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临床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临床医学
世界临床医学

双月刊

世界临床医学/Journal The World Clinical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结合侧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在膝关节镜手术中的麻醉价值

    周英勇刘松华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股神经结合侧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在膝关节镜手术中的麻醉价值。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接收的膝关节镜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超声引导下股神经结合侧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阻滞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98。0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比对照组快,维持时间比对照组长(P<0。05)。结论:在膝关节镜手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结合侧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较为理想。

    膝关节镜手术超声股神经腘窝坐骨神经阻滞

    桡神经及正中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在儿童拇指多指切除术中的应用

    曾焱谢超成黎明苗琼...
    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回顾总结我院253例桡神经及正中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在儿童拇指多指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就诊于我院的拇指多指患几253例,男114例,女139例,ASA分级Ⅰ~Ⅱ级,其中1岁以下14例,1岁119例,2岁68例,3岁27例,4岁12例,5岁13例,骨科住院患儿74例,日间病房179例。根据手术长短和是否存在困难通气分为保留自主呼吸组和气管插管组。结果:保留自主呼吸组有3例出现CO2蓄积,气管插管组所有病例均顺利拔管,未出现任何不良事件。结论:桡神经及正中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在儿童拇指多指切除术中,定位容易,操作简单,效果确切,可广泛应用。

    儿童先天性多指畸形桡神经及正中神经阻滞全身麻醉

    系列薄层色谱法在桑叶药材鉴别中的应用

    董学钟方晓
    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桑叶的系列薄层色谱法鉴别,探讨系列薄层色谱法在鉴定药材来源和控制药材质量等方面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桑叶药材样品6份,按照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桑叶项下规定,进行性状鉴别;参考药典薄层色谱法制备桑叶样品溶液,按照展开剂极性由低到高的顺序,进行系列薄层色谱法分析。结果:6份样品的药材性状虽有差别,但除了药材色泽外,基本符合药典桑叶要求。系列薄层色谱法综合分析,6份样品来源相同;质量分析中,3号样品为不合格药材,2号药材质量较差,1号、4号、5号、6号为合格药材;同时也解析了霜后采集桑叶的科学内涵。结论:以桑叶对照药材为对照的系列薄层色谱法,可简便、快速、有效地鉴别桑叶的来源及优劣。

    系列薄层色谱法桑叶质量评价

    血清白介素-18与白介素-37检测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临床意义

    李金强唐臻易长庚蒋芳清...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白介素-18(IL-18)、白介素-37(IL-37)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检测6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NAFLD组)和3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IL-18、IL-37的水平,用自动生化仪检测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并进行病史询问、体格测量等;分析IL-37含量分别与ALT、UA、TG及IL-18等的相关性。结果:NAFLD组患者的IL-18、IL-37、ALT、UA、VLDL、BM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G、FP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血清IL-37水平与BMI、TG、UA、ALT均有相关性,IL-37与IL-18水平之间无相关性。结论:IL-18、IL-37参与了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与发展,在临床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细胞因子白介素-18白介素-37

    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在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寇晓梅
    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在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83例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患者作为此次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41例,研究组42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围手术期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研究组手术患者护理后的术后疼痛评分、术后排气时间、术前焦虑评分、术后康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组手术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明显,可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粘连性肠梗阻手术临床效果

    茯茶TPS对ALX诱导模型小鼠的降糖作用研究

    史敏陈雷尚丛珊孟婷婷...
    9-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泾渭茯茶茶多糖(TPS)对2型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方法:采用四氧嘧啶(ALX)诱导糖尿病小鼠模型,通过观察糖尿病小鼠一般生活状况、体重、糖耐量、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敏感指数,评估不同剂量TPS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结果:各TPS组小鼠的体重、血糖水平、糖耐量情况及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均较模型组显著改善(P<0。05),且以TPS高剂量组效果最佳,于预第4周末TPS高剂量组小鼠体重增幅为22。67%、血糖下降效果达25。23%。结论:茯茶TPS可改善糖尿病小鼠生活状况和糖耐量,增高胰岛素敏感指数和空腹胰岛素水平,实现降糖目标,减轻糖尿病。

    茶多糖糖尿病小鼠降糖四氧嘧啶

    DSA引导下低温等离子技术微创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郭德斌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DSA引导下低温等离子技术微创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52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DSA引导下经皮椎间盘臭氧联合射频热凝术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DSA引导下低温等离子技术微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视觉模拟评分。结果:数据显示,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SA引导下低温等离子技术微创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推广。

    低温等离子技术DSA微创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肺癌合并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诊治分析

    陈华妹刘胜岗曾晓媛杨红忠...
    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肺癌并发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长沙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3例肺癌合并PTE患者的资料,对患者的一般情况、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等结果进行分析,并对肺癌相关信息和PTE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病理结果显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28例(84。84%),NSCLC患者中以肺腺癌最多见;NSCLC患者中TNM分期为Ⅱ期者1例(3。03%),Ⅲ~Ⅳ期者32例(96。96%);33例确诊肺癌的患者中合并PTE者6例(18。18%),其中确诊肺癌前发生PTE者2例(6。06%),确诊肺癌后发生PTE者25例(75。76%);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29例(87。88%)、咳嗽27倒(81。82%)、咳痰19例(57。58%)、下肢肿胀7例(21。21%)。结论:肺癌合并PTE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多数患者为肺腺癌,且处于中晚期,同时绝大多数患者伴有D-二聚体升高;肺癌确诊后前6个月为PTE高发期,PTE会降低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

    肺癌PTE危险因素预后

    作业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影响

    黄云宋琳琳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对脑卒中患者实施作业治疗对其上肢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模式不同分组,对两组的上肢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FMA评分37。06分(s=4。75),MBI评分80。51 (s=7。09)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2/2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17% (7/24),P<0。05。结论:作业疗法可有效帮助脑卒中患者改善患侧的上肢功能障碍,选择性活动开展功能训练,针对性强,可使患者尽快恢复上肢活动功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脑卒中作业治疗上肢功能康复影响

    高压氧辅助治疗脑膜瘤患者术后脑水肿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

    贾北平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讨论对脑膜瘤患者实施高压氧辅助治疗后对其脑水肿的疗效及神经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6年5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脑膜瘤患者78例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实施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和实施高压氧辅助治疗的观察组,每组各39例,以患者的脑水肿变化、神经功能评分和日常活动能力评分作为评判标准。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的脑水肿变化情况、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膜瘤患者实施高压氧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较明显,对改善患者的脑水肿情况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高压氧脑膜瘤脑水肿神经功能日常活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