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纪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纪桥
世纪桥

半月刊

1001-0475

0451-86331886 53650223

150001

哈尔滨市南岗区花园街204号

世纪桥/Journal BRIDGE OF CENTURYCHSSCD
查看更多>>总结历史、说明现在、探索规律、启示未来。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核心要义及价值意蕴

    陈璐
    4-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青年教育工作,形成了关于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这一重要论述在核心要义方面强调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创新能力培养、国际交流能力培养和法治教育等内容。对指导青年教育工作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教育价值意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贫困治理观的三维审视

    吴乐星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贫困治理观主要包括贫困治理的价值诉求、目标导向、根本保障和路径方法等多个维度,且蕴含着系统严谨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整体逻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贫困治理观植根马克思主义消除贫困的思想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长期摸索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经受住了实践和时间的检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贫困治理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对指导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也为世界性的减贫脱贫工作贡献了宝贵的中国智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贫困治理三维审视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的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张馨尹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与打造优质生活圈、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双重目标,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关系。如何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成为粤港澳湾区经济面临的特殊挑战。我们要坚持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大湾区加快经济发展、构建大湾区陆海统筹和协同共治机制、完善大湾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区域性法规等对策,做到在经济发展中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用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证可持续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共产党宣言》与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百年践行

    苏翠儿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源自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宣言》的科学理解和准确把握,是对其基本原理的坚持和践行。《共产党宣言》从"是谁""为了谁""为了什么"三个方面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基本内容。同时,《共产党宣言》还为"如何实现党的历史使命"提供了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从"领导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到为民族谋复兴,从"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到为人民谋幸福,从"自由人联合体"到为世界谋大同,《共产党宣言》为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指明了实践向度。

    《共产党宣言》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

    从入党誓词的变化看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的构建

    骆庆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作为党的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与时俱进的内在特征。入党誓词演进过程中呈现出的文本内容紧紧围绕人民最迫切利益需求、遵循范式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践指向始终兼顾理想信念和纪律约束的三点特征,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利益认同为基础、制度认同为关键、价值认同为核心,进而构建政治认同的逻辑进程。

    入党誓词政治认同利益认同制度认同价值认同

    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中看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

    褚永慧
    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伟大的建党精神是100年前中国共产党人在伟大的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精神,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中凝结成的强大精神动力。伟大建党精神内涵丰富,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是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是始终保持不怕牺牲、敢于牺牲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品质,是始终坚持对党忠诚、永不叛党的党性要求和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最好表达,同时也深刻诠释了10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历史任务、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伟大建党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之源、前进的动力、强大的精神优势和崇高的情怀,同时也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精神密码。

    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伟大建党精神内涵

    延安时期陈云关于密切党群关系的论述与经验启示

    刘锦玉
    36-4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坚守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基因与政治优势。陈云历来重视密切党群关系,并将其上升到关乎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高度。延安时期,陈云从加强群众工作,发展与巩固党组织;维护群众利益,改善群众生活条件;整顿歪风邪气,防止党群关系恶化等方面入手,着力改善和密切党群关系,在推动党的革命事业不断胜利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建党百年的辉煌时刻,总结和透析陈云关于密切党群关系的论述和实践,汲取其中的宝贵经验,启示着党在新时代必须高度重视密切党群关系、塑造良好党性党风、抓好"关键少数"、坚决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陈云延安时期党群关系建党百年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防疫工作实践论述

    张伟
    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陕甘宁边区医疗水平偏低,常受疟疾、鼠疫、天花等传染性疾病的袭扰。1942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正式成立了边区防疫委员会,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各级防疫委员会逐步完善组织机构;及时追溯病源研究发病机理救治群众;将中共的防疫政策变为实践。经其努力,传染病得到有效遏制,改善了边区的卫生环境。"学史明理、学史力行",陕甘宁边区的防疫实绩,功在千秋,益在当代。

    陕甘宁边区防疫委员会防疫工作

    内涵·价值·路径: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三维论析

    吉康城
    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内在本质上来看,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是党进行自我扬弃的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体现在外在表象上则是党解决自身问题的一系列实际行动。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是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内在要求,是实现长期执政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社会革命的根本保证。推进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需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高扬自我革命精神、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

    培育党员干部党史素养长效机制构建

    秦洪卫董菁
    55-5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史素养由党史知识素养、党史能力素养、党史价值观素养三个方面构成,三者之间相互支持又相互影响,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对于党员干部,党史素养是综合素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没有较高的党史素养,就无法担当历史的重任。应从教育引导、路径创新、条件保障三个方面构建长效机制,培育党员干部党史素养,助力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以史明智、以史咨政。

    党员干部党史素养党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