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李振吉

月刊

1673-7202

sjzyyzz@vip.126.com;wfcms2006zzs@163.com

010-58650023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财富嘉园A座303室

世界中医药/Journal World Chinese Medicine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世界中医药》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世界中联的国际性、专业性杂志。拟于2006年11月正式出版,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世界中医药》杂志以增进世界各国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发展为宗旨,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为己任。本刊的办刊方针是提高兼顾普及,继承与创新并重,展现中医药界最具权威的学术成果。《世界中医药》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世界各国高质量的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又能满足各国中医药从业者提高技能的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科研成果”、“科研动态”、“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道”、“名老中医经验”、“理论研究”、“综述”、“论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中医药教学”等。另外,杂志还登载中医药在各国和地区的发展情况,中医药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为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成国际化精品期刊,使中医药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我们欢迎各界人士为本刊撰写文章或提出建议,共同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3种检测方法比较忍冬药用和非药用部位的抗氧化活性

    陈两绵邹芳艳刘晓谦高慧敏...
    2513-2519,2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和比较忍冬药用部位(金银花和忍冬藤)和非药用部位(忍冬叶)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为忍冬非药用部位——忍冬叶的综合利用和产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法和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微量法测定45份金银花、忍冬叶和忍冬藤样品的抗氧化活性,并分别采用描述性统计、直观分析、系统聚类分析(H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等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和挖掘.结果:3种方法测定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基本相似,测定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不同产地的金银花、忍冬叶和忍冬藤抗氧化活性大小:连云港≥河南>山东(金银花);连云港>河南>山东(忍冬叶);河南≥山东≥连云港(忍冬藤).忍冬藤的抗氧化活性较弱,金银花和忍冬叶的抗氧化活性较强.金银花和忍冬叶的抗氧化活性大小因其产地不同而存在差异:忍冬叶≈金银花(河南),忍冬叶>金银花(连云港),忍冬叶<金银花(山东).HCA和PLS-DA分析将45份样品分为2个组别,其中忍冬藤为一组,金银花和忍冬叶为另一组.忍冬藤的抗氧化活性明显不同于金银花和忍冬叶,而金银花和忍冬叶的抗氧化活性则较为相近.结论:忍冬植物的非药用部位——忍冬叶资源丰富,其抗氧化活性比忍冬藤强,与金银花相当,极具综合利用价值和产品开发潜能.

    忍冬非药用部位忍冬叶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铁离子还原能力抗氧化活性微量法

    基于分子对接技术筛选金银花抗新型冠状病毒活性成分研究

    孙玉郭中原陈两绵关亮俊...
    2520-2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分子对接技术筛选金银花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潜在活性成分,为发现抗SARS-CoV-2先导化合物以及揭示金银花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物质基础提供参考.方法:在文献总结并结合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检索的基础上,建立涵盖金银花中382个化合物的化学成分库,以SARS-CoV-23CL水解酶(3CL Protease,Mpro)以及SARS-CoV-2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复合物为分子对接靶标,利用Discovery Studio软件进行分子对接,以打分值大小筛选抗SARS-CoV-2潜在活性成分.结果:金银花中三萜皂苷类成分与SARS-CoV-2 Mpro有较强的结合力,以SARS-CoV-2 Mpro晶体结构复合的原抑制剂N3为阳性对照,7个化合物为其潜在抑制剂;环烯醚萜类和神经酰胺类成分对SARS-CoV-S/ACE2复合物的阻断较好,保留打分值前3%的化合物,10个化合物可作为SARS-CoV-S/ACE2复合物的潜在阻断剂.结论:从金银花中发现16个潜在抗SARS-CoV-2活性成分.本研究为阐明金银花抗击COVID-19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参考,同时为发现新的抗SARS-CoV-2先导化合物指明方向.

    金银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分子对接新型冠状病毒MproSARS-CoV-S/ACE2复合物三萜皂苷环烯醚萜神经酰胺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的山楂核抗菌、抗氧化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杨悦刘颖刘晓谦杨立新...
    2527-2532,2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山楂核新的生物活性并阐释其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评价2,2-二苯基-1-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清除率及Fe3+还原能力考察山楂核乙醇提取物及其不同极性萃取部位的抗菌和抗氧化活性,得到活性部位,并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与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结果: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是山楂核抗菌、抗氧化的活性部位.经LC-MS/MS分析从活性部位中共推测出21个化学成分,包含16个木脂素、3个苯丙素和2个黄酮类成分.结论:木脂素类成分是山楂核的主要药效成分,值得深入研究.

    山楂核抗菌抗氧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木脂素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中药何首乌中10种真菌毒素的含量

    白思宇陈倩雯冯伟红荣立新...
    2533-2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何首乌中10种真菌毒素的方法.方法:样品经70%甲醇提取,再经亲水亲脂平衡(HLB)柱净化处理后进样分析.样品采用Welch Ultimate XB C18色谱柱(4.6 mm×100 mm,2.5μm)进行分离,流动相为甲醇(A)-0.1%甲酸(含5 mmol/L乙酸铵)(B),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40℃;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电离样品,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采用基质匹配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0种真菌毒素在各自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0),检测限(LODs)和定量限(LOQs)分别介于0.50~15μg/kg和1.5~50μg/kg之间.在低、中、高浓度下,10种真菌毒素的平均回收率为62.5%~116.1%;中浓度下,10种真菌毒素的精密度在2.8%~8.7%.结论:该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何首乌中多种真菌毒素的同步测定.

    何首乌真菌毒素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中药鸡内金的现代研究进展

    樊佳刘晓谦彭博练东银...
    2542-2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鸡内金来源于雉科动物家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的干燥砂囊内壁,主要含有蛋白质、氨基酸、多糖等成分以及微量元素.作为药食同源中药,鸡内金不仅是一味消食化积的良药,在治疗口腔溃疡、石淋、腹泻、妇科疾病等方面也取得很好的疗效,具有广阔的药食开发前景.本文对鸡内金的来源、炮制加工、化学成分、质量评价、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以及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为其后续的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鸡内金炮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评价综合利用

    茯苓多糖的提取、结构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王悦田双双刘晓谦张永欣...
    2548-2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茯苓是我国传统药食两用中药材,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茯苓多糖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肿瘤、抗炎、保肝、调节机体免疫力等药理作用,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及保健品等领域.本文对茯苓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降解、结构表征、结构修饰及其药理作用进行总结,为茯苓多糖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茯苓多糖提取分离降解结构分析结构修饰药理作用

    黄连须根提取物生物碱类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

    张永欣朱童杨丹滕菲...
    2556-2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黄连的采收加工过程中,大量的黄连须作为农业废弃物而丢弃,为探索其在植物源农药方面的应用价值和前景,对黄连须根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提取物和单体成分进行活性筛选.方法:采用酸水提取,制备黄连须根提取物,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对其生物碱类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指认黄连须根中的主要化学成分;采用一测多评方法,对其中的盐酸小檗碱、盐酸黄连碱、盐酸药根碱、盐酸表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等5个成分进行定量研究;采用抑菌圈法,评价须根提取物及部分单体成分对农业病原菌的抑制活性.结果:通过质谱指认了黄连须根酸水提取物中14种生物碱类成分,其中5种主要生物碱含量总和是6.9%~9.1%,其含量约为主根提取物的26%,具有开发利用价值.通过对黄连、须根2种提取物以及黄连须根中的主要成分盐酸黄连碱的活性筛选,发现黄连须根提取物在1、10、50、100 mg/L 4个浓度下对农业中常见病原菌(小麦赤霉菌、番茄灰霉菌、辣椒疫霉菌、小麦纹枯病、番茄早疫病、苹果斑点落叶病、辣椒炭疽菌、水稻稻瘟病)抑制活性较弱,仅有黄连提取物在高浓度(100 mg/L)时对辣椒疫霉菌的抑制活性达50%,其余抑菌活性均低于50%.须根中的盐酸黄连碱在50 mg/L对辣椒疫霉菌、小麦纹枯病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80%),对水稻稻瘟病、辣椒炭疽菌也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分别达71.43%和63.64%.结论:黄连须根中的生物碱成分含量较高,且对农业中常见病原菌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尤其是盐酸黄连碱对辣椒疫霉菌、小麦纹枯病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具备开发利用潜力,可以为黄连须根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

    黄连须根生物碱抑菌活性

    基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中医药防治策略

    宋洋杨仁义周德生傅馨莹...
    2562-2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GEO芯片数据及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获取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差异基因及中医药防治方剂,并分析其作用机制,为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中医药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等多学科交叉方法,对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中医药防治策略进行探讨.整合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TCMIP)、GeneCards、PubChem、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STRING、WebGestalt、DAVID多数据库资源及Cytoscape、R语言软件工具,对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疾病靶点、中药靶点进行筛选,从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基因本体(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的角度,对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数据挖掘获取的气虚血瘀型脑梗死基础方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获取2542个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疾病靶点,其中差异基因结果显示HIF1A、PIK3CA、PIK3R1、TP53、NFKB1、HSP90AA1、CREBBP、CASP8、IL6、TNF、ITGB等表达上调,APOE、IGF1、CXCL5、SRC、ADCY5、PTGS2等表达下调,可作为疾病诊断治疗的潜在靶点.58首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方剂的用药规律,包括频次、关联及新方组合,获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基础方剂,由黄芪、川芎、当归、地龙、党参、西洋参、白术、桃仁、赤芍、枳实10味中药组成,具有益气活血、行气化痰的功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差异基因以多组分、多功能、多途径的方式,主要通过HIF-1、TNF、NF-kappa B、Apoptosis、PI3K-AKT等通路发挥作用.结论: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中医药防治当以差异基因靶点为中心,筛选出临床基础方,根据临床辨证施治加减中药,同时可采用多学科交叉方法对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方剂从多组分、多途径、多靶点层面进行临床与实验验证.本研究为中医药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提供了方法理论上的指导,对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气虚血瘀脑梗死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差异基因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网络药理学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强力定眩片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

    林建国张津菊段锦龙姚魁武...
    2570-25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强力定眩片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药分子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在线分析工具(BATMAN-TCM)平台检索强力定眩片活性成分,使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对活性成分进行靶点预测.通过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治疗靶点数据库(TTD)得到高血压相关靶点,整合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获取交集靶点.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疾病网络图,筛选核心成分.利用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核心蛋白.使用MCODE对PPI网络进行蛋白聚类分析.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Hiplot分析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再使用Autodock Vina和Pymol实现核心成分-核心蛋白的分子对接.结果:检索得到强力定眩片活性成分44个,作用靶点679个,疾病相关靶点2367个,药物与疾病的交集靶点305个.KEGG分析显示,交集基因主要富集于PI3K-AKT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HIF-1等信号通路.GO富集分析显示,交集基因主要富集于循环系统调控过程、血管管径调节、MAPK级联正向调节、血压调节等过程.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主要核心成分与核心蛋白均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强力定眩片可能通过调控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血管平滑肌收缩、氧化应激、钙离子通道等方式,起到降低血压的功效.

    强力定眩片高血压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作用机制

    半夏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周嘉培王小平曹志群王永森...
    2576-2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借助网络药理学平台,研究半夏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作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半夏泻心汤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提取FD相关基因.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上传关键靶点至STRING平台建立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最后利用ClueGO插件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半夏泻心汤有效活性成分共211种;关键靶点共70个,包括ALB、CASP3、VEGFA等;KEGG通路富集得到相关作用通路15类,主要涉及TNF信号通路、核因子κB信号通路、5-羟色胺(5-HT)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结论:调节炎症、胃动力、胃肠高敏性以及雌激素含量等途径是半夏泻心汤治疗FD的潜在作用机制,本研究为FD治疗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了客观的参考方向.

    半夏泻心汤功能性消化不良作用机制网络药理学炎症胃动力内脏高敏性雌激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