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临床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临床医学
世界临床医学

双月刊

世界临床医学/Journal The World Clinical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观察

    戴洪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92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其中研究组联合应用200mg氟比洛芬酯和100μg舒芬太尼,对照组联合应用200mg氟比洛芬酯和150μg舒芬太尼,比较两组的镇痛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术后各时段镇痛评分均较使用前显著降低(P<0。05);但对照组患者的皮肤瘙痒、嗜睡、躁动、呼吸抑制以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联合应用200mg氟比洛芬酯和100μg舒芬太尼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镇痛效果,同时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具有推广价值。

    舒芬太尼氟比洛芬酯妇科腹腔镜手术

    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方法及效果分析

    韩学香
    7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慢性盆腔炎妇产科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妇产科收治慢性盆腔炎患者86例,入选时间2015年9月至2018年1月,采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西医治疗对照组43例,中药内服外洗治疗试验组43例,比对两组结果。结果:试验组控制率为93。0%(40/43),比对照组的76。7% (33/4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2/43),复发率为2。3%(1/43),比对照组的18。6% (8/43)、16。3% (7/43)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盆腔炎患者中药内服外洗治疗,不良反应轻,复发率低,值得推产和应用。

    妇产科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

    产后贫血采用生血宝合剂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刘侃武海英王秋明
    7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生血宝合剂治疗产后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0例产后贫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口服生血宝合剂,对照组口服琥珀酸亚铁,经过3周的治疗和随访观察,比较两种药物治疗产后贫血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3周的治疗,试验组和对照组血红蛋白浓度和血细胞比容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前后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血红蛋白浓度和血细胞比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胃部烧灼感、反酸、便秘等)。其中试验组5例,对照组发生15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试验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生血宝合剂可有效治疗产后贫血,提高血红蛋白浓度和血细胞比容,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耐受性好。

    产后贫血生血宝合剂临床研究

    氯米芬与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微刺激促排卵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李长玲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氯米芬和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微刺激促排卵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95例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氯米芬治疗,观察组接受来曲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优势卵泡率、排卵率、妊娠率、不良反应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优势卵泡率、排卵率、妊娠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以及雌二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氯米芬相比,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接受来曲唑药物治疗,临床妊娠率和排卵率显著提高,不良反应率显著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氯米芬来曲唑安全性

    皇甫谧保胎灵片与黄体酮针在羊膜腔穿刺术后保胎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赵建方周海清李方凤张丽君...
    7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分析皇甫谧保胎灵片与黄体酮针在羊膜腔穿刺术后保胎的疗效。方法:1561例行羊膜腔穿刺术的孕妇,按照知情自愿原则分为试验组(500例)和黄体酮对照组(511例)以及空白对照组(550例)。试验组于羊膜腔穿刺术后予保胎灵片口服治疗,黄体酮对照组给予黄体酮针剂20mg每日肌内注射治疗,空白对照组仅卧床休息,未用药物治疗。比较各组保胎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100。0%,等于黄体酮对照组,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的9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羊膜腔术后安胎使用保胎灵片,疗效等同于黄体酮针剂,孕妇容易接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羊膜腔穿刺术先兆流产皇甫谧保胎灵保胎疗效

    129例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江南江彦周香意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衡阳市中医医院中药注射剂致药品不良反应(ADR)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衡阳市中医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报的129例中药注射剂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ADR患者主要集中在51~70岁人群;女性患者ADR发生率高于男性;引起ADR的中药注射剂主要为活血类、抗肿瘤类、补益类、清热类;ADR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全身性反应;ADR多数发生于输注过程中;127例ADR经处理痊愈或好转。结论:应加强中药注射剂使用的监管,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使用,采取有效措施降低ADR发生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分析合理用药

    刃针结合手法治疗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临床观察

    黎坤香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刃针结合手法疗法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进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计96例,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刃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刃针结合手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之对照组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中使用刃针结合手法疗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刃针治疗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紫草如意金黄组方治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评价

    胡建伟袁香坤郜蕾苗珺珺...
    8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次试验将针对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展开治疗,并采用我院自制中药紫草如意金黄组方进行疗效对比。方法:本次试验选取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来自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放疗科门诊及病房,符合入选标准,共计120例。严格按入选时间先后顺序,获得随机号,按随机号所对应的分组接受治疗。可分为西医组、中医组、西药+氧喷组、中药+氧喷组。随后分析、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创面愈合时间、临床疗效、生活质量量表积分变化。结果:四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具有差异性,即中药+氧喷组为96。67%,西药+氧喷组为90%,中药治疗组为80%,西药治疗组为73。33%。此外,从治愈的时间上看,也以中药+氧喷组表现更好。在用药治疗期间,各组患者尚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可以得到保障。在生活质量评估中,也以中药+氧喷组的效果最后,其次为西药+氧喷。结论:采用紫草如意金黄组方联合氧喷对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良好作用,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紫草如意金黄组方氧喷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喜辽妥乳膏

    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湿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研究

    刘二兰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湿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分别接受针灸推拿联合中药湿热敷和单一中药湿热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椎动脉经颅多普勒(TCD)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颈动脉TCD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推拿联合中药湿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针灸推拿中药湿热敷椎动脉型颈椎病

    温针灸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孙文博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温针灸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在化疗治疗后接受温针灸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学积分、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以及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结果: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健忘、面色苍白、失眠积分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中医证候腰膝酸软、自汗、心悸、头晕、倦怠、神疲乏力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IL-2、CD3+、CD4+、NK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CD8+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进行温针灸可改善多种临床症状,并提高其免疫力,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温针灸非小细胞肺癌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