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李振吉

月刊

1673-7202

sjzyyzz@vip.126.com;wfcms2006zzs@163.com

010-58650023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财富嘉园A座303室

世界中医药/Journal World Chinese Medicine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世界中医药》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世界中联的国际性、专业性杂志。拟于2006年11月正式出版,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世界中医药》杂志以增进世界各国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发展为宗旨,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为己任。本刊的办刊方针是提高兼顾普及,继承与创新并重,展现中医药界最具权威的学术成果。《世界中医药》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世界各国高质量的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又能满足各国中医药从业者提高技能的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科研成果”、“科研动态”、“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道”、“名老中医经验”、“理论研究”、“综述”、“论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中医药教学”等。另外,杂志还登载中医药在各国和地区的发展情况,中医药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为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成国际化精品期刊,使中医药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我们欢迎各界人士为本刊撰写文章或提出建议,共同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檗碱调控核因子κB信号转导通路对幽门螺杆菌感染人胃癌细胞的影响

    高炜徐艳霞刘圆圆徐㜫...
    1708-1711,1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小檗碱调控核因子κB信号转导通路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人胃癌细胞的影响.方法:建立Hp感染人胃癌细胞模型,并将其分成对照组、黄连素组、5-氟尿嘧啶组以及黄连素+5-氟尿嘧啶组.其中,对照组则予以等量生理盐水干预;黄连素组予以100μg/mL浓度小檗碱干预;5-氟尿嘧啶组予以5μg/mL的5-氟尿嘧啶干预;黄连素+5-氟尿嘧啶组则同时予以上述剂量的小檗碱以及5-氟尿嘧啶干预.比较各组Hp感染人胃癌细胞增殖情况,细胞周期的改变,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炎症反应指标水平.结果:对照组、黄连素组、5-氟尿嘧啶组以及黄连素+5-氟尿嘧啶组干预后2d、3d时的胃癌细胞增殖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对照组、黄连素组、5-氟尿嘧啶组以及黄连素+5-氟尿嘧啶组感染人胃癌细胞G0/G1期、S期呈逐渐下降趋势,而G2/M期呈逐渐升高趋势;对照组、黄连素组、5-氟尿嘧啶组以及黄连素+5-氟尿嘧啶组IκB激酶α蛋白表达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而P65蛋白表达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对照组、黄连素组、5-氟尿嘧啶组以及黄连素+5-氟尿嘧啶组IL-4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而白细胞介素-6呈逐渐下降趋势,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小檗碱主要是通过调控核因子κB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继而发挥抑制Hp感染人胃癌细胞增殖与炎症反应的作用,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胃癌幽门螺杆菌细胞增殖炎症反应核因子κB信号转导通路小檗碱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6

    清热养阴除湿丸调控焦亡通路治疗痛风的作用机制

    温博马丛张秦施阳...
    1712-1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NEK7/GSDMD焦亡通路,探讨清热养阴除湿丸抗炎、治疗痛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用改良Coderre法构建痛风动物模型.造模6 h、12 h、24 h、48 h后测量大鼠踝关节周长,计算肿胀指数.在灌胃第7天收集血清和组织样本.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NEK7/GSDMD通路各标志蛋白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及肿瘤坏死因子-α等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与空白组比较,其他各组大鼠均有明显踝关节肿胀;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各药物处理组大鼠的踝关节肿胀指数逐渐降低,以中药高剂量组下降幅度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各细胞因子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NEK7/GSDMD通路各标志性蛋白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热养阴除湿丸能够抑制NEK7-NLRP3炎症小体的形成,降低成孔蛋白GSDMD的产生,调控细胞焦亡的发生,减少炎症介质表达,从而减轻关节炎症,清热养阴除湿丸的抗炎作用可能是通过NEK7/GSDMD通路实现的.

    清热养阴除湿丸痛风蛋白酶-7炎症小体焦亡蛋白D细胞焦亡

    温和灸足三里穴对自然衰老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肾组织纤连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

    赵舒羽刘文博吴焕淦崔云华...
    1719-1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温和灸足三里穴对自然衰老大鼠的肾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自然衰老组和艾灸足三里组,同时设立9个月龄对照组,每组10只.自然衰老组常规饲养至20个月龄,艾灸足三里组从14个月龄开始温和灸"足三里"穴,1次/d,20 min/次,两侧穴位交替进行,直至20个月龄.结果:与9个月龄对照组比较,自然衰老组大鼠毛发枯黄,精神不振,活动欠灵活;肾结构改变,肾间质出现炎细胞浸润以及大量蓝色胶原纤维,肾组织中β-半乳糖苷酶表达升高(P<0.05),24 h尿蛋白含量升高(P<0.05),大鼠肾组织纤连蛋白(F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均增加(P<0.01).与自然衰老组比较,艾灸足三里组大鼠毛发润泽,色泽微黄,活动灵活,日常活动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胶原染色减少,肾组织中β-半乳糖苷酶表达降低(P<0.05),24 h尿蛋白含量降低(P<0.05),肾组织中FN、TGF-β1 mRNA表达降低(P<0.05).结论:温和灸足三里穴能减轻大鼠因增龄造成的肾损伤,对自然衰老大鼠具有肾脏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肾组织FN表达及TGF-β1基因转录有关.

    温和灸足三里穴自然衰老肾脏纤连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

    基于《金匮要略》辨治妊娠病思想论治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丁宁徐世杰姜德友谭曾德...
    1725-1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金匮要略》辨治妊娠病思想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治疗方法.方法:根据《金匮要略》妊娠病篇相关记载,厘清并讨论妊娠养胎、妊娠腹痛、妊娠下血的诊疗思想和方剂组成,并对妊娠用药的有故无殒理论以及治疗疾病所尊崇的辨证理论进行详细的描述与分析.结果:妊娠养胎之当归散、白术散,妊娠腹痛之当归芍药散,妊娠下血之胶艾汤等,均为古今医家所常用;仲景治疗妊娠病的思想亦可指导当今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治疗.结论:《金匮要略》妊娠病篇医理叙述详尽,组方配伍严谨,选药精当,疗效卓著,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诊治提供了新的可靠依据.

    金匮要略妊娠病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滑胎辨证论治方药组成方剂应用现代药理学

    中医湿热证病因病机内涵与治疗策略探讨

    孔海霞杜宏波张燕洁贺俊芝...
    1731-1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湿热证是中医最常见且治疗困难的复合证型,但其病因病机内涵及治疗策略仍欠清晰.本文通过文献及临床证据,围绕湿热证的传统认知、病因病机学演化规律,证候形成要素及治疗策略进行探讨,认为湿热证病因各有不同,湿热偏重,热后生湿和湿久化热是主要形成病机,难以自行缓解的慢性炎症状态及其继发的炎症-免疫-水液代谢紊乱状态是湿热证的内涵特征,湿热证的治疗策略应综合考虑病因、体质、当前证候及总体预后进行制定.

    湿热证病因学炎症反应免疫水液代谢水通道蛋白4体质

    小金胶囊联合硒酵母胶囊治疗甲状腺功能异常桥本甲状腺炎120例疗效观察

    师泽元王道新何震宇何建鑫...
    1736-1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小金胶囊联合硒酵母胶囊治疗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桥本甲状腺炎(HT)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河南省人民医院门诊的HT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时间顺序以2:1的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120)和对照组(n=60).观察组口服小金胶囊,5粒/次,2次/d,硒酵母胶囊,1粒/次,2次/d,服药时间共计12周.对照组仅口服硒酵母胶囊用法用量及服药时间等同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中、后甲状腺各径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5%(99/120)显著高于对照组56.67%(3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22.50%,对照组治愈率3.33%,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无效率17.50%,对照组无效率40.0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显效率40.83%,对照组显效率31.6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191%,对照组有效率21.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金胶囊联合硒酵母胶囊治疗HT可消除或减轻临床症状和体征,显著下调血清中TPO-Ab、TGAb水平,恢复甲状腺功能,改善甲状腺形态及结构,临床疗效满意.

    小金胶囊硒酵母胶囊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异常疗效观察

    首荟通便胶囊对腹部手术术后排气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研究

    余自君程先能商禧程闫伟...
    1740-1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首荟通便胶囊对腹部手术术后排气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在重庆市中医院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接受首荟通便胶囊治疗分为对照组(n=54)与观察组(n=53).对照组接受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首荟通便胶囊,比较2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相关因子水平,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行腹部手术后的患者治疗后,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症状改善,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对照组时间短,首次排气时间、腹胀完全缓解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术后排便时长均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血清胃动素、促胃液素、胃促生长素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而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恢复到治疗前水平,或有所上升;术后7d时,所有研究对象均已排气,并顺利排便,观察组入组患者的排气、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未发生恶心、呕吐、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结论:首荟通便胶囊可促进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排气,调节胃肠功能,促进气血通畅,调节相关因子水平,且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首荟通便胶囊腹部手术术后排气胃肠功能恢复

    基于倾向性评分对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骨科疾病的临床实效研究

    潘丽荆琳谢雁鸣高阳...
    1744-1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骨科疾病患者使用与不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疗效差异.方法:从18家全国三甲医院信息系统(HIS)提取数据,选取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患者13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使用和未使用丹参川芎嗪治疗骨科疾病患者以性别、年龄、入院病情1:1匹配,匹配后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组(丹川组)与未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组(对照组)均260例,将治愈、好转重新编码为有效,其他、无效、死亡编码为无效,对2组间的有效治疗率进行评价.运用倾向性评分对2组间混杂因素进行平衡,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2组治疗骨科疾病的疗效.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2组骨科疾病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骨科疾病优于未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但基于本研究是真实世界的回顾性研究,且倾向性评分无法对未知的混杂因素进行平衡,故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仍须大量的样本数据进行更精确的分析,为临床指导用药提供参考.

    倾向性评分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骨科疾病疗效真实世界医院信息系统Logistic回归分析回顾性研究

    清代医家不寐诊治的用药规律研究

    杨磊王新宇岳广欣樊新荣...
    1749-1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中华医典》医案部分的不寐医案进行挖掘分析,探究清代医家不寐诊治的遣方用药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华医典》医案部分为清代医家诊治不寐的数据来源,对其进行不寐诊治的医家著作、高频药物及其性味归经的频数统计;运用SPSS Modeler 18.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运用SPSS 21.0对所筛选的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收录122条医案,涉及医案著作32本,不寐诊治记载频数较高的清代医家为张聿青、邵兰荪、缪松心、叶天士、吴鞠通;122条医案中,涉及中药177味,中药使用总频次1205次.经过筛选,得到50味不寐诊治的高频中药.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可得,其药性多平、微寒;药味多甘、苦;归经以心经为主;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可得,茯神、酸枣仁为常见两味药药对,茯神、酸枣仁、远志为常见三味药药组;通过聚类分析可得7个药物组合,如生脉散加减、阿胶鸡子黄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归脾汤加减、涤痰汤加减、天王补心丹加减、温胆汤合半夏秫米汤加减等.结论:清代医家诊治不寐注重虚实,虚证多选用补益气血,滋阴清热,养血安神之品,辨证多以心肾不交、心脾两虚多见;实证多见肝亢与痰热,故用药多配伍平肝潜阳、化痰理气之剂.

    不寐数据挖掘中华医典医案用药规律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外治法预防病毒性肺炎的用药规律

    关媛媛郝阳王泓午田春颖...
    1755-1758,1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中医外治法预防病毒性肺炎用药规律,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外治方筛选、合理组方提供依据.方法:从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医学生物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EMBASE(embase.com)、Pubmed数据库进行主题词检索收集从建库至2020年2月的应用中医外治法预防病毒性肺炎的临床期刊、会议和学位论文,收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19年12月31日至2020年2月18日,我国各地区、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院、学术流派、名医经验中中医药干预方案中涉及中药外治法的预防方建立中医外治法预防病毒性肺炎数据库,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关联规则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结果:中医外治法预防病毒性肺炎使用频次最高的药物依次为藿香、艾叶、苍术、冰片、佩兰、山柰、薄荷、薄荷、肉桂、荆芥、雄黄、白芷、防风、金银花、茴香;关联性最强的药物组合为藿香→艾叶;聚类分析将高频药物分为2类.结论:中医外治法预防病毒性肺炎优势明显,预防病毒性肺炎以辟秽除湿,解表清热为主.

    病毒性肺炎中医外治法用药规律数据挖掘疫病中医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抗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