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临床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临床医学
世界临床医学

双月刊

世界临床医学/Journal The World Clinical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

    温隆妹
    8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方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生活质量、运动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64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案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32例,在常规康复训练方案基础上采用中药、辨证治疗与针刺治疗等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运动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对照组平均生活质量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明显小于研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治疗方面,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日常活动能力,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脑卒中后偏瘫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生活质量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分析

    眼科临床教学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陈红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眼科临床教学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教学,比较实施循证护理教学前(2016年6至12月)和实施后(2017年1至7月)实习生的考试成绩和教学满意度。结果:实施循证护理教学后实习生的考核成绩较实施前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生的满意度较实施前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科临床教学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提升实习生的专业水平,临床价值较高。

    眼科临床教学循证护理应用效果

    间歇性导尿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蔡玲
    90-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间歇性导尿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硬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人数相等。试验组患者在临床康复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间歇性导尿,对照组患者采用留置导尿管以及临床康复护理方式。护理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残余尿量、最大排尿量等。结果: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后,试验组患者的残余尿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间歇性导尿应用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康复护理中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排尿功能,对患者的恢复与预后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间歇性导尿神经源性膀胱应用效果

    细节护理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跌倒预防中的临床效果

    方丽萍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细节护理运用于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跌倒预防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于我院诊治的150例下肢骨折患者进行资料收集,按照随机抽样划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基本护理(对照组),另一组予以细节护理(观察组),各75例,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记录跌倒预防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护理效果和跌倒预防情况均比对照组下肢骨折患者治疗更有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患者通过采取细节护理措施治疗对改善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具有推广价值。

    细节护理下肢骨折术后跌倒预防

    综合全面性护理对手足口病患儿溃疡愈合及护理的影响

    胡立红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全面性护理对手足口病患儿溃疡愈合及护理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210例小儿手足口病伴溃疡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5人,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综合全面性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的满意程度、溃疡疼痛缓解时间以及溃疡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全面性护理能有效缩短手足口病患儿溃疡的愈合时间,缓解患儿疼痛程度,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综合全面性护理手足口病溃疡愈合护理效果

    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胡爽
    9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24例新生儿进行分析,将他们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照。结果:观察组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管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使用。

    优质护理新生儿效果

    呼吸机在新生儿综合性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刘青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呼吸机在新生儿综合性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应用呼吸机治疗的新生儿68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性护理,分析呼吸机在两组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新生儿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差异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应用呼吸机的新生儿进行综合性护理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呼吸机新生儿综合性护理应用价值

    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穆乃娟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流动力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8年5月接受急诊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98例,根据抽签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3d后血流动力学与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心率74。31/min (s=8。93),心排血量5。11 L/min(s=1。07),平均动脉压89。22mmHg(s=6。25);治疗组分别为76。22/min(s=8。37)、6。52L/min (s=2。01)、81。34mmHg (s=6。12),护理后,两组心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心排血量、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心理、躯体、物质生活、社会的GQOL 1274量表评分分别为75。12 (s=6。67)、72。59 (s=9。26)、75。67 (s=8。94)、73。57(s=8。39),治疗组分别为84。65 (s=7。57)、88。92 (s=7。57)、87。35(s=8。63)、89。55 (s=8。64),治疗组生活质量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急诊PCI术治疗的AMI患者采取康复护理方式,能显著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提高其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急性心肌梗死PCI术血流动力学生活质量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分析

    王惠玲
    9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于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5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的作用。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切口愈合方面,观察组切口愈合良好例数为48例,占64。0%,而对照组切口愈合良好例数为40例,占53。3%;另外在切口感染率方面,观察组(4。0%)也显著低于对照组(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模式对于胃肠道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具有显著的预防效果,可以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手术室护理干预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效果分析

    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的护理干预方法探究

    盛霞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择我中心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90例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用普通护理,试验组执行整体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满意度;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的耗时、患者采血过程的配合度;护理前后不良心理分数;口唇麻木、面色苍白和头晕、胸闷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满意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的耗时、患者采血过程的配合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不良心理分数接近,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不良心理分数的改善幅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口唇麻木、面色苍白和头晕、胸闷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者实施整体护理服务效果好,可改善不良心理分数,减少口唇麻木、面色苍白和头晕、胸闷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护理干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