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陈凯先

双月刊

1674-3849

wst@casipm.ac.cn

010-62616352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55号思源楼12层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Journal 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是在科技部社会发展司、中科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司指导下创办的,集战略性、政策性、指导性和学术性为一体的先导性科技期刊,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是目前国内中医药界最活跃、影响最大、对社会贡献最大的期刊之一。2005年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本刊面向全国中医药管理、科研、生产、流通、教学、临床、 出口等有关部门和人员。其宗旨是弘扬中医药,宣传中医药发展战略,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和知识产权保护,使中药产业成为21世纪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进而造福全人类。   主要刊登内容:国家有关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部署、进展及 相关政策:从药材种子选育、栽培、饮片炮制直至中药新药研究开发过程中的基础性研究成果、方法、标准等:从药材直至成药的产业化发展趋势与实践;中药系列标准规范的研究、制定与实践;中医药国际市场需求、前景,国际化的战略、政策、措施及范例,中药进入各国的途径、申报程序等;国内外有关部门中药、植物药知识产权保护的法规、现状、措施及典型实例;利用信息技术加速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其它有关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等。   主要栏目:中药现代化专论、战略决策与法规、思路与方法、高技术应用、药学前言、中药资源保护、药品分析与鉴定、基础研究 与临床应用、市场评述与展望、知识产权保护、中药材生产与基地建设、产业经济研究等。  本刊作为唯一一本国家级中医药现代化杂志,为科研、教学部门 等医疗单位和产业部门介绍最新成果、促进中医药成果转化、宣传临床经验、展示新技术、新工艺,促进中药规范化、规模化。   本刊现己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药学文摘》、《中国药学文献数据库》列为收录源期刊。  本杂志为双月刊,全年6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柚皮苷对哮喘模型小鼠气道炎症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

    胥彦琪郭永梅高建华
    742-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柚皮苷对哮喘模型小鼠气道炎症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及其与苦味受体(Tas2rs)的关系。方法 36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n=6):空白对照组、卵清蛋白模型组(OVA)、地塞米松组(10 mg·kg-1,阳性对照药物)、柚皮苷低、中、高剂量组(10、20、40 mg·kg-1)。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小鼠均采用OVA诱导气道哮喘。溶媒、地塞米松或柚皮苷连续灌胃6天,测定小鼠呼吸功能及肺泡灌洗液细胞数量,观察小鼠肺及气道形态,测定呼吸系统阻力(Rrs)、肺的弹性阻力(Ers)和呼吸顺应性(Crs),测定肺组织相关促凋亡因子mRNA表达水平,测定Tas2rs及其下游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OVA模型组比较,柚皮苷可以剂量依赖性降低Rrs和Ers,增加Crs,降低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与OVA模型组比较,柚皮苷高剂量组小鼠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显著减少,肺、气道组织的Tas2r108、Tas2r135和Tas2r143及其下游靶基因α-gust和Trpm5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促凋亡因子P53、Bax和Casp3的mRNA表达水平均增加,而凋亡抑制因子Bcl2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结论 柚皮苷预防性给药可促进哮喘小鼠气道Tas2rs信号活化,降低气道炎性细胞数量,减轻气道损伤。柚皮苷作为Tas2rs激动剂可作为潜在的抗哮喘药物进行开发。

    柚皮苷苦味受体哮喘炎性细胞凋亡

    柚皮素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及激活素A/卵泡抑素系统的影响

    阮丹黄磊任凤娟罗波...
    751-7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柚皮素(Naringenin,NAR)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并探讨作用机制。方法 构建CHF大鼠模型,随机分为CHF模型组(CHF)、NAR低剂量组(L-NAR)、中剂量组(M-NAR)和高剂量组(H-NAR),另设置假手术组(Sham),每组10只。采用超声心电图检测大鼠心功能;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碱水解法测定心肌组织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并计算胶原蛋白含量;qRT-PCR检测心肌组织激活素A(Activin A,Act A)和卵泡抑素(Follistatin,FS)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Act A、FS、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Ⅲ)、Smad2、Smad3、p-Smad2及p-Smad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Sham组比较,CHF组大鼠肌纤维排列紊乱,细胞肿胀,纤维化程度较高,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n,LVESD)、胶原蛋白含量和Act A、CollagenⅠ、CollagenⅢ蛋白表达水平、p-Smad2/Smad2及p-Smad3/Smad3比值均显著升高(P<0。05),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FS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CHF组比较,M-NAR组和H-NAR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及纤维化程度得到改善,LVEDD、LVESD、胶原蛋白含量和Act A、CollagenⅠ、CollagenⅢ蛋白表达水平、p-Smad2/Smad2及p-Smad3/Smad3比值均显著降低(P<0。05),LVEF和FS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L-NAR组比较,中、高剂量NAR干预对CHF大鼠心肌纤维化和Act A/FS系统紊乱的改善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 NAR可抑制CHF大鼠心肌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Act A/FS系统有关。

    慢性心力衰竭柚皮素心肌纤维化激活素A卵泡抑素

    基于《四部医典》和临床医案的京尼萨克病(Ⅱ型糖尿病)尿诊特征知识发现研究

    才让吉丹珍措张艺德洛...
    758-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挖掘整理《四部医典》尿诊内容,并基于临床医案将京尼萨克病(Ⅱ型糖尿病)尿诊隐形经验知识可视化。探索将藏医药原创思维、临床诊疗与现代科学技术对接和临床隐形经验知识的数字化、可视化。方法 通过文献法深入挖掘《四部医典》尿诊内容,并采用Gephi、Spsspro、中医传承计算平台等软件分析355例京尼萨克病临床医案。结果 藏医尿诊历史源远流长,距今约有上千年的发展史,具有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四部医典》中记载的藏医尿诊三时九诊法独具特色,对临床疾病诊断起着重要作用。对355例京尼萨克病临床医案分析得出,尿诊因证型不同而略有不同,总体呈现颜色淡黄、青色、黄色,较为明亮,接近正常尿液颜色;蒸汽、气味均大;泡沫青而大或消散快;悬浮物少或呈毛状;漂浮物薄;变化时间多为热气未散完即开始转变;变化方式从中间薄处开始向边缘转变;回旋情况由稀变稠等特征。对尿诊证型频次分析得到赤巴型139次,隆型91次,培根型88次,培赤型34次。结论 藏医尿诊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本文通过文献挖掘和临床医案相结合的方法,扩展了藏医京尼萨克病尿诊三时九诊内容,将藏医药原创思维与现代信息化技术结合实现了藏医京尼萨克病尿诊隐形经验知识的可视化。

    四部医典藏医尿诊三时九诊京尼萨克知识发现

    基于OPG/RANKL/RANK信号通路探讨傣药肾叶山蚂蝗的抗骨质疏松作用

    杨丽萍张光云陈普段小花...
    769-7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傣药肾叶山蚂蝗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仙灵骨葆组(0。24 g·kg-1)、肾叶山蚂蝗低(1。35 g·kg-1)、中(2。70 g·kg-1)和高剂量组(5。40 g·kg-1)。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术建立骨质疏松模型,药物干预14周后,检测血清中骨钙素(Bone gamma-carboxyglutamic-acid-containing Proteins,BGP)、骨保护素(Ostoeprotegerin,OPG)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的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骨组织中骨小梁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大鼠胫骨中OPG/RANKL/RANK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另取破骨细胞前体细胞株RAW264。7,分为阴性对照组、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组、仙灵骨葆组、肾叶山蚂蝗低、中、高剂量组。阴性对照组不加RANKL,其余各组使用50 ng·mL-1 RANKL诱导,药物组同时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仙灵骨葆和肾叶山蚂蝗含药血清进行干预。10天后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破骨细胞分化情况,qPCR测定OPG/RANKL/RANK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OPG含量显著降低(P<0。01),ALP和BGP显著升高(P<0。01),骨小梁显著减少,断裂,排列稀疏,骨小梁之间间距大,胫骨组织OPG mRNA表达显著减少(P<0。01),RANKL、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6(TRAF6)、活化T-细胞核因子1(NFATc1)、组织蛋白酶K(CTK)和降钙素受体(CalcR)mRNA水平的表达升高(P<0。01),肾叶山蚂蝗干预后能显著改善以上指标。RAW264。7培养10天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RANKL组破骨细胞明显增多,肾叶山蚂蝗能显著降低破骨细胞的数量,OPG/RANKL/RANK通路相关基因表达趋势和动物实验一致。结论 肾叶山蚂蝗能有效改善去卵巢大鼠模型的骨质疏松,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破骨细胞增殖分化,调节OPG/RANKL/RANK信号通路来实现。

    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肾叶山蚂蝗OPG/RANKL/RANKL信号通路RAW264.7细胞

    基于数据挖掘的藏医药古籍文献中水银(佐太)解毒组方规律探讨

    豆改杰索南拉毛刘盈盈魏立新...
    777-7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藏医药古籍文献中含水银(佐太)解毒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四部医典》《月王药诊》《十万拳》《八支心要集》等22部藏医药古籍文献中的水银(佐太)解毒复方,建立药物、药性、五源、六味、三化味等数据库,使用R 4。2。2、IBM SPSS Modeler 18。0、Origion 2024等软件对水银(佐太)解毒复方药物类别、性味、五源等进行频次统计分析、Apriori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并结合藏医药理论对统计结果进行阐释。结果 共收集整理含水银(佐太)解毒复方52首,涉及药物213味,药物使用总频次为1066次。组方涉及的药物以植物药为主,"寒"性药居多;药味以苦、甘、辛为主,五源中空、风和水居多;单味药物出现频次最高的为水银(佐太),其次为诃子、麝香、天竺黄、藏红花、肉豆蔻等;高频药物水银(佐太)、麝香、马钱子、甘青乌头、毛盔马先蒿、轮叶獐牙菜和白芥七味药均具有解毒作用,麝香还具有芳香开窍之功效,诃子能够调和药性和三因,对诸病有效,"六良药"天竺黄、藏红花、肉豆蔻、白豆蔻、丁香和草果能够调和气血,治疗五脏六腑疾病。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支持度大于59。62的药对组合24对,三味药物组合9组,多为水银(佐太)、诃子、麝香和六良药的组合;对药物频次>10的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得出7个聚类方,多具有清热解毒、调和五脏六腑的功效。结论 水银(佐太)解毒组方药物多以植物药、寒性药物和苦味药物为主,符合清除毒热的藏医药解毒治法。其用药规律体现为使用诃子调和药性,用解毒药物来解毒,加芳香类药物迅速清除或排除毒素,用六良药来保护五脏六腑,药物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开窍通络、调和五脏六腑之功效。研究为藏药水银(佐太)解毒组方的用药规律提供了数据支撑。

    水银复方佐太复方解毒数据挖掘用药规律

    苗药治疗糖脂代谢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刘雨晴周修腾罗朵生
    787-7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脂代谢性疾病(Glucolipid metabolic disease,GLMD)是一类与糖、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的疾病,主要包括高脂血症、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国民健康。苗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丰富且极具特色,在治疗糖脂代谢病上具有优势,但目前尚未见有关苗药治疗该类疾病的系统文献梳理。本文以《中华本草·苗药卷》中记载的常用苗药为主,通过检索近年来苗药治疗糖脂代谢病的相关文献,对其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苗药的深入研究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和研究思路。

    苗药糖脂代谢病高脂血症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动脉粥样硬化

    联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和网络药理学探讨益肾清利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作用机制

    包能于翔顾鸣佳王锦...
    797-8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联合液相色谱-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分析和网络药理学探讨益肾清利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的潜在靶点。方法 通过BATMAN-TCM数据库和LC-MS定性分析确定益肾清利方药物活性成分,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益肾清利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生物过程及机制通路,并对筛选出的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及体外实验验证。结果 益肾清利方共筛选出15个活性成分,其作用靶点与特发性膜性肾病疾病靶点取交集后得到72个核心基因。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包含凋亡信号通路的调控、白细胞迁移、肽基酪氨酸磷酸化等的参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益肾清利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涉及TNF、PI3K/AKT、MAPK等细胞凋亡相关信号通路。体外实验表明,益肾清利方可通过调控PI3K/AKT通路减少足细胞凋亡。结论 益肾清利方通过多靶点、多通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对C5b-9诱导的足细胞亚溶破模型有抗凋亡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TNF、PI3K/AKT、MAPK信号通路有关。

    益肾清利方特发性膜性肾病液相色谱-质谱分析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羽扇豆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潘妙霞陈菊毛山山
    808-8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羽扇豆醇(Lupeol)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Swiss和TCMSP分析平台获取羽扇豆醇的作用靶点,在GeneCards数据库检索"RA"获取其相关靶点,并转化为相应的标准化基因名。利用R包绘制羽扇豆醇和RA共同靶点的韦恩图,获取交集基因。将交集基因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PPI)网络。通过clusterProfiler数据库进行京都基因(Geneontology,GO)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分子对接评价羽扇豆醇与AR、CASP3和CCNB1的结合作用。构建RA小鼠模型,测量各组小鼠的足体积,HE染色检测病理学变化,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Bcl-2、Bax、Casp3、Casp9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获取羽扇豆醇40个作用靶点,RA疾病4734个相关靶点,羽扇豆醇-RA共同靶点27个,PPI网络自由度靠前的3个基因为AR、CASP3和CCNB1,GO富集结果是291个和KEGG通路富集为20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羽扇豆醇与AR、CASP3和CCNB1亲和作用较好。第8、12、16、20天模型组小鼠足体积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相较于模型组,羽扇豆醇组在第8、12、16、20天时小鼠足体积显著降低(P<0。05),双氯芬酸钠组在第12、16、20天时小鼠足体积显著降低(P<0。05)。HE染色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羽扇豆醇药物组明显改善病理学状态。与模型组相比,羽扇豆醇药物组小鼠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水平降低(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Bax、Casp3和Casp9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Bcl-2的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双氯芬酸钠组和羽扇豆醇药物组小鼠Bax、Casp3和Casp9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Bcl-2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 羽扇豆醇可通过调控p53信号通路中的Bax、Bcl-2、Casp3和Casp9从而发挥对RA的治疗作用。

    网络药理学羽扇豆醇类风湿关节炎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对三物黄芩汤治疗肝癌的机制分析及实验观察

    王华真何磊孟祥宇谢圆魁...
    819-8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三物黄芩汤治疗肝癌的潜在作用机制,并通过动物实验进行初步验证。方法 运用TCMSP数据库筛选三物黄芩汤的有效化合物,运用Drug bank、Pharm mapper、Uniport、PubMed等数据库获得三物黄芩汤的作用靶点,运用Gene cards和TCGA数据库获得肝细胞癌相关靶点,与上述三物黄芩汤作用靶点取交集后得到"药物-疾病"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运用David和KEGG数据库进行GO、KEGG富集分析,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相应网络。运用Discovery studios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对上述网络药理学结果进行验证。采用C57小鼠肝脏原位荷瘤模型,观察三物黄芩汤干预对肝癌细胞增殖、转移的影响,并观察肝癌细胞IL-6 分子表达的变化。结果 三物黄芩汤有效成分 81个,核心成分 10个,作用靶点 249个,肝癌样本与正常样本差异靶点1420个,两者交集59个。蛋白相互作用网络频数分析显示,三物黄芩汤治疗肝细胞癌的机制与ESR1、MYC、JUN、IL-6、MMP9、EGF等靶点有关。GO和KEGG富集分析表明以IL-6为核心的IL-17 signaling pathway、TNF signaling pathway、Toll-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等多条信号通路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药效分子Acacetin、Wogonin、Baicalein、Oroxylin a、Beta-sitosterol、8-Isopentenyl-kaempferol、Formononetin、Luteolin、Quercetin、Stigmasterol可与IL-6蛋白结合,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果。动物实验表明,三物黄芩汤可抑制肝种植瘤的大小和肺部转移,癌细胞IL-6含量降低,初步验证了三物黄芩汤的抗肝癌作用和机制。结论 本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发现IL-6是三物黄芩汤治疗肝癌的关键靶点,进一步通过动物实验表明三物黄芩汤可降低肝癌组织IL-6表达量发挥治疗肝癌作用,为三物黄芩汤的抗肝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三物黄芩汤肝癌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IL-6

    基于miR-153/TREM1探讨健神利水方对脑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高玉广钟洁刘永辉黄德庆...
    829-8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健神利水方对脑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miRNA微阵列芯片和RT-PCR分析出脑出血中miR-153的表达,观察并分析miR-153与脑出血神经细胞凋亡关系;预测miR-153的靶基因,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观察其与靶基因的结合情况,观察过表达和抑制miR-153对靶基因的影响,随后,明确靶基因与脑出血神经细胞凋亡关系,最后观察健神利水方对miR-153、靶基因的影响,最终探究健神利水方对脑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相关机制。结果 微阵列芯片和RT-PCR检测表明miR-153在脑出血中是低表达的(P<0。05),miR-153与神经细胞凋亡呈负相关(R:-0。875,P=0。0002)。在线数据库TargetScan和miRDB显示miR-153与TREM1具有结合区域,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明两者具有结合关系,当miR-153过表达时,TREM1表达量会下调,相反,当miR-153抑制时,TREM1表达量会上调,TREM1与神经细胞凋亡呈正相关(R:0。857,P<0。001)。健神利水方组的TREM1表达量、神经细胞凋亡数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模型组(P<0。05),miR-153表达量高于模型组(P<0。05)。健神利水方+miR-153抑制组的TREM1表达量、神经细胞凋亡数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高于健神利水方组(P<0。05)。结论 健神利水方通过促进miR-153表达,抑制TREM1表达来达到抑制脑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保护神经功能。

    脑出血健神利水方miR-153TREM1外泌体神经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