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李振吉

月刊

1673-7202

sjzyyzz@vip.126.com;wfcms2006zzs@163.com

010-58650023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财富嘉园A座303室

世界中医药/Journal World Chinese Medicine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世界中医药》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世界中联的国际性、专业性杂志。拟于2006年11月正式出版,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世界中医药》杂志以增进世界各国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发展为宗旨,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为己任。本刊的办刊方针是提高兼顾普及,继承与创新并重,展现中医药界最具权威的学术成果。《世界中医药》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世界各国高质量的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又能满足各国中医药从业者提高技能的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科研成果”、“科研动态”、“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道”、“名老中医经验”、“理论研究”、“综述”、“论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中医药教学”等。另外,杂志还登载中医药在各国和地区的发展情况,中医药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为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成国际化精品期刊,使中医药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我们欢迎各界人士为本刊撰写文章或提出建议,共同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隐喻认知视域下的中医思维研究

    贾春华李湛赖敏
    3283-3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言与认知/思维总是难解难分地交织在一起.20世纪重要的语言理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力主"语言决定思维论",维特根斯坦也说,"我的语言的限度就是我的世界的限度".若语言的作用果真如此,从语言入手探讨中医学思维,则成中医思维研究之不二法门.中医语言是一种自然语言,以汉字或符号的形式呈现,汉字的创立体现了中国古人的隐喻思维.从汉字的形成方法来划分中医学中的隐喻类型,沿其名、用其意而不袭其实,依次第名曰象形、象事、象意、象声隐喻.研究发现中医思维的独特性根基于汉语言的特殊性,是中国语言与文化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医思维的特殊性,因而学习中医就必须学习中医语言.中医的语言犹如一座老城,一座由小胡同和广场、旧的和新的房屋和带有不同时期的扩建物的房屋构成的迷宫.只有走入并走出迷宫的人,才能从基于隐喻认知的中医语言中发现另一个人体世界.

    中医语言中医思维隐喻认知中医学认知语言学六书概念命题

    中医脏腑概念认知加工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赖敏宋秋梦黄慧雯贾春华...
    3289-3295,33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在不同语境下提取脏腑图和解剖图语义信息的变化和差异,考察中医脏腑概念的认知加工特点.方法:实验a、b分别采用图词匹配范式和图词整合范式,记录中医相关专业学生进行脏器概念匹配及脏腑术语整合加工的行为学和脑电数据.结果:图片呈现后引起的400 ms事件相关电位负波(N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a中脏腑图在前额、额区更负(P<0.05),实验b中解剖图在前颞区更负(P<0.01).词语呈现后诱发的晚期正成分(LP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实验a前额、额、额中央、中央的脏腑图更正(P<0.05),到实验b左、右前额和右额区的脏腑图更正(P<0.05)和右侧顶区的解剖图更正(P<0.01).结论:由熟悉度导致的图片语义信息加工差异变小,脏腑术语的上下文语境对解剖图提取语义信息的抑制效应更明显.与脏腑图相比,解剖图具有整合相应概念的优势,但中医脏腑概念与2种图片,尤其是解剖图并未形成对应表征关系,中医相关专业学生对脏腑概念的加工缺乏对应的心理图像,脏腑概念更类似于抽象概念.

    脏腑概念脏腑图解剖图事件相关电位400ms事件相关电位负波晚期正成分术语

    五行生克关系判断的事件相关电位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吴彤黄慧雯窦嘉乐贾春华...
    3296-33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医专业人员进行五行成员生克关系判断时的大脑加工特征.方法:采用关系判断研究范式,将五行成员组成相生和相克关系词对,应用事件相关电位(ERP)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记录并分析被试者进行五行生克关系判断任务时的反应时、正确率、所诱发的脑电成分及脑区的激活情况.结果:行为学结果显示,相生关系判断的反应时小于相克关系判断(P<0.01);ERP结果显示,2种条件均诱发200 ms事件相关电位正波(P200)、300 ms事件相关电位正波(P300)和晚期正成分(LPC).平均波幅统计结果均为相生条件大于相克条件(P<0.05).fMRI实验显示,相克条件激活右脑顶下小叶区域;相克条件比相生条件额外激活右脑顶上小叶和额叶的中央前回区域;相生条件比相克条件额外激活右脑额叶的额内侧回、中央旁小叶、岛叶和左脑楔叶区域.进一步的感兴趣区(ROI)分析结果显示,楔叶(BA18)处和顶上小叶(BA7/8)处均表现为相生条件激活更为显著.结论:五行生克关系的大脑加工过程与分类关系的加工相似.相较于相克关系,相生关系加工占用更多的大脑认知资源.提示五行生克关系判断的策略是基于分类关系加工的认知策略,词对关系是否符合相生关系是分类策略加工的核心.

    五行生克关系事件相关电位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五行思维中医大脑加工认知神经科学

    中医脏腑句与对应西医器官句的事件相关电位比较研究

    宋秋梦赖敏黄慧雯李湛...
    3303-33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从认知神经科学角度探讨中医脏腑句与西医器官句在大脑认知加工的差异.方法:应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采用尾词范式和句义正确性判断任务,记录并分析中医脏腑句与西医器官句加工的行为学和脑电数据.结果:中医脏腑句与对应的西医器官句在行为学结果上无显著差异,但在事件相关电位研究结果中,相关电极点的中医脏腑句引发的400 ms事件相关电位负波(N400)与600 ms事件相关电位正波(P600)波幅值均小于对应的西医器官句(P<0.05).右额叶与右颞叶位置主要呈现N400波幅差异,P600波幅差异主要集中在左中央区与左侧顶区.结论:中医句相对西医句消耗更少的认知资源,更有加工优势.大脑右半球与中医脏腑句加工前期的预期与提取密切相关,大脑左半球与中医脏腑句加工后期的整合与反思有关.

    脏腑藏象事件相关电位隐喻中西医比较400ms事件相关电位负波600ms事件相关电位正波

    基于事件相关电位的中西医命题认知差异研究

    窦嘉乐黄慧雯吴彤刘庆华...
    3308-33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应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捕捉大脑判断中、西医命题时产生的脑电成分,探索不同医学命题理解过程的脑神经机制,为中西医的思维差异提供认知神经科学层面的研究证据.方法:采用尾词范式与句义正确性判断任务,采集中医相关专业研究生在理解中医、西医命题时产生的脑电数据.应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早期左前负成分(ELAN)、200 ms事件相关电位正波(P200)、400 ms事件相关电位负波(N400)、600 ms事件相关电位正波(P600)时间窗的结果数据进行统计.结果:在ELAN、P200时间窗,中西医命题的波幅差异不显著(P>0.05);在N400时间窗,西医命题比中医命题诱发了更负的波幅(P=0.04);在P600时间窗,中医命题比西医命题诱发了更正的波幅(P=0.01).结论:在命题加工的前期词汇识别阶段,西医命题比中医存在更显著的具体性效应;在后期语义整合阶段,中医命题比西医涉及更多的整合加工,可能反映了中医语言的隐喻映射加工进程.

    中医语言西医语言命题思维差异隐喻认知事件相关电位400ms事件相关电位负波600ms事件相关电位正波

    中医学习时间对医学命题认知影响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窦嘉乐黄慧雯吴彤刘庆华...
    3313-3317,3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应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探索中医学习时间不同的医学生对医学命题加工的差异.方法:采用尾词范式与句义正确性判断任务,分别以中医相关专业研究生和大二生作为研究对象,提取并分析被试者在理解判断中医、西医命题时产生的行为学和脑电数据.应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早期左前负成分(ELAN)、200 ms事件相关电位正波(P200)、400 ms事件相关电位负波(N400)、晚期正成分(LPC)时间窗的结果数据进行统计.结果:在N400时间窗,大二生比研究生诱发了更负的波幅,组别主效应呈边缘显著[F(1,27)=4.01,P=0.06,η2=0.13];在LPC时间窗,组别与命题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2,54)=3.57,P=0.04,η2=0.12],大二生内,中医命题比西医命题诱发了更大的晚期正成分(P=0.01).研究生内,中西医命题间未发现显著差异(P=0.27).结论:拥有不同中医学习时间的学生对中西医命题的理解过程存在差异,随着知识水平的增高,中医学生可能不再关注中医学本身的隐喻特质,倾向于将中医抽象概念进行西医命题的具体化加工,促使中西医概念的理解呈现更多相通之处.

    中医理论西医理论医学命题知识水平思维差异隐喻认知事件相关电位400ms事件相关电位负波晚期正成分

    中医阴阳转化思维不对称性的认知神经加工机制

    黄慧雯吴彤窦嘉乐赖敏...
    3318-3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事件相关电位(ERP)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揭示阴阳转化思维不对称性及其认知神经机制.方法:采用ERP和fMRI技术分别记录30名中医学专业研究生完成一项医学阴阳转化的判断任务过程中的反应时、正确率、脑电波信号和血氧水平依赖信号,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医研究生判断阳转阴的反应速度快于判断阴转阳.E RP结果表明阴阳转化在认知加工后期的不对称性,与阴转阳在注意资源分配、工作记忆过程、语义分析与情境整合中存在优势相关.fMRI结果发现右侧脑岛和右侧额中回对阴阳转化认知的响应方式存在不对称,提示情绪加工和奖赏机制可能对维持阴转阳任务的工作记忆密切相关.而额中回或参与消极信息的抑制反向促进阴转阳任务的语义整合分析.结论:阴阳转化存在认知加工不对称性,大脑右半球对阴阳转化认知转化存在不同的加工模式.

    阴阳转化事件相关电位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中医思维工作记忆脑岛

    中医阴阳类比映射的具体和抽象认知趋同现象

    黄慧雯吴彤窦嘉乐刘庆华...
    3325-3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中医阴阳类比推理的大脑神经电生理活动的时间进程.方法: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对34名中医学专业研究生判断具体和抽象的中医阴阳类比过程的脑电波进行记录、比较.结果:行为学上抽象中医阴阳类比表现出了反应时优势.ERP研究结果发现,阴阳类比的抽象、具体和非阴阳目标域诱发的400 ms事件相关电位负波(N400)依次减小,提示其二元对立统一关系提取与语义整合难度依次增大.在阴阳类比的关系映射阶段,阴阳类比诱发的晚期正成分(LPC)大于非阴阳类比,但具体和抽象阴阳类比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阴阳思维的核心是二元对立统一的关系提取与整合.中医学概念受阴阳思维的影响,表现出关系类比的具体和抽象类比映射趋同效应,可能与抽象概念的隐喻具象化信念和具体概念的关系类比抽象化信念双重强化有关.

    阴阳类比推理事件相关电位400ms事件相关电位负波晚期正成分具体性效应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王琦院士治疗精液不液化核心组方的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

    刘柘君刘振权郑燕飞沈真如...
    3331-3337,3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核心组方治疗精液不液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Uniprot数据库对王琦院士的核心组方药物进行成分和靶点的处理收集,再借助Gene Cards数据库、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对疾病靶点进行收集,与药物靶点取"药物-疾病"交集,获得核心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绘制核心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运用R语言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构建核心组方"成分-靶点-疾病"通路图.对关键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最后通过造模和药物对大鼠进行干预后,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大鼠前列腺中细胞因子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IL-17mRNA的表达量,对核心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进行动物实验验证.结果:核心组方中有活性成分29个,对应靶点194个,与疾病靶点交集靶点24个,关键成分有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等,核心靶点涉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SERPINE1)、白细胞介素6(IL-6)等.主要通过糖尿病并发症AGE-RAGE信号通路及IL-17炎症通路等发挥药效.核心组方中的槲皮素、β-谷甾醇等核心靶点之间具有较强的结合活性.核心组方能显著降低模型组大鼠前列腺组织中TNF、SERPINE1、IL-6、IL-1β的水平及IL-17 mRNA的表达量(P<0.01).结论:王琦院士所拟核心组方中的关键成分槲皮素、β-谷甾醇等可能通过作用于TNF、SERPINE1等靶点调节多条通路,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抗氧化和调节纤维蛋白等作用治疗精液不液化.

    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精液不液化核心组方作用机制

    多元统计方法初步分析陕西产艾叶中挥发性成分特征

    王春柳万兆新周洁安玉叶...
    3338-3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陕西产艾叶中挥发性成分的特征.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析蕲春及陕西产21批艾叶样本中挥发性成分;以挥发性共有峰为样本特征,分别进行基于样本的聚类分析、基于产地分组的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基于化学成分的主成分分析;结果:初步鉴定出蕲春及陕西产艾叶样本中13个共有的挥发性成分;聚类分析结果发现蕲春与陕西产艾叶大部分样本可聚为一类;基于产地分组的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发现蕲春与陕西产艾叶样本13个挥发性成分的整体特征相近,无明显分簇;基于化学成分的主成分分析发现,陕西产艾叶样本中α-松油醇、桉油精、α-石竹烯、葎草烯、氧化石竹烯、α-蒎烯、龙脑、侧柏酮、薄荷醇、丁香酚可代表整体的87.09%特征,为主要的活性成分.结论:陕西产艾叶与蕲春产艾叶在13个挥发性共有成分特征没有明显差异;陕西产艾叶挥发性成分的主要特征成分有α-松油醇、桉油精、α-石竹烯、葎草烯、氧化石竹烯、α-蒎烯、侧柏酮、薄荷醇、丁香酚、龙脑等.

    陕西产艾叶挥发性成分产地分析共有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