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审计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审计研究
审计研究

刘英来

双月刊

1002-4239

010-82199832 82199832

100086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号

审计研究/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审计专业刊物。宣传、贯彻审计法,探讨研究审计理论,总结交流审计工作的经验和方法,进行审计实践的调查分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进一步增强审计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主动性与契合性

    朱大兴
    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应进一步增强审计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主动性与契合性,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事业发展的经验总结,也是审计机关自觉担当作为、发挥自身独特作用的必然要求.增强主动性应提升政治站位,坚持和加强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主动适应形势发展,坚持走研究型审计之路.增强契合性要提升判断力,精准谋划审计项目;提升建设性,从推动完善宏观治理的角度发现问题、揭示风险.当前,审计机关应处理好几个关系:全面覆盖与突出重点的关系、直接与间接的关系、当下与未来的关系、客观事实与专业判断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从强化政治引领、突出审计重点、优化审计管理、提升成果层次四个方面提出进一步增强审计服务党和国家大局主动性、契合性的实践路径.

    国家审计国家治理经济监督

    推进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巡视巡察监督贯通协同

    云南省审计厅课题组谢健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巡视巡察监督贯通协同,是落实党中央"坚持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要求的生动实践,既是党的自我革命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监督治理效能的重要保障.本文结合近几年云南省推进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巡视巡察监督贯通协同工作的实践探索,在系统梳理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健全完善贯通协同机制、找准审计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定位、强化上级审计委员会对下级审计委员会的领导指导、提升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巡视巡察监督贯通协同的路径,以期为进一步做好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巡视巡察监督贯通协同工作提供启示.

    审计监督纪检监察监督巡视巡察监督贯通协同

    坚持审计工作的人民性推动社保审计高质量发展

    文华宜
    1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理论品格,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在党的创新理论探索实践中,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人民性立场一以贯之,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的纯正底色.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党的本质属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审计工作的人民性特质.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立场为理论基础,阐释审计工作人民性特质的底层逻辑.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解析确保审计工作人民性特质的机制保障.最后,从实践角度构建了通过推进社保审计高质量发展进而更好践行审计工作人民性特质的作用路径.

    人民性国家审计高质量发展

    大语言模型在国家审计中的应用探索

    杨麟张宪礼于微伟
    2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语言模型具备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在官方基准测试中展示出了卓越性能,目前国家审计面临非结构化数据体量大、手段少、效率低等挑战,大语言模型为审计智能化提供了新的方法路径.本文分析了大语言模型的技术基础和发展现状,从基于通识能力创建审计知识库、基于推理能力开发审计智能工具等角度讨论了大语言模型在国家审计领域的应用前景,剖析在行业实施组织和应用落地等方面的难点,提出了技术可行性和实现路径.经论证,利用无加工标注的审计行业数据和无监督训练可以影响大语言模型权重,提升通用大语言模型在审计行业领域的智能水平,大语言模型具备推动审计智能化转型的潜力.本文还给出了构建政务语料库、微调训练和私有化部署以及国家审计应用等应用示例.

    大语言模型国家审计审计应用

    人工智能审计系统建设思路及实践探索

    黄小忠吕全刘军曾雪峰...
    30-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在大模型领域的突破,新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诸多行业和各个领域,如何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审计工作,促进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准确性和决策质量,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探讨和介绍如何构建以大模型技术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审计系统,运用审计大模型在理解、对话、推理和生成方面的能力,对审前准备工作、现场审计作业、审计项目审理以及审计项目后评估等审计工作关键流程进行智能化辅助,并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审计厅的实践案例,展示系统建设过程中的思路、方法和创新点,为人工智能技术在审计领域的落地应用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人工智能审计系统大模型审计专家系统融合框架

    国家审计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基于央企上市公司劳动收入份额视角

    石威峰张俊民王茜张硕...
    3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升劳动收入份额是保障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机制.本文利用审计署发布的央企集团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公告,系统考察了国家审计对央企上市公司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审计能显著提升被审计央企上市公司的劳动收入份额,且这种提升作用是通过提高自主创新和增加就业规模来实现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当央企上市公司为第二产业和融资约束较低时,其劳动收入份额更易受到国家审计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国家审计主要促进普通员工劳动收入份额提升,对高管劳动收入份额无显著影响.多次审计能够进一步强化国家审计的监督效果.本文从央企上市公司劳动收入份额视角拓展了对国家审计监督功能的认识,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国家审计微观经济效应的理解,为国家审计推动改善央企上市公司收入分配提供了经验证据.

    国家审计收入分配劳动收入份额

    国家审计整改报告公开对审计效能感知的影响研究——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分析和网络实验法的实证检验

    郑小荣洪婕毕馨艺何瑞铧...
    5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审计整改报告是加强和改进人大预算审查、完善人大监督工作方式的有力举措和重要制度创新,而审计整改报告公开则是审计信息公开的基本形式之一.本文运用认知心理学相关理论和网络问卷调查实验法,研究了审计整改报告信息对审计效能感知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按照审计整改报告的逻辑顺序依次阅读的条件下,审计整改报告的组成部分都能显著提高审计效能感知,但是提升效果依次递减.整体而言,对正文的阅读是提升审计效能感知的主要来源,而后续阅读的附件和解读所带来的审计效能感知增量依次递减.进一步分析发现,报告正文对审计效能感知的提升作用主要来自审计整改详情部分,整改详情之外的部分对审计效能感知的影响有限.

    国家审计整改报告审计公告审计效能感知认知后果

    预防性监管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来自中注协年报审计风险约谈的证据

    陈丽红孙梦娜吴彤李曌赟...
    6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改革是资本市场重大制度创新,此背景下如何通过强化监管提高中介机构服务能力是理论界和实务部门关注的重要话题.本文利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年报审计风险约谈的数据,考察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预防性监管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会计师事务所被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约谈后,在关键审计事项中披露了更多、表述更明确的结论性评价,且事务所自身行业专长越低、审计投入越高,该效应更强;进一步地,在面对面约谈、约谈频次越高、约谈内容相关性越强时,约谈监管效果更好;此外,约谈还显著提升了关键审计事项强制性披露部分的信息含量,并进一步提升了审计质量,约谈后事务所的受罚概率降低,市场份额提高.立足于我国审计监管实践,为世界各国监管机构和审计机构就如何提高审计服务能力提供了中国方案.

    预防性监管中注协约谈关键审计事项结论性评价

    事务所评价变革与审计师应对

    于鹏樊益中
    7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和排名办法》的重新制定为研究曾经受过处罚的事务所如何应对挑战、自发提高审计质量提供了良好契机.本文利用《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和排名办法》变革这一外生冲击,以2017-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事务所评价变革是否会促进曾经受过处罚的事务所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研究发现,受过处罚的会计师事务所会降低审计师超额工作量压力以提高审计质量,上述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依然成立.具体而言,受过处罚的事务所更有可能通过增加人力资本投入和优化人力资本配置,从而降低审计师超额工作量压力.异质性检验发现,当审计师不具备行业专长、审计团队稳定性较低以及事务所声誉良好时,事务所评价变革对于审计师超额工作量压力的影响更为显著.研究丰富了事务所评价变革与审计师应对相关研究,对于完善审计资源配置和驱动事务所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事务所评价变革审计师应对审计师超额工作量压力审计质量

    会计师事务所鉴定经验与鉴定意见采信

    杨书怀何顶
    9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正积极开展司法鉴定业务,缺乏经验是其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基于合伙协议纠纷诉讼案件的审判文书数据,实证检验发现,会计师事务所鉴定经验可以显著提高鉴定意见被采信的概率.机制检验发现,鉴定经验提升了会计师事务所鉴定业务的执业质量,降低了鉴定意见被当事人异议的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证据制度执行较为严格的地区、案件较为复杂以及鉴定人需要出庭时,鉴定经验对鉴定意见采信的积极影响更大.针对案件后续跟踪发现,鉴定经验越丰富,案件因鉴定意见采信问题而进入二审或重审的可能性越低.此外,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经验对鉴定经验提升执业质量没有显著影响.本文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功能研究拓展至司法诉讼领域,研究结论对优化现行市场准入制度下的司法会计鉴定业务具有参考价值.

    鉴定经验审计经验执业质量意见采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