地体系的调整与建设,呈现出明显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更强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日益浓厚的攻击性和一定程度的韧性等特点.推动美国印太地区军事基地体系调整与强化的原因主要包括应对中国的快速发展、强化军事基地以进一步打造印太盟友伙伴体系、军事基地的基本功能须由反恐转向"大国战略竞争"和大规模作战、军事基地体系内部存在张力、军事基地体系维持难度增加等,但其根本原因是美国要适应印太地区地缘安全环境的变化.为此,美国将从促使军事基地回归大规模作战和威慑功能、重塑岛链战略、高度重视大中小型基地的建设与合理配置、进一步寻求盟友或者安全伙伴的支持、更加重视基地获得和使用的正当性与合法性等方面继续保持和强化印太地区军事基地体系建设.

    美国印太地区军事基地调整

    止于水边还是趋向分裂——1920年以来美国两党对外政策意识形态演变趋势与极化特征

    王存刚熊辰锐
    46-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尽管近年来美国国内政治极化现象愈演愈烈,但是民主党与共和党在对外政策领域是否出现极化仍存在争议.本文基于 1920-2020 年美国两党党纲的文本数据,运用形式模型与类型化两种方法,探讨了这一百年间两党对外政策意识形态的类型特征与演变趋势,并在描述性分析与频率统计后发现:两党对外政策意识形态的总体范围与具体扩张路径均存在差异.在大部分时间里,共和党对外政策的意识形态总体范围较民主党宽泛;在实现自身对外政策意识形态范围的扩张策略上,民主党更倾向于极化演变策略,共和党则更偏向于泛化演变策略.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近年来民主党与共和党在对外政策意识形态领域虽然呈现极化态势,但是极化并非单纯表现为向意识形态光谱两端持续分化,两党在对外政策不同意识形态领域发生变动的弹性同样存在差异.在美国政治早已不再"止于水边"、中美竞合关系日益错综复杂两大背景下,重新审视美国两党对外政策的极化现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学理价值.

    政治极化对外政策意识形态演变趋势类型化

    国家污名化策略何以成功?——基于美国污名化苏联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案例研究

    游启明
    6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污名化是一种A国突出B国实存或虚有偏离国际规范之处并赋予其贬低性标签以唤起B国民众和他国疏远、排斥B国的行为,它具有运作背景的社会性、运用意图的战略性和操作中介的话语性三个特征."意图污名化""行为标准污名化"与"叠加污名化",是国家污名化策略的三种方式."去合法化"受污国以引发外界对它的疏远与打压,促使受污国"自我污名化"以激发内变以及"去威胁化"需求下的动员强化,是污名化策略的三种作用机制.接受对受污国所贴的贬低性标签、认可相关国际规范的内涵与要求以及受污国的实际表现,是成功污名化他国的三个重要条件.冷战期间里根政府借助污名化策略有效削弱了苏联的竞争实力,美国污名化"一带一路"倡议则未取得成功.文章指出了一种"大国无战争"背景下的"软竞争"手段,表明国家可从获取利益的"后果性逻辑"出发,借用污名化来战略性运用国际规范的"正当性逻辑",并启示中国需要关注并应对外界对自身的污名化举动.

    污名污名化国际规范话语政治

    企业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供应链安全?

    许家云沈含雨
    89-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高企业供应链安全水平对于保障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 2007-2016 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系统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供应链安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水平的提升有利于保障企业供应链安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一方面,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创新能力、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企业供应链的多元化水平;另一方面,其对企业供应链的本土化存在U型影响,长期来看,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生产率、促进市场竞争提升了企业供应链的本土化水平.此外,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供应链安全的影响因企业所有制、贸易方式以及全球价值链嵌入度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本文拓展了数字时代供应链安全的研究范畴,对于推动数字经济与供应链安全协同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数字化转型供应链安全中间品进口多元化供应链本土化

    全球金融周期、跨境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自主性

    郗静卞志村
    116-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程度不断加强,跨境资本流动规模越来越大,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货币政策自主性面临挑战.本文基于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对全球金融周期进行区制划分,研究跨境资本流动在不同区制中对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自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在全球金融周期的低波动区制中,跨境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自主性的负向影响更大,不同类型跨境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自主性存在差异化影响;第二,全球金融周期处于不同波动区制时,汇率制度弹性对货币政策自主性的影响均不显著;第三,在全球金融周期的低波动区制内,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在跨境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自主性的负向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在高波动区制内其作用受限,故应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管理.

    全球金融周期跨境资本流动货币政策自主性

    跨境电商平台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基于阿里巴巴国际站大数据平台的分析

    潘彤刘斌顾聪
    138-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数字化驱动的跨境电商平台成为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本文基于阿里巴巴国际站会员企业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与海关数据等微观数据,实证分析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渠道.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应用跨境电商平台能够推动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影响作用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中间品搜寻成本、提升创新能力三条渠道实现.其次,跨境电商平台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呈现异质性特征,对一般贸易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生产率偏低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作用更明显.此外,信誉较好、集群商业信用较高的企业有利于发挥跨境电商平台的正向影响效应,使用跨境电商平台也有助于缓解侵蚀性竞争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负面影响.总之,本文的研究为跨境电商赋能企业出口提质增效、建设贸易强国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意涵和实践路径.

    跨境电商平台阿里巴巴国际站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贸易强国

    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有利于改善目标市场对华印象吗?

    李亚波滕蕊
    157-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制造强国战略推动下,中国出口产品质量不断提高,逐渐打破国际社会对中国及其产品的刻板印象.良好的国家形象对内能增强民众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对外会关系到一国的国际地位.鉴于此,文章基于皮尤全球民意调查及中国海关数据库,研究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和目标市场对华印象的关系.结果表明: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有利于改善目标市场对华印象,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国家提升效应最为明显;从产品分类看,最终消费品的质量提高对国家形象的正向影响最显著;从中国内部条件看,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强化了出口产品质量对国家形象的促进作用.此外,文章在本质主义和建构主义的理论框架下发现对华印象不仅取决于中国主观努力,还受到目标市场国家认同、民众话语权及两国国家距离的影响.文章对现有研究进行了拓展,为中国未来提升国家形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可行路径.

    出口产品质量对华印象目标市场

    王德宝书法艺术作品欣赏

    王德宝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