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王岳森

季刊

2095-0373

xbbj@stdu.edu.cn

0311-87935146

050043

河北省石家庄市北二环东路17号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AL OF 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从1998年起被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主要刊登土木工程、铁道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建筑工程、计算机网络、材料力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读者对象是从事相关专业领域的科技人员及高校的师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砂卵石土改良新型泡沫剂的开发与应用

    宋玉香邢合威
    7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砂卵石土具有内摩擦角大、流动性差、渗透系数大、黏聚力低等特点,为解决盾构在砂卵石地层施工时会引起出土困难、地下水喷涌等问题,通过表面活性剂复配试验,得到一种新型泡沫改良剂配方"m(AOS)∶m(APG0810)∶m(HPMC)∶m(氯化铵)=4∶6:1∶5",最优发泡浓度为3%~5%.基于石家庄城市轨道交通5号线一期工程的砂卵石地层,配置卵石含量50%、60%、70%的砂卵石土,加入自制泡沫剂和膨润土进行改良,发现随着2种改良剂注入率的增加,砂卵石土的坍落度逐渐增大,并得到了不同含石量砂卵石土满足盾构施工中"理想状态土体"要求的改良剂注入率,为砂卵石土的改良提供了依据.

    土压平衡盾构渣土改良砂卵石泡沫剂坍落度

    成南高速公路软土地基高路堤拓宽工程差异沉降及控制标准研究

    詹永祥秦朗柳刚兰兵...
    8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托成南高速扩容工程,基于有限元方法,深入研究软土区高填路基拓宽工程差异沉降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提出适用于成南高速软土区高填拼接路基的差异沉降控制标准.研究表明,施工期在旧路基面会产生向两侧的水平变形和较大的不均匀沉降,极易导致旧路面中心附近产生纵向裂缝;运营期,不同运营时段路基表面累积沉降半幅区呈"勺"状分布,沉降最大值出现在路基拼接处附近,此处的底基层更容易出现拉裂破坏,运营期拼接附近成为路面裂缝的多发区域;填土高度、软基厚度、软土性质对路基面差异沉降影响均非常显著,而新路基模量对差异沉降的影响并不明显;综合考虑路面材料的极限拉应力和疲劳效应组合,对差异沉降控制标准进行了 4级分级,以指导工程设计.

    软土高填路基路基拓宽工程差异沉降控制标准

    含水率对非饱和土剪切破坏行为影响细观研究

    陈铭潇尹超韩炳鑫孟维庆...
    9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含水率是决定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的重要因素.利用室内直剪试验及PFC3D模拟,对一定含水率(16%~24%)非饱和土直剪破坏过程中的演化机制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法向应力等其他条件不变时,非饱和土抗剪强度及黏聚力随含水率提升均逐渐减小;相同条件下,层面区域颗粒发生滚动和滑移的数量随含水率提升而增多,当非饱和土含水率达到24%时剪切带宽度在(17~19)d50之间,为16%含水率非饱和土剪切带宽的1.63倍;含水率对非饱和土黏结破坏数量与总黏结量的比值影响较大,且此影响与剪切带的形成及演化具有同步性.该研究可在非饱和土宏观直剪试验中较为精准地展现细观破坏特征,并为岩土力学仿真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

    非饱和土含水率离散元法直剪试验细观机制

    新型重力式-桩基双面板式组合支挡结构工作性状的数值研究

    欧煜聂啟仁周鹏超
    98-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对高填方边坡采用新型重力式-桩基双面板式组合支挡结构支护的工作性状进行研究,以某工程实例为背景,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软件建立其典型设计剖面的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并分析基础桩桩身弯矩、剪力、轴力,高面板弯矩、剪力、土压力,承台弯矩、剪力等分布规律,从而对该种组合支挡结构的工作性状获得较全面的认识.同时,基于数值计算与分析的结论,提出一系列有益于工程实践的措施.通过软件自带的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了支护体系的整体稳定安全系数.结果表明,该种新型组合支挡结构具备可靠的支护能力.支护结构参数优化分析表明,扶肋板在调节高面板弯矩的分布规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当其高度设置在0.50H~0.75H时,可以更好地调动高面板发挥抗弯承载力;边坡整体安全系数随基础桩长度增加而逐渐增大,当桩长增加到约1.5倍边坡高度后,继续增加其长度,安全系数增大不明显.

    高填方边坡新型组合支挡结构数值分析工作性状

    基于AHP-熵值法的列车乘坐舒适性研究

    周凯硕郭瑞军
    106-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乘坐列车出行是人们不可或缺的一种出行方式,其乘坐舒适性因人的感受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为科学、合理地评价列车整体乘坐舒适性,将列车乘坐舒适性影响因素中的定性问题结合统计学理论进行综合定量评价与分析,从候车室、站台与车厢3个场景出发,结合因子分析法,构建列车整体乘坐舒适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问卷调查结果,采用AHP-熵值法计算并分析各指标的综合权重,解决了单一方法定权易造成计算结果偏倚的问题.分析结果表明,设施、噪声以及空间是影响列车候车室及站台乘坐舒适性水平的显著因素,温湿度是影响列车车厢内乘坐舒适性水平的重要因素.基于模型分析结果,针对不同的场景,指明了改进方向并提出了优化建议.

    舒适性评价指标体系因子分析法AHP-熵值法

    波美度对水泥-水玻璃浆液性能的影响

    刘荻
    113-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泥-水玻璃(C-S)双浆液在铁路隧道灌浆、堵水等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而水玻璃的波美度对C-S双浆液的灌浆及堵水效果等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研究了不同波美度(12~35°Bé)对C-S浆液灌浆性能、力学性能及干缩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比表面积测试(BET)等测试技术探究了微观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波美度从12°Bé增大到35°Bé,C-S浆液的胶凝时间呈线性增长规律,由最初的18 s延长到31 s;抗压和抗折强度随波美度的增大逐渐增加,前者呈线性增长规律,后者呈指数变化规律,当波美度超过25°Bé趋于平缓;56 d自收缩率由12°Bé的0.32%、25°Bé的0.62%增大至35°Bé的0.68%.C-S浆液的固结机理归结为水泥水化、碱激发以及碳化3种作用,大量C-S-H凝胶和CaCO3等晶体物质生成,致使C-S浆液结石体结构较致密,且随着波美度的增加致密度不断增加,适用于注浆体的防渗堵漏或加固补强.

    水泥-水玻璃浆液胶凝时间力学性能干缩性能机理分析

    电气化公路交直流混合供电系统最优潮流分析

    李冠雷杨国勋陈鹏王硕禾...
    120-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粒子群算法在求解电气化公路供电系统最优潮流问题时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问题,为提高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采用牛顿拉夫逊法对交直流混合潮流交替迭代求解,得出供电系统潮流分布,提出以最小系统损耗为目标的交直流混合最优潮流模型,设计了一种改进的线性递减惯性权重自适应学习因子粒子群算法(改进LDW-PSO算法).仿真结果显示,与传统粒子群算法和线性递减权重算法相比,改进算法收敛速度更快,计算精度更高,为电气化公路供电系统的最优潮流计算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技术参考.

    电气化公路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改进LDW-PSO算法最优潮流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修改)须知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