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陈凯先

双月刊

1674-3849

wst@casipm.ac.cn

010-62616352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55号思源楼12层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Journal 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是在科技部社会发展司、中科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司指导下创办的,集战略性、政策性、指导性和学术性为一体的先导性科技期刊,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是目前国内中医药界最活跃、影响最大、对社会贡献最大的期刊之一。2005年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本刊面向全国中医药管理、科研、生产、流通、教学、临床、 出口等有关部门和人员。其宗旨是弘扬中医药,宣传中医药发展战略,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和知识产权保护,使中药产业成为21世纪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进而造福全人类。   主要刊登内容:国家有关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部署、进展及 相关政策:从药材种子选育、栽培、饮片炮制直至中药新药研究开发过程中的基础性研究成果、方法、标准等:从药材直至成药的产业化发展趋势与实践;中药系列标准规范的研究、制定与实践;中医药国际市场需求、前景,国际化的战略、政策、措施及范例,中药进入各国的途径、申报程序等;国内外有关部门中药、植物药知识产权保护的法规、现状、措施及典型实例;利用信息技术加速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其它有关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等。   主要栏目:中药现代化专论、战略决策与法规、思路与方法、高技术应用、药学前言、中药资源保护、药品分析与鉴定、基础研究 与临床应用、市场评述与展望、知识产权保护、中药材生产与基地建设、产业经济研究等。  本刊作为唯一一本国家级中医药现代化杂志,为科研、教学部门 等医疗单位和产业部门介绍最新成果、促进中医药成果转化、宣传临床经验、展示新技术、新工艺,促进中药规范化、规模化。   本刊现己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药学文摘》、《中国药学文献数据库》列为收录源期刊。  本杂志为双月刊,全年6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异功散中人参皂苷类成分在脾虚大鼠模型肠吸收动力学变化及其陈皮的影响

    沈龙宇朱昕昀胡宇韦祎...
    1298-13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脾虚大鼠模型探讨异功散中陈皮对人参皂苷类成分肠吸收变化的影响及其影响是否与P-gp蛋白外排作用有关。方法 分组设计加入P-gp蛋白激动剂利福平与抑制剂维拉帕米,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6只)与模型组(30只),予以皮下注射利血平建立脾虚模型后将模型组分为异功散组(Y组)、去陈皮异功散组(Y-C组)、异功散利福平组(Y+R组)、去陈皮异功散利福平组(Y-C+R组)、去陈皮异功散维拉帕米组(Y-C+V组),以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e及人参皂苷Rg1为指标成分,进行在体单向肠灌流实验,采用HPLC-MS测定指标成分含量并计算肠吸收动力学参数有效渗透系数(Peff)与吸收速率常数(Ka)。结果 与Y组相比,Y-C组中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e在多个灌流时段的Peff显著降低,Y+R组中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e及人参皂苷Rg1的Peff和Ka在多个灌流时段降低,表明陈皮促进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e肠吸收且该作用与P-gp蛋白活性有关,但未能影响人参皂苷Rg1的肠吸收;与Y-C组相比,Y-C+V组中P-gp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使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e在多个灌流时段Peff显著升高,而Y-C+R组中P-gp蛋白激动剂利福平使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e及人参皂苷Rg1的Peff和Ka在多个灌流时段显著降低,说明无陈皮干预下,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e及人参皂苷Rg1也可能是P-gp蛋白的底物。结论 异功散中陈皮通过发挥抑制P-gp蛋白活性的类维拉帕米作用来促进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e肠吸收。

    异功散肠吸收动力学在体单向肠灌流实验P-gp蛋白

    基于肠道菌群和肠黏膜屏障探讨玉液汤防治气阴两虚证糖尿病肾病大鼠的作用研究

    郭凤郝蕊陈鹏德韩雪...
    1308-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肠道菌群和肠黏膜屏障探讨玉液汤对气阴两虚证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测多评法对玉液汤冻干粉中的有效成分葛根素、芒果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进行检测,以控制玉液汤冻干粉的质量。将45只Wistar大鼠按照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NC组)、气阴两虚证糖尿病肾病组(M组)和玉液汤组(YYD组;5。03 g·kg-1)。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25 mg·kg-1,佐以附子,青皮,枳壳灌胃8周构建气阴两虚证糖尿病肾病大鼠。期间YYD组大鼠同时干预玉液汤提取物。期间分别检测一次各组大鼠每周体质量和血糖水平,并记录大鼠的体征变化、摄食量和饮水量、游泳时间以及尿量。8周后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分析大鼠血清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清肌酐(SCr)、尿氮素(BUN)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观察肾脏和结肠组织的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尿液的尿蛋白浓度和血清中IgG、IgM、cAMP和cGMP的含量;16S rRNA对大鼠粪便菌群进行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对部分菌群进行验证;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肾脏及结肠炎症因子TNF-α和IL-6蛋白水平及结肠组织肠道屏障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玉液汤水提物冻干粉得率为27。36%,其中玉液汤中有效成分葛根素的含量为0。3496 mg·g-1、芒果苷的含量为0。1851 mg·g-1、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为0。0429 mg·g-1。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玉液汤能显著改善气阴两虚证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倦怠、乏力等证候表征,提高大鼠游泳时间,降低饮水量和进食量等症状;增加粪便中拟杆菌门和降低厚壁菌门的丰度;改善模型大鼠血脂四项、血糖、肾功指标、免疫指标IgG、IgM以及机体能量平衡因子cAMP、cGMP水平;HE染色表明玉液汤能显著改善模型大鼠肾脏及结肠黏膜屏障损伤;抑制肾脏及结肠炎症因子TNF-α、IL-6的表达,显著提高结肠动力蛋白CHRM3、5-HT3A以及黏膜屏障蛋白Occludin、ZO-1的表达水平。结论 玉液汤可能通过纠正模型大鼠肠道菌群失调,延缓肠黏膜损伤,改善肾脏和结肠炎症,发挥防治气阴两虚证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气阴两虚证糖尿病肾病玉液汤肠道菌群肠黏膜屏障

    基于斑马鱼模型的补血生髓方对肿瘤相关性贫血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保护作用

    张硕姜晓燕符映均倪红辉...
    1320-1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补血生髓方对斑马鱼贫血和免疫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以Tg(gata1a:DsRed)斑马鱼为实验对象,建立苯肼诱导的斑马鱼贫血模型,观察不同浓度补血生髓方对斑马鱼背部血管平均强度的影响。以Tg(lysc:DsRed)斑马鱼为实验对象,建立氯霉素、长春瑞滨诱导的斑马鱼免疫损伤模型,观察补血生髓方对斑马鱼尾部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采用Real time-PCR检测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0。5 mg生药量·mL-1和2 mg生药量·mL-1补血生髓方显著增加斑马鱼背部血管平均强度(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2 mg生药量·mL-1补血生髓方显著逆转氯霉素、长春瑞滨造成的中性粒细胞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补血生髓方组斑马鱼IL-6、IL-10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或P<0。01),TNF-α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补血生髓方能够改善苯肼诱导的斑马鱼贫血状态,且对氯霉素、长春瑞滨诱导的斑马鱼免疫损伤均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与上调细胞因子IL-6、IL-10,下调TNF-α的表达有关。

    补血生髓方贫血免疫损伤斑马鱼红细胞中性粒细胞

    蛇床子散对湿疹大鼠Th1/Th2免疫功能的影响

    姚百会王君霞姚明月冉志玲...
    1328-1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蛇床子散对湿疹大鼠Th1/Th2免疫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其治疗湿疹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蛇床子散高剂量组、蛇床子散低剂量组、冰柏液组,每组10只。采用2,4-二硝基氯苯复制大鼠湿疹模型。空白组及模型组予以0。9%生理盐水外涂背部皮损,蛇床子散高剂量组予以2。32 g·mL-1蛇床子散水煎液外涂,蛇床子散低剂量组予以1。16 g·mL-1蛇床子散水煎液外涂,冰柏液组予以冰柏液原液外涂,早晚各1次,共14天。末次给药后,观察大鼠背部皮损情况并进行皮损表观评分;HE染色观察湿疹大鼠皮损病理学改变,并进行半定量评分;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FN-γ、IL-4、IL-18、IL-33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清Th1/Th2比例。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皮损评分明显升高(P<0。05),背部出现水肿、红斑、鳞屑、苔藓样变等一系列皮损;病理切片可见表皮角化过度,角质层增厚,表皮海绵水肿,表皮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等,皮损半定量评分显著升高(P<0。05);血清IL-4、IL-18、IL-33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IFN-γ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Th1/Th2比例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蛇床子散高、低剂量组及冰柏液组大鼠背部皮损明显改善(P<0。05),病理切片可见表皮结构恢复正常,角质层变薄,表皮海绵水肿消失,表皮炎症细胞消失,皮损半定量评分降低(P<0。05);血清IL-4、IL-18、IL-33水平降低(P<0。05),而IFN-γ水平升高(P<0。05),血清Th1/Th2比例明显升高(P<0。05);且蛇床子散高、低剂量组疗效优于冰柏液组(P<0。05)。结论 蛇床子散可有效改善湿疹大鼠皮损,修复湿疹大鼠皮损病理损伤,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L-4、IL-18、IL-33等炎症因子分泌,促进IFN-γ释放,恢复Th1/Th2失衡有关。

    蛇床子散湿疹大鼠Th1/Th2免疫

    基于复杂网络对舌、面诊图像特征提取及分割分类文献的可视化研究

    刘慧琳韩吉李福凤
    1336-13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舌、面诊图像特征提取及分割分类研究的相关文章进行总结分析,探究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前沿趋势,为今后的舌、面诊图像处理相关研究提供思路。方法 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来源,根据排纳标准和检索策略,最终纳入文献439篇,最后采用Gephi绘图软件对相关文献的作者、研究机构以及关键词进行共词网络可视化分析。结果 结合年发文量可知整体发文量较少,但总体趋势呈平稳上升;研究团队主要以李福凤、张新峰、许家佗、王忆勤和王泓午等的团队为代表;研究机构多为地区性医工交叉的合作形式。结论 研究热点趋势向深度学习的图像处理方向发展,同时跨地区跨机构之间的团队合作有待加强,进一步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及中医望诊(舌、面诊)智能客观定量化发展。

    面诊图像舌诊图像特征提取分割分类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可视化

    用于辅助中医诊断的居家健康监测设备多节点数据融合方式

    杨启城温川飙周一博杨涛...
    1344-1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解决居家健康感知层设备数据体量大、维度多,且用于辅助中医临床诊断价值低下问题。方法 本文基于中医诊断学原理将居家健康数据划分为互补、冗余、协作3种类型,提出了一种在设备数据、居家事件、中医症状3个层级进行数据融合的解决方案。结果 本文提出的数据融合解决方案使居家场景下各设备采集的数据具有了整体协作的能力,提取出对于中医诊断更有价值的居家数据,同时降低了居家端传感器对家庭网络带宽带来的实时压力。结论 基于多设备的居家健康开放性物联网生态系统的搭建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包括了感知层硬件的搭建、数据清洗、融合、归一化、标注、建模等方面。本文重点阐述了一种居家健康数据融合的思路,将多类数据根据中医理论进行模块化整合,解决了居家健康数据的重复性、零散等问题。可以为居家多源异构数据的清洗提供方向,也可以为后续的中医特色的数据标注、建模提供思路,从而为中医临床提供更具价值的决策辅助。

    中医诊断物联网居家健康数据融合

    基于新英格兰杂志舌图的中西医诊断研究

    宋晓慧尹继瑶刘子琛刘国全...
    1354-1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从西医临床典型病例的舌图入手,探索中西医对于舌象认识的联系。方法 搜集新英格兰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EJM)发表在临床影像专栏中附有舌图的文献,提取文献中所记载的舌的症状、体征以及西医疾病信息后,以中医舌诊方法,从舌质、舌苔、舌下络脉3个方面对舌图进行诊断,并判断舌的症状、体征是否与某一诊断结果相对应,并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病例48例,其中舌动态异常6例,均可与中医异常舌态相对应;舌形状异常34例,12例可以做出相应的中医舌象诊断,包括7例舌形异常、5例苔质异常,其余22例为继发性舌体结构改变;舌颜色异常8例,其中舌色异常1例、舌下络脉异常1例、苔色异常6例。结论 基于舌的形态和功能探求中医、西医对舌象认识联系,为后期采用比色卡、舌面仪等中医诊断装备提取舌象参数提供参考,以此推动中医舌诊客观化与规范化。

    舌象NEJM中医中西医结合

    中医药调控Wnt信号通路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冉立成袁艺尚辉陈丽荣...
    1361-1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国内外中医药调控Wnt信号通路防治疾病的研究概况、热点方向与前沿趋势。方法 基于Citespace与Vosviewer文献计量软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及科学核心集数据库(WoSCC)中关于中医药调控Wnt信号通路的中、英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截止2023年4月中、英文各发表607篇与257篇相关文献,从2008年开始该领域文献发表数量呈波动性递增趋势;中国是发文最多的国家;广州中医药大学与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中文数据库发文最多的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为英文文献库发文最多的机构;结合各学术团队的研究方向、关键词聚类及关键词突现梳理出中医药调控Wnt信号通路的研究热点聚焦在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炎及肾纤维化等疾病中,胃癌、乳腺癌等疾病成为近几年新兴的研究方向。中药复方是中医药调控Wnt信号通路的主要干预方法,针刺、电针、瘢痕灸等中医药特色疗法成为近几年该领域的前沿热点。结论 近年来中医药靶向Wnt信号通路防治疾病发展迅速,各专家团队获得丰富的研究成果,研究热点呈现多样化趋势,对此深入探索可为中医药治疗多种疾病的分子机制提供有力证据。

    中医药Wnt信号通路文献计量学CitespaceVosviewer

    基于宏、中、微观对冠心病血瘀证前证相关因素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戴玉微王凯丽朱建平肖宇...
    1370-1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中医状态学宏、中、微观健康状态表征参数体系探讨冠心病血瘀证前证发展过程中的相关保护/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湖南中医药大学各附属医院就诊于心内科门诊及住院部冠心病待查对象253例,按照宏观、中观、微观3个维度制定调查问卷,对采集的参数用Python软件进行分类整理,将患者诊断为冠心病血瘀证前证(150例)和冠心病血瘀证(100例),用频次分析、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月平均高温、空气质量、季节、职业类型、社会环境、冠脉造影狭窄、舒张压、收缩压、肌酐、尿酸、总胆固醇等指标在冠心病血瘀证前证和冠心病血瘀证之间存在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MI、饮酒史、职业类型、冠脉造影狭窄、舒张压、肌酐、暗红舌是其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P=1/[1+exp(16。522-1。427×年龄-0。975×BMI-3。55×饮酒史+1。982×月平均高温+0。709×季节-1。827×职业类型-1。1×冠脉造影狭窄-0。072×舒张压-0。076×肌酐+2。398×头晕-4。108×暗红舌+4。169×脉涩)],模型预测率为90。5%。结论 冠心病血瘀证logistic回归模型与临床诊断良好,为冠心病已病与未病之间的状态探索奠定基础,为亚健康理论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冠心病前证Logistic回归模型危险因素

    2001-2022年青蒿琥酯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王佳琳Nalisa David Lubasi李映姜宏卫...
    1377-13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了解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热点,并预测潜在的研究方向。方法 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从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中收集相关论文,使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2001-2022年共有4102篇关于青蒿琥酯的英文文章。近年来发表的青蒿琥酯相关的年出版物数量稳步增长。英国参与的研究最多,玛希隆大学是出版物数量最多的机构。疟疾、青蒿素、疗效和癌症等在青蒿琥酯领域是研究热点。严重疟疾、细胞凋亡和铁死亡未来可能成为青蒿琥酯相关研究的重点。结论 疟疾和青蒿素是青蒿琥酯研究领域的主要课题。利用文献计量学通过对青蒿琥酯研究的分析,为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青蒿琥酯疟疾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VOSviewerCite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