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审计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审计研究
审计研究

刘英来

双月刊

1002-4239

010-82199832 82199832

100086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号

审计研究/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审计专业刊物。宣传、贯彻审计法,探讨研究审计理论,总结交流审计工作的经验和方法,进行审计实践的调查分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培养合伙人与审计质量

    吴倩陈宋生
    104-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部培养合伙人是指经由同一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培养,从初级职位自下而上晋升且仍在该事务所执业的合伙人.内部培养合伙人反映了事务所对人力资本的长期投资,但未得到充分关注.本文聚焦内部培养的合伙人群体,选取2014-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实证检验由内部培养和非内部培养的合伙人执业所带来的审计服务质量差异.研究发现,相较于非内部培养合伙人,内部培养合伙人的审计质量更高.在男性、事务所人员来源更多样的样本,两类合伙人的审计质量差异更加明显.内部培养合伙人对客户的审计收费更高,更不可能参与低价竞争.总之,内部培养的合伙人能够提供高价高质的审计服务,但从审计延迟角度看,其审计效率有待提升.研究为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管理和事务所内部治理制度完善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合伙人晋升审计质量审计费用

    供应链共享审计师的影子银行治理效应研究

    李世辉王诗丽殷敬伟
    119-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大阻碍,供应链共享审计师或许可以为约束影子银行规模扩张提供一个崭新思路.本研究以2009-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供应链共享审计师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影响.研究发现,供应链共享审计师抑制了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机制检验发现,供应链共享审计师通过强化企业间的长久战略合作意愿以及提高经营风险对影子银行投资规模的敏感性这两个机制发挥其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抑制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在影子银行化潜在成本较高、企业所处信息环境较差、审计师行业专长更强以及审计客户重要性较低的情况下,供应链共享审计师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研究结果从共享审计师角度丰富了影子银行治理路径的研究,为强化审计功能、防范非金融企业脱实向虚具有启示意义.

    共享审计师供应链治理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

    审计师变更与继任审计师稳健性

    夏艳春辛清泉谭英琦
    13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审计师对财务报告可信性存在疑虑的公司会实施更稳健的审计策略.本文考察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经历康得新审计失败后,继任审计师是否对其客户实施了更稳健的审计策略.研究发现,与连续审计客户相比,继任审计师对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原客户更加稳健.根据客户是否跟随签字注册会计师,将样本分为跟随与未跟随两类,研究发现未跟随客户审计师的稳健性显著更高,而跟随客户与连续审计客户在审计师稳健性方面不具有显著差异,该效应在高风险、业务复杂、大规模公司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未跟随客户的被审计时间更长,支付了更低的审计费用.本研究表明当面临高审计风险时,审计师会执行更稳健的审计策略.

    审计师变更审计师稳健性应计利润审计意见

    增值税自我监督机制与审计费用——来自"营改增"的准自然实验

    赵祎曈刘行
    147-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购进扣税法和以票控税的增值税制度下,同一笔交易会分别以增值税进项与销项税额的形式体现在两家不同企业,增值税发票及交易对方更为真实的账面记录会成为监管机构稽查企业时的第三方交易信息.这使得增值税具有自我监督机制,有助于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以及上下游企业之间财务报告的一致性,从而降低审计费用.本文以我国"营改增"为契机,通过手工整理上市公司供应商/客户的相关信息,采用双重差分的实证模型,考察增值税自我监督机制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以自身一直缴纳增值税但客户或供应商至少有一家在"营改增"之前缴纳营业税的公司(实验组)为研究对象,实证显示,随着实验组公司的客户或供应商由缴纳营业税变为缴纳增值税,实验组公司的审计费用显著下降.这一影响在上下游关联度较为紧密、业务复杂度较高,以及非上下游共享审计师的公司中更为显著.

    增值税自我监督机制审计费用

    《审计研究》投稿须知

    封2页

    中国审计学会召开2024年《审计研究》杂志通联宣传工作座谈会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