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临床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临床医学
世界临床医学

双月刊

世界临床医学/Journal The World Clinical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影响糖尿病足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洪艳
    1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影响糖尿病足(DFU)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4年7月糖尿病合并DFU的95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DFU预防的因素。结果:合并外周动脉疾病(PAD)、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营养不良及血糖控制欠佳是DFU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影响DFU的因素很多,公认的观点是血管病变、代谢因素及免疫因素参与DFU的发生[5]。长期高血糖状态、DPN、PAD、白蛋白(A1b)、血红蛋白(Hb)和纤维蛋白原(FIB)等营养代谢指标是DFU发生的危险因素,年龄、病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影响DFU预后的风险因素,针对这些因素进行早期干预,可有效预防和治疗DUF,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寿命。

    糖尿病足外周动脉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预后

    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对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疗效分析

    黄超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94例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实施开腹阑尾切除术,观察组采取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两组各47例患者。分析两组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耗时、住院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64%,对照组为36。17%,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应用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急性阑尾炎疗效

    不同呼气末正压通气时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对左心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黄康吕爱莲何峻戴瑶...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时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对左心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采集来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6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行机械通气并行PiCCO监测,对比PEEP在3cmH2O、5cmH2O、7cmH2O、9cmH2O时PiCCO数据中的心输出量指数(CI)、心脏每搏量指数(SVI)、全心舒张末期指数(GEDI)、中心静脉压(CVP)、有创平均动脉血压(MAP)、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的变化情况。结果:GEDI、SVI在PEEP为7cmH2O、9cmH2O时与PEEP为3cmH2O、5cmH2O时的差异显著(P<0。05)。CI在PEEP为9cmH2O时与PEEP为3cmH2O、5 cmH2O、7cmH2O时的差异显著(P<0。05)。4种PEEP水平下CVP、MAP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采用正压通气治疗时,PEEP控制在7cmH2O、9cmH2O以下时,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影响不显著。

    正压通气急性左心衰竭PEEPPiCCO

    高浓度吸氧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的影响分析

    黄敏林少芳杨晓林
    1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无创通气时进行短期高浓度吸氧,分析对其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的实际影响。方法:以2015年2月至2018年4月我院接收并予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4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经低吸氧浓度(吸氧浓度<0。5)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且病情稳定后,将吸氧浓度调高至1。0,持续治疗40min,评估高浓度吸氧前后患者的潮气量、呼吸频率、动脉血气指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分钟通气量、Glasgow评分及指脉氧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无创通气时高浓度吸氧后,其氧分压、指脉氧显著升高(P<0。05);而二氧化碳分压在高浓度吸氧前、后并无显著变化(P>0。05);潮气量、呼吸频率、Glasgow评分、分钟通气量及Ph也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无创通气治疗时短期调高吸氧浓度,不会加重二氧化碳潴留及呼吸抑制,对于低浓度吸氧难以有效改善低氧血症的患者,可短期调高吸氧浓度,以提高氧疗效果。

    无创通气治疗高浓度吸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血气指标影响

    高血压家族史对血压正常高值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马利莉王媛媛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高血压家族史对血压正常高值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为高血压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2018年我院健康体检及治疗的有高血压家族史的血压正常高值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无高血压家族史的血压正常高值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尿酸、肌酐水平检测情况以及血清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一氧化氮(NO)检测结果。结果:两组患者HDL-C、HDL-C、TC、TG、FPG以及尿酸、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血清vWF、NO检测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的血压正常高值患者而言,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情况更具显著性,需重视并给予早期防治措施。

    高血压家族史血压正常高值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情况

    骨科手术机器人与人工置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李强雷春湘伍玉元陈佳...
    2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手术机器人在股骨颈骨折空心钉置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9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骨科手术机器人进行导航下的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固定术,对照组采用常规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固定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最终股骨头坏死率。结果:观察组的股骨头坏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d、3d及5d的失血量均比对照组低(P<0。05),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股骨颈骨折空心钉置入中,利用骨科手术机器人置钉具有很好的精准度,可以提高手术质量,降低股骨头坏死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骨科手术机器人股骨颈骨折空心钉股骨头坏死

    介入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刘显樱蔡文强杨永海谢宝来...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目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试验组实施介入溶栓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治疗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介入溶栓治疗,不仅可以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治疗效果,还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急性脑梗死介入溶栓治疗效果生活质量

    超声引导下右美托咪定配伍罗哌卡因行竖脊肌阻滞对腰椎手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王淳张越杨海涛
    2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竖脊肌平面(ESP)阻滞对腰椎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7-2018年择期行腰椎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俯卧位后使用超声定位每侧竖脊肌内层筋膜下注入0。5%罗哌卡因10ml,配伍15μg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术后使用单纯罗哌卡因行ESP阻滞。手术结束后患者均送入PACU,待清醒后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病人清醒即刻及术后2h、6h、12h、24h、48h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次数。结果:试验组术后6h、12h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其余时间点无明显差异,不良反应不高于对照组。结论:超声引导下ESP阻滞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腰椎手术后可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

    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阻滞腰椎手术右美托咪定

    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罗倩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96例重症哮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各项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8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各项肺功能指标都有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重症哮喘有显著效果,有利于改善肺功能,应当予以推广。

    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呼吸机重症哮喘肺功能治疗效果

    脑-硬脑膜-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治疗缺血性烟雾病的临床效果

    向春晖舒孟仙
    28-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讨论脑-硬脑膜-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治疗缺血性烟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缺血性烟雾病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使用抗血小板凝集联合钙通道阻滞剂治疗,观察组使用脑-硬脑膜-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血管压力值、血管血流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高于对照组的81。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颈内动脉血管压力值低于对照组,颈外动脉分支血管压力值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颈内动脉血管血流量低于对照组,颈外动脉分支血管血流量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硬脑膜-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治疗缺血性烟雾病患者可以保护患者脑组织功能,缓解病情,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脑-硬脑膜-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缺血性烟雾病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