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李振吉

月刊

1673-7202

sjzyyzz@vip.126.com;wfcms2006zzs@163.com

010-58650023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财富嘉园A座303室

世界中医药/Journal World Chinese Medicine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世界中医药》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世界中联的国际性、专业性杂志。拟于2006年11月正式出版,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世界中医药》杂志以增进世界各国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发展为宗旨,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为己任。本刊的办刊方针是提高兼顾普及,继承与创新并重,展现中医药界最具权威的学术成果。《世界中医药》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世界各国高质量的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又能满足各国中医药从业者提高技能的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科研成果”、“科研动态”、“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道”、“名老中医经验”、“理论研究”、“综述”、“论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中医药教学”等。另外,杂志还登载中医药在各国和地区的发展情况,中医药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为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成国际化精品期刊,使中医药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我们欢迎各界人士为本刊撰写文章或提出建议,共同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下的民族医药传承创新

    罗婕张艺
    2211-2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医药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瑰宝之一.民族医药是在不同区域的民族之间共同交流后形成的.近年来,"中国藏医药浴法"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纳西东巴古籍文献"藏医《四部医典》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民族医药知识得到保护,民族文化得到弘扬,但民族医药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仍然存在.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导向,从历史记忆、民族政策、文化认同、人才教育、健康产业5个维度探讨构建中华民族医药共同体路径.旨在强化各民族医药文化的交互作用,创造互惠均衡的民族医药发展环境,为共同增进健康福祉、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贡献力量.

    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医药途径传承发展创新健康中国

    沙棘属药用植物亲缘学研究进展

    王晓琴徐僮刘悦刘洋...
    2217-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沙棘作为一种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的药食同源特色植物,素有"天然维生素宝库""营养保健来源"等美称.早在公元8世纪已经发现沙棘有祛痰止咳,消食化滞,活血散瘀之效.研究表明沙棘属植物中含有黄酮类、萜类、挥发油类以及甾体类化合物,此外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多糖、脂肪酸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对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以及呼吸系统等方面的疾病有良好治疗作用.为了更深入的探讨沙棘属亲缘关系,现总结归纳了沙棘属植物的传统药用价值、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寻找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为有效开发及合理利用本属资源提供依据.

    沙棘属药用植物亲缘学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传统药用价值地理分布黄酮萜和甾体

    基于数据挖掘的藏药三黄水类方治疗"黄水病"用药规律研究

    刘紫轩罗婕德洛张艺...
    2228-2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藏医对黄水病的诊疗经验,结合藏医理论分析藏药三黄水类方治疗黄水病的用药规律.方法:结合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晶珠本草》等中关于黄水病的诊疗经验,以"黄水病""干黄水"为检索词,在前期自建的藏药成方制剂知识库中筛选用于治疗黄水病的三黄水类方.完成词频分析和共现分析,并将数据导出至Cytoscape 3.7.1,进行可视化网络分析,在藏医理论的指导下,挖掘三黄水类方的配伍规律,分析藏医治疗"黄水病"的优势病种.结果:共检索得到治疗黄水病的三黄水类方12个,藏药81味.三黄水药(珀嘎、黄葵子、决明子)最常配伍诃子、木香、毛诃子、余甘子、麝香、肉豆蔻、草果、宽筋藤、丁香、巴夏嘎等,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黄水病".其中,"三果"(诃子、毛诃子、余甘子)能清除血热、化解坏血;配伍温性的木香、麝香、肉豆蔻、草果、丁香等主要用于治疗寒性黄水病,配伍清赤巴热的宽筋藤、巴夏嘎等则主要用于治疗热性黄水病.结论:藏医遵循病症结合的诊疗模式辩治黄水病,三黄水类方是其用于治疗"黄水病"的核心方剂集合,类风湿关节炎和特应性皮炎属于三黄水类方治疗的优势病种.

    藏医药黄水病干黄水三黄水类方用药规律文本挖掘漆塞尔桑当松汤藏药成方制剂知识库

    民族医药对体质辨识思维的研究进展

    曾商禹赵文卓程黄佳瑾刘馨蔚...
    2234-2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医药对于体质的认识起源于本民族的文化和临床实践,其扎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与中医学比较具有更强的独特性和文化性.现以目前主要民族医药藏、蒙、维、傣、朝医学对体质的认识为基础,通过整理和归纳对目前我国主要民族医药对体质的认识进行总结,探讨"民族医药体质认知思维"的发展和传承,以期达到有效地发展和传承民族医药体质学术思想,并促进传统医学知识的现代应用和转换.

    民族医药体质医学原创思维研究进展藏医药蒙医药维医药傣医药

    苗药痛风停汤对高尿酸血症大鼠降尿酸机制研究

    曹跃朋马武开刘正奇安阳...
    2240-2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探讨痛风停汤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尿酸水平、血清黄嘌呤氧化酶(XO)浓度、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尿酸盐转运体(UAT)mRNA和尿酸盐阴离子转运蛋白1(URAT1)mRNA的表达的影响,研究苗药痛风停汤的具体降尿酸作用机制.方法:将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苗药痛风停高、中、低组、空白组和模型组、别嘌醇组、苯溴马隆组.除空白组每天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外,其余各组均造成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模型组和空白组均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其余各组分别予相对应药物灌胃,给药7 d后检测各组血清XO活性、尿酸及肾小管上皮细胞UATmRNA、URAT1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1)降XO,除苯溴马隆组、苗药痛风停低剂量组,其余各组均可降低血清XO浓度(均P<0.01);别嘌醇组与苗药痛风停高、中剂量组疗效相当(P>0.05).痛风停高、中剂量组比低剂量组降低XO效果更佳(P<0.05).2)降尿酸,除苗药痛风停低剂量组,其余各观察组均有较好的降尿酸作用(均P<0.01);痛风停高、中剂量组与别嘌醇组、苯溴马隆组降尿酸效果相当(P>0.05).3)调节UATmRNA表达,痛风停高剂量组可以上调UATmRNA表达(P<0.01),其余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调节URATlmRNA表达,苗药痛风停高、中剂量组及苯溴马隆组均可以下调URATlmRNA表达(P<0.05),且效果相当(P>0.05).其余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苗药痛风停汤可能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及上调UATmRNA、下调URAT1mRNA的表达达到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血尿酸浓度.

    苗药痛风停汤高尿酸血症实验研究黄嘌呤氧化酶尿酸盐转运体

    源于唇形科植物的畲药品种特点分析

    刘赛李佳豪张婴芝樊川江...
    2245-2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源于唇形科植物的畲药(简称唇形科畲药)的品种特点,探讨其特殊功效对后期研究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文献信息分析,获取唇形科畲药的药用部位、多民族交叉使用,尤其是其相对于中药的差异性功效等信息,采用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对典型中、畲药交叉使用品种作用靶点的相关疾病进行聚类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的富集分析,进而分析畲药差异性功效的科学性.结果:共获得25个唇形科畲药品种,其中19个以全草入药,是最主要的入药部位;与39个少数民族药存在交叉使用情况,其中与土家族、瑶族、苗族、侗族、壮族、彝族等民族药的交叉使用频率较高;受所处生活环境的影响,唇形科畲药主要用于在外感时令病、创伤、妇科病、疮疡病、小儿杂病、瘟疫等.益母草是典型的中、畲药交叉使用品种,畲医认为益母草具有治疗感冒腹痛和产后月内口渴等疾病,与网络药理学的分析结果一致.结论:唇形科畲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是其差异性功效的记载,对后期研究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但是其整体研究水平还相对落后,后期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基于差异性功效的药效学评价、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和质量控制方法等研究.

    唇形科畲药药用部位功效益母草网络药理学糖尿病

    萨滞布病(脑中风)的藏医病因病机及干预策略研究

    贡保东知阿达完么才让加羊加措...
    2250-2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萨滞布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藏医药治疗萨滞布病临床疗效显著,但其病因病机尚存在异议,为促进和提高萨滞布病因病机的认识,本研究查阅和古籍文献,发现萨滞布病是人体三因失去平衡后隆血紊乱,人体坏血增多,坏血在隆的反作用下黏性增高,出现血液堵塞或溢出现象,导致白脉和黑脉受损,进而引起偏瘫、失语等症状,同时依据文献将萨滞布病的证型分类进行总结和梳理.依据藏医理论和国内外萨滞布病前沿相关文献,提出了从神经血管单元、时间药理学、代谢组学、肠道菌群等方法藏药干预萨滞布病的策略,为新方法和新思路研究藏药干预萨滞布病提供了藏医理论衔接点.

    藏医萨滞布病脑中风病因病机研究策略肠道菌群代谢组学味性化味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当归补血汤治疗糖尿病肾脏病的内在机制

    艾思南朱泽兵郑慧娟田蕾...
    2254-2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当归补血汤治疗糖尿病肾脏病的内在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得当归补血汤(由黄芪、当归组成)主要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信息;利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取与糖尿病肾脏病相关的基因靶点,运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并运用R软件进行基因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当归补血汤活性成分30个,其中黄芪具有活性成分19个,当归具有活性成分11个,经筛选得到主要活性成分共19个;收集到药物与疾病共有靶点基因71个.基因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当归补血汤主要通过涉及炎症反应、凋亡-自噬通路、低氧诱导通路等的21条通路改善糖尿病肾病病情.结论:该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揭示了当归补血汤从炎症反应、自噬-凋亡通路、低氧诱导通路等途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改善糖尿病肾脏病的作用,为后续研究开展实验工作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和依据.

    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糖尿病肾脏病网络药理学

    酸橙枳实黄酮类抗氧化活性的药效组分研究

    贾富霞王秀娟罗容
    2261-2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酸橙枳实中黄酮类抗氧化药效组分.方法:利用统计学中偏最小二乘法回归方法,将酸橙枳实黄酮类组分HPLC共有峰峰面积和用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ABTS自由基、总抗氧化能力测定(FRAP)3个抗氧化活性指标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参与抗氧化作用的药效组分及各组分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用十批药材各药效组分的峰面积平均值计算药效组分之间比例.结果:酸橙枳HPLC图谱中的11个黄酮类组分峰与其抗氧化活性相关.与清除DPPH自由基正相关的药效组分,相关性由大到小分别是:新橙皮苷>X1>野漆树苷>柚皮苷>X6>X3,组分间比例为13.8:3.4:1:14.9:1.5:1.2;与清除ABTS自由基正相关的药效组分,相关性由大到小分别是:新橙皮苷>野漆树苷>X1,组分间比例为13.8:1:3.4;与总抗氧化能力正相关的药效组分,相关性由大到小分别是:新橙皮苷>X1>柚皮苷>X3>川陈皮素>橙皮苷>X6>芸香柚皮苷>X4>野漆树苷>X2,组分间比例为13.8:3.4:14.9:1.2:1.9:1.2:1.5:1.3:0.8:1:0.4.结论:酸橙枳实抗氧化药效效应是多个黄酮类组分协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新橙皮苷、野漆树苷和未知成分X1是酸橙枳实黄酮类抗氧化核心药效组分;新橙皮苷、野漆树苷和未知成分X1之间的比例为13.8:1:3.4.

    酸橙枳实药效组分抗氧化黄酮类高效液相色谱法自由基总抗氧化能力偏最小二乘回归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复方茵丹汤治疗淤胆型肝炎的作用机制

    徐萌孙凤霞李晓玲
    2266-2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中药复方网络药理学对复方茵丹汤治疗淤胆型肝炎的作用机制进行系统分析.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CMID)筛选复方茵丹汤中有效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运用OMIM数据库以及GeneCards数据库获取淤胆型肝炎疾病相关靶点;将药物与疾病靶点取交集,获得潜在靶点;通过Dis-Genet数据库分析潜在靶点的蛋白类型;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复方调控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建立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带入Cytoscape软件进行拓扑分析;采用R软件进行潜在靶点的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以及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复方茵丹汤中有效活性成分所对应的靶点与淤胆型肝炎靶点取交集,共获得了83个潜在靶点;通过复方调控网络构建,预测茵陈、大黄、栀子等药物可能通过NOS2、ESR1、DPP4等靶点对淤胆型肝炎的治疗起到一定作用;通过PPI网络及拓扑分析,获得白细胞介素6、蛋白激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等11个核心靶点,可能在复方茵丹汤治疗淤胆型肝炎中起主要作用;通过GO富集分析结果,预测潜在靶点在淤胆型肝炎的肝脏损伤、炎症反应、细胞代谢功能以及免疫功能中发挥作用;通过KEGG富集分析结果,预测Thl7细胞分化通路、HIF-1信号通路可调节机体的代谢应激,抑制炎症介质.结论:复方茵丹汤对淤胆型肝炎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109个有效活性成分、11个核心靶点以及Thl7细胞分化、HIF-1等信号通路有关.

    网络药理学复方茵丹汤淤胆型肝炎作用机制有效成分核心靶点信号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