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临床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临床医学
世界临床医学

双月刊

世界临床医学/Journal The World Clinical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药学干预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作用研究

    陈娟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药学干预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300例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人数150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药物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药学管理方式,研究组采用常规药学管理+药学干预方式。观察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明显低于对照组(x2=10。62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满意率为91。33%,对照组为79。33%(x2=11。06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使用抗菌药物过程中采用药学干预,能够进一步规范药物使用,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用药的科学性,值得推广。

    药学干预抗菌药物常规药学管理作用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段萍
    4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奇偶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利多卡因,试验组采取胺碘酮,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具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RS波时间、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具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PR间期不具有明显差异,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对照组患者收缩压水平以及舒张压水平对比,试验组获得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取胺碘酮进行治疗,提高了治疗有效率、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

    胺碘酮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研究

    李霁昊刘瑜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方面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至2017年的100例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61例,将这些基础药物种类分布、给药途径等进行详细研究。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抗菌药物类型与不良反应方面,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与喹诺酮类药物是主要的药物类型:在药物不合理使用原因方面,静脉滴速过快、给药途径不当、剂量应用不当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包括皮肤反应、消化系统、全身性反应等。结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药品因素、人员因素与管理因素方面,包括用药不当、药物剂量不正确、给药途径等,这些内容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需得到高度重视并解决,减少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带来的影响。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研究

    2013-2017年某院麻醉性镇痛药临床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陆孝君
    48-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并分析2013-2017年某院麻醉性镇痛药临床应用情况。方法:筛选沈阳市康平县人民医院HIS(医院信息系统)当中2013-2017年门诊、急诊以及住院患者的麻醉性镇痛药处方信息展开分析。结果:2013-2017年的麻醉性镇痛药品销售情况下降,其中,以盐酸吗啡注射液(规格:10mg)的降幅最大。2013-2017年,硫酸吗啡缓释片(规格:30mg)的使用量不断增大。2013-2014年用药频度(DDDs)排名中,第1为盐酸吗啡注射液;2015-2017年DDDs值中,第1为硫酸吗啡缓释片;2013-2017年间,各药品DDC值均未见较大变动:序号比均为1,显示均具有较好社会、经济效益。结论:2013-2017年的统计数据显示,麻醉性镇痛药的临床使用较为合理。

    麻醉性镇痛药临床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特布他林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穆昕熠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临床上,研究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特布他林+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的方案进行治疗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慢性支气管炎患者200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5月1日至2017年5月1日,将其依据计算机随机原则分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方案为主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联合使用特布他林+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指标、不良反应指标。结果:观察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治疗后,其治疗效果指标(96。00%)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结果均理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联合实施特布他林+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的方案治疗,其效果更为理想。

    特布他林布地奈德慢性支气管炎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分析

    孙礼玲刘子龙周伟张富源...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1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编号后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1例患者接受常规的临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增加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治疗相同一段时间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两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得出结论。结果:观察组的61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高达93。44%;而对照组61例患者经常规临床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仅为78。69%,其各项临床数据经低于观察组数据,组间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1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仅1例,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1。64%,而接受常规临床治疗的61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2%,不良反应的各项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心绞痛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并保证患者的临床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安全性

    氯米芬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不孕不育的效果评价

    谢芬
    5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采用一般药物治疗方法或采用氯米芬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不孕不育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的不孕不育患者70例,根据患者主要自身情况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参照组患者采取一般的药物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氯米芬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方法,并且最后根据患者治疗结果判断两种不同方法的差异性。结果:通过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最后分别对比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发现观察组的最终总有效率要远远高于参照组,因此认为采用氯米芬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治疗措施对不孕不育患者有更好的治疗效果。结论:采用氯米芬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医治方法对不孕不育患者能有更大改善,此方法值得推行使用。

    氯米芬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不孕不育

    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在术中麻醉维持中的效果分析

    孙裴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术中麻醉维持中应用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接受全麻的手术患者共96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维持者设定为试验组,给予丙泊酚进行麻醉维持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48例患者。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的镇静深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血流动力情况方面,治疗后,试验组的血流动力情况较对照组更为稳定(P<0。05)。结论:与丙泊酚麻醉维持相比,在术中麻醉维持中应用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的效果更显著,可明显加深患者镇静深度,故方案推广意义大。

    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术中麻醉维持临床效果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研究

    尹于勇徐安稷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辛伐他汀治疗的110例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随机分为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各55例。大剂量组每天给予40mg辛伐他汀治疗,小剂量组每天给予辛伐他汀20mg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大剂量组治疗总有效率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45%与对照组3。6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决疗效更佳,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辛伐他汀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袁永刚徐泽升
    5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在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8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综合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使用美托洛尔和曲美他嗪进行联合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心血管功能指标。结果: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5。5%,而对照组的这一数据仅为79。5%。另外在心血管功能指标方面,观察组在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三项上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可以显著提升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更好地促进患者心血管功能指标的恢复,可以作为今后相关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案。

    美托洛尔曲美他嗪冠心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