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临床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临床医学
世界临床医学

双月刊

世界临床医学/Journal The World Clinical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凝血功能检测及价值

    陈媛媛江娟张静潘韩丽...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凝血功能检测及意义。方法:选取81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疾病组,另从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中抽取78例,作为健康组。比较两组凝血功能,疾病组术前、术后1d、术后3d、术后7d凝血功能。结果: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AT-Ⅲ)、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d患者PT远长于术前(P<0。05);术后1d、3d患者TT远长于术前(P<0。05),术后7d远短于术后1d、3d(P<0。05);术后1d、3d患者FIB、AT-Ⅲ、D-D远高于术前(P<0。05),术后7d远低于术后1d、3d(P<0。05);术后1d、3d患者FDP远低于术前(P<0。05),术后3d远高于术后1d(P<0。05),术后7d远高于术后1d、3d(P<0。05)。结论: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1d、3d患者凝血功能受到显著影响,在该时间段需采取抗凝措施,保障患者恢复情况。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凝血功能深静脉血栓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在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疗效

    方茜付双双梁玉梅
    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在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将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治疗的110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观察组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及血脂指标变化、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RBC、HGB、TC、TG、LDL-C低于对照组,而Alb、叶酸、维生素B12 、HDL-C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L-6、hs-CRP、β2-MG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在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中各有优缺点,高通量血液透析对RBC、HGB的稳定作用更好,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炎性因子、调节血脂、改善机体微炎性状态的效果更好。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高通量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液透析临床疗效

    帆状胎盘并前置血管破裂病例分析

    金妙李海泉罗雪梅
    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前置血管破裂的临床特点,避免误诊,做到及时救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发生的1例前置血管破裂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前置血管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孕期需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对于可疑前置血管的孕妇,需恰当选择分娩时机,较为安全的分娩方式是剖宫产。结论:孕期应加强产检,尤其是高危孕妇,当发现可疑异常时需高度重视,督促孕妇提前住院处理,防止不必要的意外发生。

    帆状胎盘前置血管破裂

    弹簧圈栓塞与显微外科夹闭对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效果

    覃王何朝晖
    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寻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从我院2018年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采取双盲筛选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接受显微外科夹闭及弹簧圈栓塞两种治疗方法,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显微外科夹闭与弹簧圈栓塞效果差异较小,相比而言弹簧圈栓塞创伤小、并发症较少,值得推荐。

    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显微外科夹闭GOS评分

    呼吸训练加体位引流的综合肺康复方案对围手术期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研究

    宁凤玲韩小彤文辉袁霞...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呼吸训练加体位引流的综合肺康复方案在围手术期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围手术期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呼吸训练加体位引流的综合肺康复方案干预,干预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22。00%,观察组咳嗽、咳痰、发热、湿啰音等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二氧化碳分压(PC02)、氧分压(P02)、呼吸流量峰值(PEF)等肺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训练加体位引流的综合肺康复方案在围手术期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具有显著效果,可快速缓解其临床症状,并减少并发症对其肺功能造成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呼吸训练体位引流综合肺康复方案围手术期合并肺部感染

    结膜炎的临床治疗及症状转归分析

    庞斌赵扬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结膜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症状转归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急性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常规采用抗感染药物治疗(氧氟沙星滴眼液+更昔洛韦滴眼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注射用胰蛋白酶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症状转归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83%)显著高于对照组(78。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膜炎症状转归时间为4。69ml(s=1。34),对照组为6。17ml(s=1。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52%、6。52%)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结膜炎常规抗感染治疗基础上联合注射用胰蛋白酶滴眼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促进患者症状转归,且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借鉴。

    结膜炎临床治疗症状转归注射用胰蛋白酶

    呼吸机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效果

    王惠芳
    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应用呼吸机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本院成人急诊抢救室2017年6月至2018年 05月接收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n=32)作为研究对象,做回顾性分析,分为试验组(n=16,实施常规+呼吸机治疗)、对照组(n=16,实施常规治疗),对32例患者治疗有效率、呼吸和心率指标评估。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应用呼吸机治疗的临床价值显著,可明显缓解症状,改善生命体征,值得借鉴。

    急诊呼吸机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围手术期护理

    朱敏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选择61例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机械取栓治疗及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患者再通成功率95。08%;并发症发生率1。64%;治疗后NIHSS评分、生活质量均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治疗患者的护理要点以病情监控、心理疏导、生命体征监测、穿刺部位护理、并发症预防等为主。

    机械取栓急性脑梗死围手术期

    ERAP-1、TLR-9及TGF-β1基因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关系研究

    郭井泉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内质网氨肽酶(ERAP)-1、Toll样受体(TLR)-9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因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关系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72例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72例为对照组。结果:在两组中分别对ERAP-1基因rs27044位点进行遗传平衡检验,对照组P=2。532,观察组P=1。111;对TLR-9基因rs55704465位点的检验发现,对照组P=2。557,观察组P=2。777;对TGF-β1基因rs1800470位点的检验中发现,对照组P=0。716,观察组P=0。860,显示其在两组均具有群体代表性,处于遗传平衡状态。结论:针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TGF-β1基因多态性与其有关,但与ERAP-1、TLR-9不具有关联性。

    强直性脊柱炎内质网氨肽酶-1(ERAP-1)Toll样受体-9(TLR-9)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HBV携带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郭新新王志强李光超车念聪...
    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测量并评价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的生活质量现状,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北京市平谷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平谷中医医院体检时发现的205例HBV携带者和182例对照人群进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测评,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除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精力(VT)三个维度外,HBV携带者在SF-36其他各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人群(P<0。05);在生理健康领域,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有年龄、很少锻炼、从不锻炼和体质;而在心理健康领域,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有年龄和体质。结论:和对照人群相比,HBV携带者人群的生活质量有所下降。体质是影响HBV携带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平和质是一种保护因素而偏颇体质则是一种危险性因素。

    HBV携带者生活质量中医体质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