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临床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临床医学
世界临床医学

双月刊

世界临床医学/Journal The World Clinical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皮瓣修复治疗手及前臂皮肤烧伤瘢痕的临床研究

    张超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皮瓣修复治疗手及前臂皮肤烧伤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接收的140例前臂与手部皮肤烧伤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试验组患者采取腹股沟皮瓣瘢痕修复进行治疗,对照组则参照前外侧皮瓣瘢痕修复治疗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皮瓣存活率(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82。86%),且皮下感染率(4。29%)明显低于对照组(25。71%),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满意度(95。71%)远远高于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及前臂皮肤烧伤瘢痕应用皮瓣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提高皮瓣存活率,且皮瓣断蒂时间较短,皮下感染率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皮瓣修复前臂皮肤烧伤瘢痕

    神经阻滞治疗枕大神经痛的效果分析

    张威张强齐云海陈志峰...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神经阻滞治疗枕大神经痛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6年5月入住我院进行药物封闭治疗的63例枕大神经痛患者,随访2年。结果:63例患者治疗后症状均有改善,其中27例无复发,18例复发1次,11例复发2次,7例复发3次及以上。结论:目前神经阻滞可较好地治疗枕大神经痛。

    神经阻滞枕大神经痛地塞米松混合液临床疗效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

    赵术朋
    3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硬核白内障患者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眼科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的8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小切口组,每组4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小切口组运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分析两组患者视力、角膜散光度及并发症状况。结果:小切口组术后视力恢复率(97。5%)显著高于常规组(80。0%h组间差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组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度与常规组组间对比更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组并发症发生率(2。5%)显著低于常规组(17。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核白内障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并发症低。

    硬核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视力散光度

    灌流式洗胃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

    周斌
    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通过灌流式洗胃与血液灌流进行联合治疗,对患者的药物使用量、临床观察指标及中间综合征的复发概率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78例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研究组患者采用灌流式洗胃与血液灌流相联合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利用常规方法展开医治,对比两组患者的药物使用量、临床观察指标及中间综合征的复发概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阿托品使用量50。28mg(s=11。36),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为4。26d(s =0。89),中间综合征复发的概率为10。3% (4/39);对照组患者的阿托品使用量为80。28mg(s=10。51),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为9。26d(s =0。76),中间综合征复发的概率为38。5% (15/39);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应用灌流式洗胃联合血液灌流进行治疗,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病情,治疗效果较好,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灌流式洗胃血液灌流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

    髓内钉入口处骨质供骨在断端植骨治疗下肢骨干骨折中的临床分析

    周宇平张贤忠胡勇刘欣...
    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髓内钉入口处骨质供骨在断端植骨治疗下肢骨干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7例使用交锁髓内钉静力型内固定治疗下肢骨干骨折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通过自制取骨器钻取髓内钉入口处松质骨,在患者的断端进行植骨处理,进而对这种治疗效果进行相应的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骨痂厚度[0。68mm(s=0。34)]和患肢负重[38。12kg(s=2。06)]均明显优于治疗前[骨痂厚度0。49mm (s=0。21)及患肢负重15。11kg(s=0。9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人员在对下肢骨干骨折的患者使用顺行交锁髓内钉静力型内固定进行治疗期间,为了帮助患者缩短骨折的愈合时间和避免给患者造成更大的创伤,就需要运用钻取髓内钉入口处松质骨、断端进行植骨处理这种措施,效果良好。

    断端植骨下肢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治疗效果

    莫西沙星辅助治疗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段谅
    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采取莫西沙星辅助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本院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抗结核药物联合莫西沙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脑脊液生化指标和压力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葡萄糖含量和氯化物含量明显增高,蛋白质含量和脑脊液压力明显降低,和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莫西沙星辅助治疗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脑脊液压力,改善患者的脑脊液生化指标。

    结核性脑膜炎莫西沙星安全性

    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

    程群丽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莫沙必利与埃索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6年10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收集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共72例,以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包括对照组36例及观察组36例。对照组患者行莫沙必利单独用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莫沙必利与埃索美拉唑联合用药治疗,对两组患者内镜下疗效及给药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内镜下治疗总有效率94。44%,相比对照组75。00%显著更高,组间数据经比较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33%与对照组13。89%相比较数据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必利与埃索美拉唑联合用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更为理想,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莫沙必利埃索美拉唑反流性食管炎不良反应

    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黄潆莹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方法:将本院在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接收的75例ACS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两组均先给予患者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患者使用阿司匹林治疗,而观察组则给患者使用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7d、30d两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都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酸氢氯吡格雷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降低应用于ACS治疗中可获得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硫酸氢氯吡格雷急性冠脉综合征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

    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及安全性

    费宗宝
    3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84例慢阻肺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试验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索茶碱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噻托溴铵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对慢阻肺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中具有推广价值。

    多索茶碱噻托溴铵粉慢阻肺治疗效果安全性

    地锦草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分析

    兰赛君
    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地锦草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86例进行研究,采取计算机随机标号分为对照组(n=43)和试验组(n=43),分别采用柳氮磺胺吡啶片、甲硝唑片和地锦草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对照组、试验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02%、72。09%,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试验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60%、4。65%,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取地锦草片治疗,可有效改善其腹泻、腹胀、黏液血便等症状,提高治疗有效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地锦草片溃疡性结肠炎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