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家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家苑
世界家苑

关华

月刊

1671-9603

shijiejiayuan2011@126.com

0431-85324443 81182750

130022

长春市人民大街7548号

世界家苑/Journal Shijie jiayuan
查看更多>>探索建筑设计新理念传导建筑策略新时尚交流家居美化新思想研究家居文化新观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加强农村学校教学点建设,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农增冠
    327-327页

    对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篮球模块教学方法的研究

    刘洋
    328-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今,我国中学越来越注重个性化、人性化教育。主要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和学习新的技能,体育也不例外。作为中学教学大纲的重要内容,体育与健康课程篮球模块教材也应该有一套对初中较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就以运用文献综述和逻辑分析的方法,并根据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对此问题做了分析和研究。

    初中篮球模块教学方法

    论素描基础教学

    王威
    329-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素描在现代艺术教育以及造型教育中,被看作是基础学科。学生通过对素描知识的学习以及素描技能的掌握,可以从更深层次认识艺术的内涵。但近些年来,西方艺术的各种思潮不断冲击着我国高等教育美术专业,使素描逐渐的淡化了其基础地位。文章以教育者的视角,对素描的在艺术教学类别中的基础地位给予阐释,并对素描教学改革提出了相关建议。

    素描美术素描教学

    浅议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郝明
    330-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元文化背景之下对我国各方面都有所影响,就大学生群体来讲,无论在对其心理状态还是价值取向方面都有所影响,这对现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讲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本文将从多元文化的角度来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这一课题进行探讨,旨在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更好将多元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际相联系,全面增强国内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

    文化多元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经济全球化

    浅谈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韩俐鹏
    331-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情感是影响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情感能激发出浓厚的兴趣,进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和内驱力。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情感教育是非智力因素--情商教育的一个层面。情感教育的实施是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全民族推进和谐教育必不可少的润滑剂。探讨情感教育自身的功能在英语教学中的涵义和如何全面实施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内涵情感教育实施以情施教

    浅谈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方法

    付金玲
    332-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最近几年的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相比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高职毕业生更加严峻,这也就引起了高职学校在学生培养方式上、教学方法上的改革,通过学校在这些方面的努力,使得学生更加具备竞争优势。本文将在此问题基础上讨论我国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方法所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希望对高职教学有所益处。

    会计专业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改进措施

    长春市普通高校篮球教学现状及改革探析

    胡兆蕊
    333-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分析,总结篮球课教学的优势与不足,结合素质教育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实际,提出新形势下长春市高校篮球课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为深化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建议。

    长春市普通高校篮球教学现状改革

    新时期校园体育文化功能探析

    赵海燕
    334-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几年来,中国竞技体育实力的增强,社会体育的推广和普及,大众体育需求的增加,校园体育文化已经进入由自我型向社会型转变的轨道,并以崭新的姿态不断丰富和完善,新时期校园体育文化有哪些特定的功能,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新时期校园体育文化功能

    民间美术与职业美术教育

    侯晓宁
    335-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间美术是劳动群众的审美本能得到自觉表现的产物,其艺术形象和形式特征都达到了真、善、美的至高无上的统一。将民间美术引入到职业学校美术教育中来,一方面使民间美术因学校教育的延续能免遭断裂与绝迹的命运,并能发展;另一方面学校美术教育因民间美术的加入而增加活力,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美术与情感、美术与社会、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民间美术职业美术教育价值

    从语文书上“口语交际”到学生的口语表达

    徐翀
    336-3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