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临床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临床医学
世界临床医学

双月刊

世界临床医学/Journal The World Clinical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地诺前列酮栓对不同宫颈条件孕产妇引产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曾春梅
    168,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对宫颈条件不同的孕产妇使用地诺前列酮栓进行引产的临床应用疗效和安全性情况.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218例使用地诺前列酮栓进行引产的孕产妇作为试验组,将同期收治的151例仅使用缩宫素进行引产的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将患者根据宫颈条件分层分析两组的引产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宫颈Bishop评分为4~6分的试验组产妇用药24h后的经阴道分娩率为83.11%(123/1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35%(66/101)(P<0.05);宫颈Bishop评分为4~6分的试验组孕产妇患者宫缩过强、过频发生率为4.05% (6/148)和对照组的0(0/101)相比显著较高(P<0.05).结论:孕晚期孕产妇接受地诺前列酮栓进行引产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与缩宫素相比接近,是一种临床上可推广应用的安全、有效的引产方式.

    孕产妇宫颈条件引产地诺前列酮栓不良反应治疗效果

    贝伐单抗联合紫杉醇和奈达铂治疗晚期宫颈腺癌的临床效果

    黄敏
    169-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晚期宫颈腺癌患者采用贝伐单抗联合紫杉醇和奈达铂治疗方案的疗效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60例晚期宫颈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将紫衫醇+奈达铂治疗方案应用于对照组临床,观察组给予贝伐单抗+紫杉醇+奈达铂方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3.35%)略高于对照组(7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宫颈腺癌患者给予贝伐单抗联合紫杉醇和奈达铂治疗能取得良好效果,其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其值得推广使用.

    贝伐单抗紫杉醇奈达铂晚期宫颈腺癌疗效

    卡孕栓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价值

    葛小金
    171,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妇产科临床治疗中卡孕栓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妇产科接诊的产后出血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并将之利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分成试验和对照两组(每组39例).试验组实行卡孕栓治疗,对照组实行缩宫素治疗.分析两组的产后出血情况,并对各组的第三产程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6%,比对照组的17.95%低(P<0.05).试验组的产后出血量为165.28rnl(s =92.41),比对照组的270.19ml(s=107.48)少(P<0.05).试验组的第三产程时间为7.89min(s=3.16),比对照组的13.52min(s=3.86)短(P<0.05).试验组对药物干预效果的满意度为97.44%,比对照组的82.0%高(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于妇产科临床治疗中合理运用卡孕栓,有助于提高产后出血的总体疗效,缩短第三产程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建议采纳.

    妇产科第三产程卡孕栓产后出血

    宫腔镜联合人工授精技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黄亚爽
    172,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宫腔镜联合人工授精技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观察.方法:此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180例输卵管不孕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90例,给予对照组宫腔镜治疗,给予试验组宫腔镜联合人工授精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妊娠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的妊娠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使用宫腔镜联合人工授精技术治疗,能有效提高妊娠率,并发症少,安全性高,配合实施护理干预,有效促进患者的治疗,应用效果显著.

    宫腔镜人工授精技术输卵管性不孕

    不同分娩方式对羊水过少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霍静
    173-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羊水过少妊娠结局与新生儿结局构成的影响.方法: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接收羊水过少孕产妇200例.依据产妇分娩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100例.对照组实行阴道分娩,观察组采取剖宫产分娩.对照不同分娩方式对妊娠结局与新生儿结局产生的影响.结果:两组新生儿胎死率、缺氧率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新生儿脑瘫存活率、智力下降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羊水过少产妇采取不同分娩方式对妊娠结局并无明显的影响,但剖宫产分娩方式可降低脑瘫与新生儿智力低下发生率.

    羊水过少妊娠结局新生儿结局

    妊娠糖尿病合并妊娠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

    李康
    175,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并发妊娠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产科治疗的70例妊娠糖尿病并发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个体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及血压指标变化、并发症发生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先兆子痫、子痫、羊水异常、早产、产后感染、产后出血、心血管事件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胎儿宫内窘迫、巨大儿、畸形儿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并发妊娠高血压疾病进行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至关重要,临床应重视对血糖、血压的控制,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提升母婴安全.

    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疾病临床治疗血糖血压

    重度先兆子痫低蛋白血症对母儿结局的影响

    任晶晶郝敏
    176-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重度先兆子痫低蛋白血症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76例重度先兆子痫患者根据血浆白蛋白含量不同分为非低蛋白血症组(A组)、轻度低蛋白血症组(B组)、重度低蛋白血症组(C组),对孕产妇结局以及围生儿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C组发病孕周明显早于A组(P<0.05),B、C组重度先兆子痫患者的血压值明显高于A组(P<0.05),B组孕产妇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显著高于A组(P<0.05);新生儿窒息、胎儿生长受限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蛋白血症组,围生儿死亡率显著增加(P<0.01).结论:重度先兆子痫低蛋白血症容易造成母婴不良妊娠,应重视规律产前检查及整个孕期血浆蛋白的监测,特别是孕早期.

    先兆子痫妊娠并发症低蛋白血症母儿结局

    妇女病普查中子宫颈“三阶梯”筛查法结合高危型HPV检查的价值分析

    许力尹
    178-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妇女疾病普查中子宫颈“三阶梯”筛查法与高危型HPV检查结合筛查子宫颈癌的应用意义.方法:将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进行子宫颈癌筛查的10 000例妇女作为本研究的对象,通过子宫颈三阶梯筛查法进行筛查,对于筛查结果呈阳性的女性利用阴道镜和病理学进行检查,并进行高危型HPV检查,分析三阶梯筛查阳性女性HPV感染情况,三阶梯阳性及HPV感染与患者子宫颈癌及癌前发病情况的关系.结果:子宫颈三阶梯筛查法共筛查出292例阳性患者,其中不典型鳞状细胞/腺细胞(ASCUC/AGUS)阳性130例,高度病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阳性39例,低度癌变鳞状上皮内细胞(LSIL)阳性59例,高度癌变鳞状上皮内细胞(HSIL)阳性43例,鳞癌(SCC)阳性12例,腺癌(AC)阳性9例,ASCUC/AGUS、ASC-H、LSIL、SCC、AC组内,患者的高危HPV阳性率与子宫颈癌及CIN的检出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HSIL组HPV阳性例数与子宫颈癌检查例数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高危型HPV检查阳性例数共233例,与三阶梯阳性等级分组关系为正相关.结论:妇女疾病普查中子宫颈三阶梯筛查法与高危型HPV检查对子宫颈病变有着较好的检出效果,有助于子宫颈病变的早发现及诊断,因此,值得推广.

    子宫颈三阶梯筛查法高危型HPV检查子宫颈疾病

    局部麻醉下纤维支气管镜在小儿肺炎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李小梅
    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局部麻醉下纤维支气管镜在小儿肺炎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100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局部麻醉下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效果、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麻醉下纤维支气管镜诊治小儿肺炎的疗效显著,值得应用及推广.

    局部麻醉纤维支气管镜小儿肺炎效果

    新生儿湿肺病的X线诊断价值研究

    唐琼梅
    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湿肺病的X线临床诊断价值,从而达到提高新生儿湿肺病诊断水平的目的.方法:将我院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60例新生儿湿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拍摄患者胸前X线片并根据其临床表现进行诊断.结果:通过X线片,诊断出肺泡积液41例,占总人数的68.3%;胸膜以及胸腔积液4例,占总人数的6.67%;肺部间质积液7例,占总人数的11.6%;肺部瘀血3例,占总人数5%;肺气肿5例,占总人数8.33%,在图像上表达为肺部透明度变大.结论:X线检查可以发现新生儿湿肺病的病症,对存在潜在湿肺病的儿童需要进行特殊看护.因此,如果发现临床症状应该进行X线检查,达到提高新生儿湿肺病诊断的目的.

    新生儿湿肺病X线临床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