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李振吉

月刊

1673-7202

sjzyyzz@vip.126.com;wfcms2006zzs@163.com

010-58650023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财富嘉园A座303室

世界中医药/Journal World Chinese Medicine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世界中医药》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世界中联的国际性、专业性杂志。拟于2006年11月正式出版,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世界中医药》杂志以增进世界各国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发展为宗旨,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为己任。本刊的办刊方针是提高兼顾普及,继承与创新并重,展现中医药界最具权威的学术成果。《世界中医药》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世界各国高质量的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又能满足各国中医药从业者提高技能的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科研成果”、“科研动态”、“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道”、“名老中医经验”、“理论研究”、“综述”、“论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中医药教学”等。另外,杂志还登载中医药在各国和地区的发展情况,中医药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为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成国际化精品期刊,使中医药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我们欢迎各界人士为本刊撰写文章或提出建议,共同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拔毒生肌散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拔毒生肌散临床应用专家共识》项目组
    1357-1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拔毒生肌散是创面相关类疾病临床常用的中药外用制剂,具有拔毒祛腐、敛疮生肌、祛瘀生新的功效,在治疗糖尿病足、压疮、非哺乳期乳腺炎、肛周脓肿术后等方面临床疗效得到广泛的认可.为进一步规范该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采用德尔菲法及共识会议法的方式,组建专家组编写该专家共识,对拔毒生肌散治疗创面相关疾病提出适当建议,形成规范、易掌握、可行性好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专家共识包括了拔毒生肌散的组成及功效、作用机制、安全性、临床应用、推荐方案等,以指导拔毒生肌散治疗创面相关疾病的临床实践.

    拔毒生肌散专家共识功效主治作用机制临床应用慢性创面使用方法安全性

    真武汤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刁承林赵震宇董振华梁昊...
    1362-1365,13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真武汤对阿霉素诱导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因子的影响.方法:将 24 只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美托洛尔组、真武汤组,每组 6 只.利用腹腔注射阿霉素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模型.给药 7周后,利用彩超仪检测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心肌组织B细胞淋巴瘤-2 蛋白(Bcl-2)、Bcl-2 相关X蛋白(Bax)、Bcl-2 的浓度改变;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心肌组织Bax、Bcl-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LVEF、LVFS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真武汤组LVEF、LVFS升高(均P<0.01),BAX的浓度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均P<0.01),Bcl-2 的浓度及蛋白表达显著上升(均P<0.01),MMP-9 的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论:真武汤能有效调控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因子,进而改善大鼠心功能.

    真武汤慢性心力衰竭细胞凋亡阿霉素B细胞淋巴瘤-2蛋白Bcl-2相关X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

    健脾益气摄血方调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T细胞亚群功能失调研究

    吴洁雅侯丽黄子明何昊...
    1366-13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研究健脾益气摄血方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模型小鼠脑肠肽及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健脾益气摄血方治疗ITP的效应机制.方法:以被动型免疫造模法建立ITP模型,实验前从 30只BALB/c小鼠尾静脉取血,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血小板计数,按照血小板计数随机分为对照组、ITP组、泼尼松组和健脾益气摄血方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 6 只.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小鼠脑、结肠及血清中 3 种脑肠肽和血清、脾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与ITP组比较,除血清小鼠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多肽(PACAP)外,泼尼松组3 种脑肠肽在3 种组织均升高;健脾益气摄血方中高剂量均可升高脑血管活性肠肽、结肠食欲刺激素和 3 种组织的PAC-AP水平.泼尼松组血清PACAP低于健脾益气摄血方中高剂量组.与ITP组比较,泼尼松降低血清、脾γ干扰素,升高血清、脾白细胞介素-2 和脾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在血清、脾,健脾益气摄血方中高剂量组可升高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0,降低白细胞介素-17A.处理组间对比,益气摄血方高剂量组血清白细胞介素-2、脾转化生长因子-β1 高于泼尼松组;益气摄血方高剂量组脾白细胞介素-17A低于泼尼松组.结论:健脾益气摄血方可从 3 个机制改善Th1/Th2 细胞、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失衡治疗ITP.1)通过上调脑肠肽水平,改善脑肠轴介导的肠道免疫功能失调,降低Th1 细胞、Th17 细胞数量,升高Th2 细胞、调节性T细胞水平;2)通过抑制Th1 细胞分泌γ干扰素和Th17 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促进Th2 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17A和调节性T细胞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白细胞介素-27,逆转Th1/Th2 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失衡;3)通过上调白细胞介素-2 水平改善调节性T细胞缺陷间接恢复Th1/Th2 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平衡.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健脾益气摄血泼尼松脑肠肽细胞因子肠道免疫功能失调Th1/Th2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失衡T细胞亚群

    水蛭素对高同型半胱氨酸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影响

    王继娟刘宏灿王维华
    1374-1378,1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水蛭素对高同型半胱氨酸(Hcy)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作用机制.方法:50 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水蛭素3 个不同剂量组(25、50、100 AT-U/mL),每组 10 只.正常组予以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及水蛭素组大鼠予以普通饲料及DL-蛋氨酸灌胃,造模 21 周,测血脂 4 项、血清Hcy,水蛭素组皮下注射水蛭素,2 周后测血脂和Hcy,取胸主动脉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胸主动脉组织病理变化及B细胞淋巴瘤-2(Bcl-2)、B细胞淋巴瘤-2 相关X蛋白(Bax)和胱天蛋白酶3(Caspase3)表达;实时荧光定量(RT-qPCR)检测Bcl-2、Bax和Caspase3 的mRNA表达.结果:水蛭素各剂量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水蛭素高剂量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水蛭素各剂量组主动脉内膜增厚、VSMC增生减轻;水蛭素高、中剂量组胸主动脉组织Caspase3、Bax蛋白表达增多,Bcl-2 蛋白的表达减少,水蛭素各剂量组Caspase3、Bax的mRNA不同程度降低,Bcl-2 的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水蛭素高剂量组对胸主动脉组织Caspase3、Bcl-2、Bax的mRNA的调控最佳.结论:水蛭素可能通过调节脂质、促进Hcy诱导下异常增殖的VSMC凋亡,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而且可以通过Caspase3/Bax/Bcl-2 凋亡信号通路有效促进高Hcy诱导的异常增殖的VSMC凋亡,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防治提供了新方向.

    水蛭素血管平滑肌细胞同型半胱氨酸大鼠血脂胸主动脉组织B细胞淋巴瘤-2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胱天蛋白酶3信号转导

    推拿改善运动性疲劳大鼠免疫炎性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钮妍国生魏培栋张茹...
    1379-1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推拿对运动性疲劳(EF)大鼠外周血炎症介质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凋亡与亚型平衡的影响,探索推拿改善运动性免疫炎性损伤的机制.方法:选取Wistar大鼠 30 只,随机将 6 只作为空白组,其余运用跑台运动法进行造模,将 16 只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推拿组,每组 8 只.空白组不进行任何处理,模型组每日力竭运动后于笼中休息,推拿组每日力竭运动后予以推拿干预 1 次,共干预21 d.取材后,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 β(IL-1 β)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流式细胞术测定PBMCs凋亡情况及Th1/Th2,Th17/Treg亚型分布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外周血中IL-1 β和TNF-α的含量显著升高(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推拿组外周血中IL-1 β和TNF-α含量显著下调(均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BMCs凋亡率显著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推拿组大鼠PBMCs凋亡率显著下降(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BMCs中Th1 和Th17 细胞增多,Th2 和调节性T(Treg)细胞减少,出现Th1 和Th17 漂移,Th1/Th2 及Th17/Treg细胞比例均显著上调(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推拿组大鼠PBMCs中Th1/Th2 及Th17/Treg细胞比例均显著下调(P<0.01,P<0.05).结论:推拿改善了EF大鼠外周血的免疫炎性状态,体现出抗炎、抗凋亡及免疫调节的手法效应.

    推拿运动性疲劳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炎症介质氧化应激运动性免疫抑制

    葛根汤颗粒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所致小鼠病毒性肺炎及死亡保护作用

    赵荣华孙静包蕾耿子涵...
    1385-1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葛根汤颗粒对甲型H1 N1 流感病毒PR8 株感染致小鼠病毒性肺炎模型的治疗及死亡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甲型H1 N1 流感病毒(PR8 株)滴鼻感染小鼠造成病毒性肺炎模型,观察小鼠的肺指数和肺指数抑制率,肺内细支气管及肺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病理切片镜下病变观察及等级评分;同时采用流感病毒PR8 毒株滴鼻感染小鼠造成死亡保护模型,观察小鼠感染后2 周内的死亡情况,计算小鼠的死亡率、死亡保护率、平均存活天数和生命延长率.结果:葛根汤颗粒高、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模型组小鼠肺指数(P<0.01);葛根汤颗粒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可显著减轻支气管炎症反应渗出状况,红肿相对消退,并且缓解病毒感染所致肺泡、肺间质渗出炎症反应及红细胞渗出情况(P<0.01,P<0.05);模型组小鼠死亡率90%,平均存活天数9.95 d,葛根汤颗粒3 个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可显著降低小鼠死亡率,延长小鼠平均存活天数,提高生命延长率(P<0.01,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葛根汤颗粒可显著降低病毒性肺炎模型小鼠的肺指数,并显著减轻病毒感染所致的小鼠肺内细支气管及肺局部炎症反应损伤,对模型小鼠的肺部炎症反应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同时可显著降低模型小鼠死亡率,延长平均存活天数,提高生命延长率,对感染小鼠有死亡保护作用.

    甲型H1N1流感病毒PR8小鼠病毒性肺炎葛根汤颗粒肺指数肺组织病理小鼠死亡保护作用生命延长率平均存活天数

    针灸治疗胃肠疾病的实验研究文献计量分析与数据挖掘

    陈嘉宜黄琴峰李琪刘慧荣...
    1391-1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统计分析2016-2020 年期间发表的针灸治疗胃肠疾病的实验研究文献,总结归纳针灸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主要研究方向与进展.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Pubmed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针灸治疗胃肠疾病的实验研究文献,并对结果进行计量统计分析.结果:近5 年来针灸治疗功能性胃肠疾病的实验研究以肠易激综合征与功能性消化不良为主,器质性胃肠病则是以溃疡性结肠炎为主.电针和灸法是针灸治疗胃肠疾病的主要方法,功能性胃肠病以电针干预为主,器质性胃肠病以灸法为主.足三里、天枢、上巨虚、中脘是针灸治疗胃肠疾病的主要穴位.功能性胃肠疾病的针灸实验研究侧重于胃肠动力、内脏高敏感、情绪相关机制,器质性胃肠疾病的针灸实验研究侧重于炎症与免疫相关机制.结论:近 5 年针灸治疗功能性胃肠疾病实验以电针干预为主,侧重于胃肠动力、内脏高敏感、情绪相关机制研究;器质性胃肠病的针灸实验研究以灸法为主,侧重于炎症与免疫相关机制.

    针灸疗法胃肠疾病动物实验选穴规律造模方式效应指标文献计量分析数据挖掘

    电针干预炎症性肠病动物模型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徐璇陈琳丁攀婷梁枝懿...
    1398-14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电针干预炎症性肠病(IBD)动物模型疗效及抗炎作用,为相关基础研究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The Cochrane library从建库至2022 年 11 月关于电针干预IBD的动物实验研究,由2 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偏倚风险评价,采用RevMan 5.3 软件进行数据合成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8 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能降低 IBD动物模型疾病活动指数(DAI)(MD =-1.27,95%CI 为-1.40~-1.15,P<0.00001)、结肠黏膜损伤评分(SMD =-2.39,95%CI为-2.83~-1.95,P<0.00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IBD动物体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SMD =-2.34,95%CI为-2.83~-1.85,P<0.00001)、白细胞介素-1β(IL-1β)(SMD =-2.56,95%CI为-3.78~-1.34,P<0.00001)及白细胞介素-6(IL-6)(SMD =-2.54,95%CI为-3.37~-1.71,P<0.00001)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对IBD动物具有改善疾病程度及抗炎作用,但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低,仍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进一步探讨.

    炎症性肠病电针动物实验Meta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系统评价

    肝气不足内涵探颐

    杨光胡骏何庆勇王阶...
    1406-1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肝气不足的证候在历代古籍记载及临床实践中广泛存在,然而中医教材并未对这一概念进行详细论述.通过文献归纳后发现:肝气不足理论发端于《黄帝内经》,在后世的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完善的理法方药体系.肝气不足则肝的谋虑和疏泄功能减退,引起情绪及思维活动异常、消化系统症状、筋脉失养症状、女子月事及发育异常等.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肝气不足"与胆汁酸代谢紊乱比较类似.现对肝气虚与肝血虚进行鉴别,并论述不同疾病的治疗特点,从而拓宽中医临床的诊疗思路.

    肝气不足肝气虚证肝虚郁结中医理论治疗土不荣木胆汁酸代谢紊乱

    从"一气周流"论述细胞焦亡与代谢综合征血管内皮损伤的相关性

    徐帅赵玉清陈恂卞昊宇...
    1411-1414,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气周流"是中医经典理论,其核心思想认为中气(脾胃之气)是整个气机运转的枢纽.脾胃虚弱,肝气郁结,水谷精微运化疏泄失常,日久痰浊瘀血内生,积聚于血管,引起代谢综合征血管内皮损伤.临床及实验研究均证实健脾疏肝方剂柴芪汤对代谢综合征及相关血管内皮损伤具有较好改善作用.细胞焦亡是一种促炎性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在血管内皮炎症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一过程类似于中医"痰瘀浊毒"的积聚.基于"一气周流"理论探讨细胞焦亡与代谢综合征血管内皮损伤的机制,为中医经典理论和中医药防治代谢综合征血管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

    "一气周流"理论焦亡代谢综合征血管内皮损伤中气气机升降中医经典理论脾虚肝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