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民族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民族
世界民族

郝时远

双月刊

1006-8287

sjmzbjb@cass.org.cn

010-68932802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

世界民族/Journal World Ethno-National Studi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民族学专业学术期刊。选登国内外学者研究世界民族的论著和资料。主要内容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族际热点问题透视、民族社会的变革与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国外民族考察报告、人物与机构介绍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移民裔群到全球非洲:非洲移民史再探

    李安山
    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阐释了非洲接收和输送移民/难民的历史和特征,重点分析外来移民定居非洲、难民被迫背井离乡、非洲移民裔群的数量分布、移民裔群与泛非运动以及与全球非洲的关联等问题.虽然学界和媒体多关注非洲移民裔群,即生活在非洲大陆以外的非洲裔人民,但两个事实不容忽略.其一,白人在定居非洲的多种族移民中占据优势地位;其二,难民成为非洲出境移民中的痛点,且他们绝大部分逃难并居住在非洲大陆特别是邻国.非洲移民裔群发起的泛非主义运动对二战后的非洲国家独立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适时提出"全球非洲"的理念并积极帮助非洲的发展和建设.移民对民族国家和现存世界秩序产生了一系列影响.中国学界对非洲移民的探讨不多,需要更扎实深入的研究.

    非洲移民裔群非洲入境移民境内移民/难民泛非主义运动全球非洲

    斯宾格勒的民族观探析

    郭孟秀
    19-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和哲学家斯宾格勒在其代表作《西方的没落》中系统阐述其文化形态史观的理论,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巨大反响,但对斯宾格勒关于作为文明与文化研究的重要单位——民族概念及内涵的解读却鲜有专论.本文对斯宾格勒关于民族概念、分类等相关问题的独到见解予以梳理解读.他在质疑传统民族概念与属性的基础上提出民族是精神(心灵)的单位,将民族划分为原始民族、文化民族与文化后民族(费拉民族)三种类型,而文化民族则是其文化形态史观思想体系中极其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唯一的历史性民族.在文化与民族的关系上他极富创意地提出是伟大文化创造了民族而不是民族创造了文化.斯宾格勒并不是一个专门的民族学家,但他以文化为中心从历史作用与文化形态视角对民族内涵特别是文化民族独到而深刻的"透视"式解析,对于我们拓展民族问题研究的方向与思路还是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斯宾格勒文化形态史观文化民族

    海外研究的"区域"知识谱系及其变迁

    谭萌
    3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域"(area)作为开展海外研究的关键概念,不仅形成了区域国别学研究的重要视点,还构成了包含研究对象、方法、视野和话语的知识谱系.追溯16世纪以来人类认识他者和书写世界的历程,"区域"知识谱系的结构与变迁可为中国区域国别研究的范式创新和话语构建提供支撑."区域"知识谱系包括不同学科、时期和地区的研究者对世界多种"地理—社会"单位的区分、对"区域"实体的研究、对"区域"相关概念的辨析及以"区域研究"为代表的学科实践.其变迁是东方学、人类学、国际关系及区域研究等多重研究领域更迭创新的结果,经历从自在到自觉、二分到交融、单主体建构到多元主体共建的过程,表现出较强的语境性、交互性和系统性特征.当前,中国的区域国别学建设可围绕"区域"知识谱系所包含的"共同体"理念,推动概念整合及共识凝聚,注重经验调查及对话互鉴,在认知上纾解"区域"作为客观实体和研究对象之间的张力,在实践上驱动交叉学科建设与理论方法创新,在话语上实现知识生产开放与自主的互促.

    区域研究区域国别学共同体全球知识网络自主知识体系

    神话叙事影响下的犹太民族建构与国家想象

    张璇
    4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记载于《希伯来圣经》中的神话叙事是"犹太人"民族身份与"以色列人"国家公民身份的根本起源.自犹太大流散时期开始,在关于"人-神-土地"三边关系的神话叙事中,"人-土地"关系被割裂开来;犹太人只能通过对古代历史记忆的再建构和不断重述来维系"人-神"关系,从而使其集体身份得以延续.因此,在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时期,民族建构的主要环节变成了回归"应许之地",使"人-土地"的关系重新建立.在以色列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促进了这种关系的建立.以色列对犹太历史的叙事仍然与神话叙事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这一民族特性也导致了以色列对"犹太属性"的过度强调,从而阻碍了巴以问题的公正解决.

    神话叙事犹太人民族建构犹太复国主义犹太历史

    拉丁美洲的世界主义思想探微

    邹鑫
    5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拉丁美洲的世界主义思想是在其追求民族独立与解放的历史演进过程中逐步形成,呈现了一种协调自我与他者关系的可能,并在个体价值与人类价值的思辨中升华了植根本土的世界主义思想观照.拉丁美洲的世界主义思想表现为拉丁美洲本身即是世界主义的、由关注个体价值向关注人类整体性渐近发展、从属于民族化世界主义的鲜明地区文化特征,以去殖民化思想、种族融合思想、以泛美主义为代表的共同体思想为核心价值.拉丁美洲的世界主义思想因而展现出多维样态,即去殖民化的世界主义、强调道德教化的世界主义、倡导种族交融的世界主义与寻求全球正义分配的世界主义.拉丁美洲的世界主义思想不仅依凭其独特的文明特性丰富了人类世界主义思想,而且为推动全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与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贡献了独具一格的思想智慧.

    拉丁美洲世界主义去殖民化种族融合泛美主义

    《俄罗斯联邦国语法》的实施及意义

    何俊芳李艳平
    70-8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05年,《俄罗斯联邦国语法》出台,这是国际上少有的国家通用语专项法律之一.该法的内容主要包括立法的依据、必须使用国语的范围及标准语的规范、保护和支持国语的措施、权利保障等.在实施该法的机制方面:主要采取修订或制定其他相关法律,以与《国语法》的内容和要求相适应;通过制定和实施"俄语"中长期发展纲要,促进《国语法》的落实;成立俄语委员会,以落实《国语法》的协调工作及促进国语的发展等.《国语法》的实施,不仅进一步巩固了宪法赋予的俄语作为俄联邦国语的法律地位和法律保障,还促进了俄语作为联邦国语的法制化建设进程及其使用的规范性、纯洁性,也有助于理顺联邦国语与共和国国语之间的关系以及俄罗斯公民认同的建构.目前,在俄联邦《国语法》的实施及俄语的推广中,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其中最主要的仍然是俄语与民族语言之间的关系问题.

    《国语法》俄罗斯语言政策语言规划语言关系

    早期美国共和主义政治中的族裔因素与公民身份建构——以1799年弗里斯叛乱为例

    韩宇陈帆
    8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早期美国的共和主义政治中,族裔因素发挥重要作用.受英国政治传统以及殖民地实践的影响,英裔将文化同化作为政治同化的先导,试图通过文化教育等手段改造其他欧洲移民的族裔因素.然而,德裔希望在保持族裔因素的前提下拥有与英裔平等的政治权利,英裔和德裔的矛盾最终引发了弗里斯叛乱.随着英裔意识到族裔因素和公民身份建构的内在冲突,英裔对德裔的族裔偏见有所转变,弗里斯叛乱间接推动美国社会在承认族裔多元性的基础上建构公民身份,使得"连字符公民"现象在19世纪中叶以后的美国广为流传.但是,文化同化与政治同化的次序始终服务于现实政治需求,族裔因素从未真正淡出美国的公民身份建构过程.

    弗里斯叛乱德裔族裔因素公民身份建构共和主义政治

    墨西哥土著居民权益保护的立法及其变迁

    张青仁
    92-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班牙殖民者对墨西哥300余年的殖民征服,形成了以白人为中心、强调种族区隔与等级秩序的殖民情境.19世纪初墨西哥独立后,自由主义精英继承了殖民情境,他们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条文,试图将土著人从社会生活中清除.20世纪30年代后,殖民情境演变为对土著整合的梅斯蒂索民族主义.墨西哥政府通过立法保障土著社区的土地和财产权,却并没有承认土著族群的多元文化身份.20世纪80年代后,新自由主义对土著族群的经济区隔成为殖民情境新的演化.革命制度党政府颁布并调整了各项法律,有限地承认了土著族群的多元文化身份,取消了对土著人的各项保护制度.21世纪民主化转型完成后,国家行动与社会现实的脱节构成了殖民情境的当下形态.虽然墨西哥政府通过立法承认了土著族群的多元文化身份与各项权利,但是法律主张的各项权利并未得到落实.如何超越殖民情境的支配,在民众共享的政治空间内,在平等、尊重和多样性认可的基础上重建国家与族群的关系,是墨西哥政府对土著立法的重要挑战.

    墨西哥土著立法殖民情境多样性平等

    伊朗对阿富汗难民的接纳与治理及其困境

    赵锦浩
    103-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伊朗的阿富汗难民问题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发展过程.近年来,该问题有恶化的趋势,已然成为伊朗乃至中东安全的一大隐忧.一方面,四十余年来,阿富汗难民在伊朗形成的社会、经济、宗教、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在近几年愈发凸显,甚至在第八伊玛目礼萨清真寺中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恐怖主义袭击事件,沉疴宿疾导致在众多伊朗人心中产生了"阿富汗恐惧症",伊朗国内反难民的呼声也愈发增多.另一方面,阿富汗难民在移民过程中以及在伊朗生活中所面临的限制性政策,导致阿富汗人心中的不满也在逐渐积攒,甚至在阿富汗的媒体中出现了西方国家老生常谈的"伊朗恐惧症"标题.事实上,"恐惧症"的产生既是难民问题累积到一定程度的展现,也是伊朗难民治理困境的一种表现.

    伊朗阿富汗难民恐惧症

    新西兰捕鲸业视阈下的毛利民族与英帝国扩张研究

    颜蕾
    11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元10世纪前后,毛利人的祖先迁徙到新西兰岛开始定居,他们以采集、渔猎和农耕为生,并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毛利文化传统.18世纪末,库克船长的登陆打破了新西兰与世隔绝的状态.随后,丰富的鲸鱼资源吸引大量英国资本涌入新西兰,使得捕鲸业迅速发展起来.捕鲸业的繁荣对毛利民族造成巨大影响,跟随英国商船来到新西兰的新物种以及西方思想观念改变了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随着英国殖民活动的深入,毛利民族的生存空间和生存尊严都受到压迫,于是他们以实际行动奋力反抗殖民统治.由此,在19世纪上半叶,通过以捕鲸为主的商业活动,英国人与毛利民族形成了 一种融合与对抗的双重关系,而这种矛盾关系的出现却是全球化趋势的必然产物.

    毛利民族英帝国史新西兰史捕鲸业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