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李振吉

月刊

1673-7202

sjzyyzz@vip.126.com;wfcms2006zzs@163.com

010-58650023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财富嘉园A座303室

世界中医药/Journal World Chinese Medicine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世界中医药》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世界中联的国际性、专业性杂志。拟于2006年11月正式出版,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世界中医药》杂志以增进世界各国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发展为宗旨,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为己任。本刊的办刊方针是提高兼顾普及,继承与创新并重,展现中医药界最具权威的学术成果。《世界中医药》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世界各国高质量的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又能满足各国中医药从业者提高技能的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科研成果”、“科研动态”、“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道”、“名老中医经验”、“理论研究”、“综述”、“论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中医药教学”等。另外,杂志还登载中医药在各国和地区的发展情况,中医药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为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成国际化精品期刊,使中医药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我们欢迎各界人士为本刊撰写文章或提出建议,共同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中医药真实世界研究特征分析

    焦薇薇柳凯文申伟魏竞竞...
    118-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平台(ChiCTR)的注册信息,对中医药真实世界研究现状进行特征分析.方法:在ChiCTR中检索中医药真实世界研究,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至2021年10月31日.筛选并提取研究目的、样本量、干预措施、评价指标等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结果:共纳入中医药真实世界研究208项,多为前瞻性研究,研究方法以观察性研究为主,样本量3054440例;近10年中医药真实世界研究注册数量呈上升趋势;多中心研究的有99项,其中研究中心数最高达89项中心;研究实施周期平均29个月,最长研究周期达20年4个月;研究申办单位地域分布以北京、广东、上海为主,申办单位以医院类最多;经费来源以科研和课题经费为主;干预措施主要为口服中成药类;研究对象以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肿瘤3类疾病为主.结论:中医药真实世界研究注册量呈上升趋势,该领域研究注册仍存在研究者对于真实世界研究的认识理解不足、对临床试验注册的重视度不够、注册地质量不高、注册地域分布不均衡等问题.

    真实世界研究中医药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队列研究集中监测注册登记临床试验注册

    中药丸剂研究进展

    刘立伟崔鑫路宁宁吕佳杰...
    127-131,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药丸剂作为传统剂型具有便于储存、药效持久、服用方便的特点,临床上依据药性、毒性、病性、体质、疾病等特点制成丸剂,适用于慢性病后期的临床治疗.近年来呈现出多技术联用与新工艺探索的双模式,在辅料研究、提取工艺、质量评价、干燥、微生物灭活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现系统介绍近5年来中药丸剂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丸剂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丸剂辅料干燥提取工艺质量评价炼蜜药辅合一滴丸

    中药-肠道菌群互作效应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作用

    王潇璐姚海强万瑾毅
    132-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的炎症性肠病,目前现有的治疗方式尚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中药应用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具有疗法丰富、不良反应较少、应用广泛等优点,成为了近年来UC治疗的新热点.研究表明,与肠道菌群之间的互作效应可能是中药改善UC的重要作用机制.现对中药与肠道菌群互作效应在UC治疗中的作用进行探讨,为中药在该领域的临床应用与开发,以及中医药防治UC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及科学依据.

    溃疡性结肠炎中药肠道菌群互作效应

    中医外治法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邢建菲苏倩奕吴海新梁诗露...
    137-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慢性疾病,被认为是胃癌癌前病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如何有效促进胃黏膜的修复、抑制腺体的萎缩、阻断癌变是临床研究的热点.目前西医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中医外治法在治疗CAG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且具有简、便、效、廉等优势,深受患者青睐.现查阅近年来包括针刺法、灸法及贴敷法等在内的常用中医外治法治疗CAG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外治法临床应用研究进展针刺法灸法贴敷法

    基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动物模型研究评述

    姚曼曼龚晓红李桓李松伟...
    141-14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参考国内外SLE动物模型研究文献,依据临床诊断标准,对现有模型的临床符合度进行评价,经对比分析发现,自发小鼠模型中的MRL/lpr小鼠模型与诱导模型中的姥鲛烷诱导模型中西医临床病证吻合度最高.但目前SLE动物模型多按照西医病因特点建模,缺乏中医病证结合模型,中医符合度低,因此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增加中医干扰因素,彰显中医辨证优势,加强SLE中医辨证相关研究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系统性红斑狼疮动物模型临床病证中西医病证结合符合度研究进展模型分析

    耳穴结合五音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刘洋董旭郑应康王帅...
    146-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脑卒中后失眠的发病率较高,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后期康复效果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康复治疗中往往被忽视.临床上对卒中后失眠的治疗大多依靠睡前服用安眠药,但长期应用该方案易产生耐药性及不良反应,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耳穴及五音疗法是有代表性的非药物、非侵入性疗法,也是中医颇具特色的传统疗法.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总结,本研究从卒中后失眠的现代医学机制和中医病因病机阐述、耳穴及五音疗法的理论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以及对耳穴结合五音疗法的展望及不足这三大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发现耳穴及五音疗法具有简便、省时、成本低、无痛、无不良反应等特点,且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并提出本方法可预防卒中后失眠,以期为耳穴结合五音对卒中后失眠的防治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脑卒中后失眠耳穴五音疗法机制病因病机临床研究展望综述

    《世界中医药》杂志稿约

    前插1-前插2页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及生物力学研究——评《手和腕部解剖与生物力学》

    甄娜
    后插4页

    厄贝沙坦片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循证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研究——评《临床护理应用知识与技能解答一本通》

    袁莉程华袁媛
    后插3页

    早期介入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评《脑卒中康复专科护理服务能力与管理指引》

    刘阳
    后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