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宗教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宗教文化
世界宗教文化

金泽

双月刊

1007-6255

religion@cass.org.cn

010-85195480

100732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世界宗教文化/Journal The World Religious Cultur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关于陈那与法称的论式形式异同的比较研究

    许春梅
    158-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常认为陈那改造五支论式为三支论式,法称进一步将三支论式改造成二支论式,并认为二者的论式形式具有"显著"的差别.本文通过文本考察、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法称的论式形式仍是对陈那论式形式的继承,表现在:(1)陈那的著作中存在多种论式形式可能,包括了法称的论式形式.(2)其内在的逻辑原理仍是陈那的因三相,它是法称用于判断论式中的因是否正确的必要条件.同时,法称在论式形式方面仍有两点创新:(1)将三支论式中的为自比量部分和为他比量部分分开,得到为自比量的论式形式和为他比量的论式形式.(2)找到了三种符合因三相的因,分别是自性因、果性因和不可得因,从而更丰富、细化了论式形式的种类.

    陈那法称论式形式三支论式二支论式因三相

    "华严居首"还是"般若建初":佛教大乘经分类的历史衍变

    冯国栋刘素香
    166-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文佛典中,大乘经具有重要的地位.大乘经如何分类,无疑是佛经目录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大乘经分类经历了"旧五部分类法""新五部分类法"和"三乘道果分类法"的演变."旧五部分类法"初以华严居首,后以般若居先;"新五部分类法"以天台判教为依据,复以华严居般若之先;三乘道果法,则尊宝积为大乘要经.大乘经以何部为先,不仅是一个分类学上的问题,同时,也是各家对佛教义理不同理解的真实反映.

    华严类般若类大乘经分类衍变

    《观世音菩萨三十二相大悲心忏》刊刻及相关问题

    吴海萍
    175-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观音变相图《观世音菩萨三十二相大悲心忏》刊刻过程及施资刊刻者程大约的深入研究,本文认为《观世音菩萨三十二相大悲心忏》的刊刻经历了万历末期初刻、天启初年补刻及1939年增刻的历史过程;该书现存内容包括丁云鹏对李龙眠画观音三十二相的临摹、焦竑撰写的《李龙眠画观世音菩萨三十二赞》两个方面;而将《大悲心忏》与观音菩萨三十二相赞合本刊刻则是程大约基于个人佛教信仰的首创性宗教信仰实践结果.

    《观世音菩萨三十二相大悲心忏》程大约焦竑顾起元

    忏悔者爱德华的圣徒形象及其背后的诉求

    翁嘉蔚
    182-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敏寺与王室合力促成英格兰国王忏悔者爱德华的封圣,但对圣徒爱德华的信仰只限于西敏寺内部,王室和普通信徒并不热衷于这一信仰.究其原因,是因为圣徒爱德华的形象未能体现王室与普通信徒的不同诉求.西敏寺建构的"修士国王""西敏寺庇护者"和"诺曼王室祖先"的圣徒形象固然一定程度上迎合了王室的政治需求,但着重体现的是自身的诉求.而且,这样一位不问民间疾苦的圣徒国王根本不符合普通信徒的需求.由此可见,对圣徒国王爱德华的信仰折射出各个社会集团的不同诉求.

    圣徒忏悔者爱德华圣徒崇拜西敏寺王室普通信徒

    印度纳西克佛教石窟造型艺术

    李翎
    封2页

    佛教入华前后偶像崇拜器物选粹

    吴虹
    封3页

    作品选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