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纪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纪桥
世纪桥

半月刊

1001-0475

0451-86331886 53650223

150001

哈尔滨市南岗区花园街204号

世纪桥/Journal BRIDGE OF CENTURYCHSSCD
查看更多>>总结历史、说明现在、探索规律、启示未来。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对我党反腐历程特点的审视与思考

    钟学恒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反腐建设就一直狠抓不懈,成为党风廉政建设的核心要点,更随着时代发展,成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制度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中国共产党在反腐建设中不断努力、勇于探索,积累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腐建设的宝贵经验,并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廉政文化特点.肃清腐败问题伴随着新时代变幻莫测的国际环境,变得愈发棘手、愈发复杂,办案难度也在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回顾我党反腐历程中的特点变得尤为重要,从以往有效的治理经验中寻找思路和方法,站在新时代的角度去重新审视和思考,探索反腐制度建设的有效途径.

    中国共产党反腐历程反腐建设制度反腐

    从四个维度把握人民群众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作用

    林兆扬
    5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风廉政建设是党保持纯洁性、先进性、革命性、人民性和时代性的必然之举.人民群众在党风廉政建设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理论维度、历史维度、实践维度和价值维度四个方面,分析阐释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的基本力量、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历史进程中的动力因素、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的价值依归四个命题.中国共产党百年党风廉政建设中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逻辑的有机统一.

    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人民群众重要作用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政治危害和破解路径

    帅婷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以来,一直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禁而不绝.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准确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政治危害,坚持系统观念,加强源头治理和制度建设,从坚守政治信仰、厚植为民情怀、完善体制机制、提升执政本领等多方面着手整治.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制度整治

    以"全周期管理"思维推进城市治理

    司海燕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周期管理"意在把城市当作生命体、有机体,将城市治理视为系统工程,在城市治理的前期规划、中期建设、后期维护等环节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实现全链条、全流程、全要素、全时空的城市治理."全周期管理"是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全周期管理"是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必然助力,"全周期管理"是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实践表现.但目前存在分割式治理弊端突显,风险危机应急能力不足,系统全要素把控不力,缺乏城市运行全生命周期意识的问题.对此,要建立协同性的"全链条"治理体系、整体性的"全流程"治理体系、精准性的"全要素"治理体系以及动态性的"全时空"治理体系,以"全周期管理"思维推进城市治理实现现代化.

    全周期管理城市治理

    微文化视域下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现实思考

    张燕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是百年大党一以贯之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党慎终如始的伟大事业.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是我党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现代化治理的基石.微文化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技术发展的机能.当前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有了新变化,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面临新困囿.在新时代背景下,因时而变、随势而新,运用微文化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有利于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微文化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现实路径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途径及时代启示

    郭中跃
    80-8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随之爆发的五四运动也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契机.为促进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更易被大众接受,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致力挖掘各类有效渠道,积极探索方式方法,培养先进骨干,以发表报刊、译介著作、思潮论战为途径,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虽然中国步入了新时代,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仍应占主导地位,这些传播途径对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依然具有极大的借鉴作用和启示意义.

    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途径时代启示

    马克思劳动观及其当代价值探析

    薛亚莉王桂枝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和合理内核,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各个组成部分.本文梳理了马克思劳动观的形成,展示了马克思劳动观从创立、发展到成熟的演变进程,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阐发了劳动观的基本内容.马克思的劳动观具有丰富的意蕴,深入挖掘其重要价值,有助于我们找到当今社会发展的钥匙.

    马克思劳动观当代价值

    浅论《共产党宣言》的写作背景、内容及重要意义

    贾磊
    90-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与恩格斯一同撰写的极其伟大的著作,也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著作,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成熟的理论学科而诞生.《共产党宣言》作为世界上的首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党纲,所表现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批判性与革命性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等特点,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稳步前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新时代研究《共产党宣言》的写作背景、内容以及对于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共产党宣言》写作背景新时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与共享发展理念的关系探析

    陶群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享发展理念是我国在"十三五"发展期间提出的新发展理念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思考,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当代回响.透过理念现象探寻理论本质可以发现,共享发展理念实质上是人学思想的新发展,共享发展理念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有很多相通之处.本文旨在研究共享发展理念的人学意蕴,通过对比二者的相同点与差异,寻找共享发展理念和人学思想结合发展的可能性,最终将落脚点回归到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上,找寻共享发展理念对于我国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共享发展理念

    征稿启事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