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李振吉

月刊

1673-7202

sjzyyzz@vip.126.com;wfcms2006zzs@163.com

010-58650023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财富嘉园A座303室

世界中医药/Journal World Chinese Medicine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世界中医药》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世界中联的国际性、专业性杂志。拟于2006年11月正式出版,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世界中医药》杂志以增进世界各国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发展为宗旨,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为己任。本刊的办刊方针是提高兼顾普及,继承与创新并重,展现中医药界最具权威的学术成果。《世界中医药》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世界各国高质量的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又能满足各国中医药从业者提高技能的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科研成果”、“科研动态”、“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道”、“名老中医经验”、“理论研究”、“综述”、“论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中医药教学”等。另外,杂志还登载中医药在各国和地区的发展情况,中医药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为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成国际化精品期刊,使中医药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我们欢迎各界人士为本刊撰写文章或提出建议,共同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中医体质特点及止血组方对中医体质的影响

    吴雅楠崔术郭海云赵海英...
    2927-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的中医体质特点,以及止血组方对中医体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收治的青春期功血患者45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224)和观察组(n=231).对照组患者口服妈富隆治疗;观察组患者分阶段中药辨证口服治疗,以止血组方加减止血治疗,血止后(包括次月月经结束后)开始服补肾调周方,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停药后观察6个月.结果:青春期功血患者的中医体质以气虚质、阳虚质、血瘀质、痰湿质为主.患者气虚质与月经周期负相关(P<0.05)、与血红蛋白含量负相关(P<0.01),气虚质评分与子宫内膜厚度正相关(P<0.01),阳虚质评分与经期及子宫内膜厚度正相关(P<0.05),与血红蛋白含量负相关(P<0.01),痰湿质评分与经期正相关(P<0.05),血瘀质评分与月经周期正相关(P<0.05).止血组方可以显著提高平和质比例及评分,降低其他各体质评分.结论:气虚质、阳虚质、血瘀质和痰湿质与青春期功血的发生密切相关,止血组方可以显著改善青春期功血患者的中医体质.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止血组方中医体质评分月经周期经期子宫内膜厚度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5年疗效分析

    朱逸云王琳
    2932-2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IgA肾病5年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病科收治的疗程满5年并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IgA肾病患者13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实际用药情况分为中医组(n=63)和中西医结合组(n=68),观察治疗前后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以及安全性指标的变化.结果:基线数据显示中西医结合组较中医组病情更重,对于轻-中度病理类型(40例,占30.53%),2组治疗前后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中-重度病理类型(91例,占69.47%),与治疗前比较,中西医结合组UPRO显著下降(n=53,P<0.05),SCr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在各项指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38,P>0.05).5年患者累计生存率,中西医结合为97.1%,中医组为95.2%,2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较中西医结合组不良事件更少.结论: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IgA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对于病理类型较重的IgA肾病,临床更倾向于中西医结合治疗,2组治疗均对远期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并且中医组治疗具有更少的不良反应,安全性更高.

    IgA肾病回顾性分析轻-中度病理类型中-重度病理类型中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累计生存率远期疗效

    中药熏蒸联合针灸推拿治疗中风的临床效果

    胡臻妮黄志东曹慧翟佳佳...
    2937-2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推拿和针灸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7月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中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进行编号,按编号单双数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推拿+针灸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熏蒸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红细胞压积(HCT)、纤维蛋白原(FBG)、血浆黏度(CP)、免疫学(lgA,lgG,lgM)、神经缺损(NDF)、运动功能(FMA)、临床痉挛指数(CSI)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FBG、CP、HCT、IgA、IgM、IgG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NDF、CSI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FMA评分上升,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0%和1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中药熏蒸法联合推拿、针灸可改善中风患者血循环状态和免疫调节,促进神经及运动功能恢复,疗效确切.

    中药熏蒸针灸推拿中风神经功能脑卒中血流动力学免疫功能

    基于形式概念分析法研究针灸治疗肩痹选穴规律

    崔晓婕许寒冰于微微相静...
    2941-2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形式概念分析方法挖掘针灸治疗肩痹的选穴规律.方法:以《430种疾病针灸表解》为数据源,从证型、腧穴两方面收集肩痹数据,建立肩痹处方数据库,运用形式概念分析法,采用Lattice Miner软件进行数据挖掘和规则提取.结果:针灸治疗肩痹的核心腧穴为肩髃、肩髎、合谷、肩井、臑会、秉风;应用频次最高经络为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在所提取规则中,肩髎-合谷、肩髃-合谷支持度最高,其次是肩髃-肩髎、肩髃、肩髎-合谷.结论:通过数据挖掘发现针灸治疗肩痹以手三阳经为主,选穴原则以近部取穴为主,搭配远部取穴,重视"近部取穴-远部取穴-辨证取穴"相结合.本研究将形式概念分析应用于中医数据挖掘,可有效发现中医诊疗数据中所隐含的潜在知识,为中医临床治疗选穴规律发现提供理论支持与科学依据.

    形式概念分析中医针灸证型腧穴肩痹选穴规律数据挖掘

    基于经穴电学特性研究失眠伴焦虑状态与脏腑经络相关性

    徐林新种茵许潇颖潘嘉欣...
    2946-29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失眠伴焦虑状态患者的经穴在低电阻抗性与电阻双侧平衡性上的病理变化特点,探讨失眠伴焦虑状态与脏腑经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三亚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同期接受中医JK-02-B型经络检测仪检测的39例失眠伴焦虑状态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受试者十二正经原穴的电能量值和五大健康指标.结果:对照组双侧电能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单侧心经、心包经、脾经、胃经和双侧肝经、胆经、肾经、膀胱经的电能量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对照组数值均高于观察组;2组体能状态、心肾状态、自主神经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三者分布倾向于正常水平,观察组心肾状态、自主神经分布倾向于偏高水平.结论:失眠伴焦虑状态时,人体经穴导电量呈现双侧失衡现象,使经穴电阻抗显著增高,与心、心包、肝、胆、脾、胃、肾、膀胱的脏腑经络及体能状态、心肾状态、自主神经存在相关性.

    失眠伴焦虑中医经络检测电能量值经穴电学特性低电阻抗性双侧平衡性脏腑经络健康指标

    基于国内外指南的盆腔炎症性疾病中西医诊疗

    李玉琦宫艺梁士兵沈文娟...
    2950-2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国内外关于盆腔炎症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的中、西医指南内容,为优化PID中西医结合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电子数据库与相关指南网站,纳入截至2020年2月17日最新版PID指南,对PID的诊断标准、治疗原则、抗菌药物方案及其耐药性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最终纳入国内外发布的6个最新PID指南,西医指南包括(中国、法国、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英国性健康与艾滋病协会、欧洲国家等),中医指南为我国本土指南.在诊断标准方面,国内外西医指南均支持将诊断PID的门槛保持在较低水平,中医指南以中医与西医诊断标准为依据,确定了不同分型及其治则;在治疗方面,西医指南对广谱抗生素联合的治疗原则一致,用药与疗程不尽相同,此外国外指南均提及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耐药情况及不良反应.中医指南对PID中医药疗法进行了规范,提出以美国指南抗生素治疗为基础、中医药单用/联合抗生素的中西医结合原则,但单用中医药治疗目前仍缺乏充足高质量的证据.没有中西医结合的具体处方的指南内容.结论:我国目前缺少对治疗PID的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PID是我国优势,但尚需要更多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未来有必要制定建立在我国本土抗生素方案的证据上、有机结合地中西医结合具体治疗方案.

    指南盆腔炎症性疾病抗生素耐药循证医学中医中西医结合

    征稿

    29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