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李振吉

月刊

1673-7202

sjzyyzz@vip.126.com;wfcms2006zzs@163.com

010-58650023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财富嘉园A座303室

世界中医药/Journal World Chinese Medicine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世界中医药》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世界中联的国际性、专业性杂志。拟于2006年11月正式出版,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世界中医药》杂志以增进世界各国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发展为宗旨,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为己任。本刊的办刊方针是提高兼顾普及,继承与创新并重,展现中医药界最具权威的学术成果。《世界中医药》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世界各国高质量的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又能满足各国中医药从业者提高技能的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科研成果”、“科研动态”、“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道”、“名老中医经验”、“理论研究”、“综述”、“论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中医药教学”等。另外,杂志还登载中医药在各国和地区的发展情况,中医药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为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成国际化精品期刊,使中医药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我们欢迎各界人士为本刊撰写文章或提出建议,共同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西黄丸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探究和分子对接验证

    王玥慧王芬李钰鑫周杰...
    3571-3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探究西黄丸防治非小细胞肺癌(NSCLC)潜在分子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及BATMAN-TCM数据库中筛选分析西黄丸的有效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在Gene-Cards数据库与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中检索获取NSCLC的相关靶点,选取与西黄丸的交集靶点作为研究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采用Cytoscape 3.7.0软件构建药物-靶点-疾病可视化互作网络图.使用DAVID数据对筛选分析出的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运用AutoDock Vina软件和Pymol软件对药物有效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通过筛选得到西黄丸51个主要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β-谷甾醇等,其中作用于NSCLC的靶点有178个,关键靶点有MAPK1、JUN、AKT1、TP53、RELA等.GO和KEGG分析结果显示,西黄丸治疗NSCLC的机制涉及多个生物学过程及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多种信号通路.药物有效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对接活性良好.结论:网络药理学分析显示西黄丸治疗NSCLC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起效,为后续相关实验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西黄丸非小细胞肺癌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机制研究

    黄连-吴茱萸不同比例配伍水提物对线虫的毒性效应评价

    路颖慧康念欣袁炎炎李晴霞...
    3578-35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不同比例黄连-吴茱萸配伍提取物对秀丽隐杆线虫的毒性效应.方法:以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式生物,制备不同比例黄连-吴茱萸配伍水提物,测定各水提物对秀丽隐杆线虫寿命、体长及运动行为的影响.每组30条线虫观察存活率,每天在相同时间观察线虫数量,以最后一条线虫死亡时间作为最长寿命;每组40条线虫观察体长,用Image J软件测量死亡线虫虚拟体长;每组30条线虫观察头尾摆动和身体弯曲频率,测定1 min内线虫头部摆动的次数(从一侧摆向另一侧再摆回来)和20 s内身体弯曲的次数(认为线虫相对于身体的长轴移动一个正弦周期的波长为1次身体弯曲).结果:与黄连组比较,随吴茱萸相对比例增加,秀丽隐杆线虫的死亡率显著降低(P<0.01);体长显著减少(P<0.01);对秀丽隐杆线虫的运动行为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吴茱萸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黄连对秀丽隐杆线虫的毒性,延长其寿命;在生长发育和神经方面影响较小,本研究为黄连和吴茱萸的配伍与炮制减毒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黄连吴茱萸秀丽隐杆线虫寿命体长运动行为毒性炮制减毒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小青龙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作用机制

    张平安高娜陈明哲张莹雪...
    3585-3590,35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分析小青龙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小青龙汤药物活性成分和靶点,绘制中药-化合物-靶基因网络,筛选关键化合物;利用Gene-Cards和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搜索COPD疾病基因;绘制韦恩图并获取药物-疾病共同基因;利用小青龙汤-慢阻肺药物疾病共同基因绘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根据网络关系选择核心基因;对核心基因分别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挖掘得到小青龙汤中药活性成分137个,潜在作用靶点188个,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靶点6949个,小青龙汤-COPD共同靶点160个,主要富集于92个生物过程和49条信号通路上.结论:小青龙汤中多个药物含有山柰酚、槲皮素、(+)-儿茶素、豆甾醇、β-谷固醇等成分,可作用于AKT1、IL6、MAPK1、PTGS2、TP53等核心基因,调控氧化应激反应、血小板α-颗粒等生物过程,参与HIF-1、PI3 K-AKT信号通路的调节,干预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等过程,产生抑制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的作用,进而通过上述过程参与COPD的炎症反应与氧化应激过程.

    网络药理学小青龙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靶基因GO功能注释KEGG通路富集分析炎症反应氧化应激

    中药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机制探讨

    韩卓君吴小平严明煜史胜楠...
    3591-3595页
    查看更多>>摘要:肠道菌群(IF)被称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器官",能够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大量代谢产物,影响宿主生理病理过程.研究表明,某些中药不仅可以调节益生菌或益生元,而且本身具有益生菌、益生元作用,可通过肠道菌群发挥多种生物学效应,通过调控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来治疗相关疾病;同时肠道菌群可能具有增加中药药效或降低中药毒性的作用.其相互作用机制涉及逆转氧化三甲胺(TMAO)、减少内毒素、抑制病原菌定植、增加肠黏膜sIgA分泌、抑制α-糖苷酶活性等.现就中药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机制及利用肠道菌群干预相关疾病进行理论探讨,为未来研究提供方向.

    肠道菌群中药作用机制干预治疗益生菌肠道环境功能结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儿童哮喘的作用机制研究

    付宇邓娜田书芳
    3596-36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儿童哮喘的活性成分,并预测其作用靶点,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GeneCards数据库收集麻黄附子细辛汤的活性成分及靶点,采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的网络和作用于哮喘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ClusterProfiler语言包进行GO和KEGG通路的富集分析.结果:通过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筛选得到35个有效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木犀草素、(+)-儿茶素等,收集了171个靶点,包括JUN、AKT1、MAPK1、MAPK3、RELA和IL6等,并富集得到多条GO功能和KEGG通路,比如TNF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可能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表达,促进气管重塑,改善气管堵塞等而发挥治疗儿童哮喘的作用.

    麻黄附子细辛汤儿童哮喘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

    失笑散降低氧糖剥夺再灌注BV2细胞损伤及NLRP3的表达

    王蕾李鹏飞李帆张春兵...
    3601-36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失笑散对BV2细胞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模型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将BV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OGD/R)组及失笑散组.失笑散组用不同浓度(1、10、20、50、100μg/mL)预处理BV2细胞2 h.对照组正常培养,不给药,不进行糖氧剥夺(OGD);模型组不给药,与失笑散组同时进行OGD,缺氧结束后再灌注24 h,收集细胞及其上清液.CCK-8法检测BV2细胞的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BV2细胞的凋亡;实时定量PCR和ELISA分别检测BV2细胞TNF-α、IL-6和NLRP3及相关蛋白Caspase-1、IL-1β、IL-18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不同浓度失笑散并不影响BV2细胞活力.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BV2细胞凋亡显著增多(P<0.01),而高浓度失笑散明显减少BV2细胞凋亡(P<0.05).实时定量PCR和ELISA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失笑散观察组BV2细胞TNF-α、IL-6和NLRP3炎性小体及相关蛋白Caspase-1、IL-1β、IL-18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失笑散减轻OGD/R对BV2细胞的损伤及降低炎症介质的表达,机制可能与调控NLRP3炎性小体介导的炎症信号通路有关.

    失笑散NLRP3炎性小体氧糖剥夺再灌注模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胶质细胞脑卒中炎症

    大黄?虫丸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A549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

    蒋锋利黄茂蔡松任士杰...
    3606-3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IPF患者存在肺络干血"假说,观察大黄䗪虫丸含药血清对TGF-β1诱导后A549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及Smad3,CollagenⅢ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作用机制.方法:正常培养并取对数生长期A549细胞,TGF-β1对其诱导48 h,电子显微镜下观察A549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选择吡非尼酮(PFD)为阳性对照药,RT-PCR法检测EMT相关基因及Smad3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ting法检测Smad3,p-Smad3,CollagenⅢ蛋白表达.结果:成功获取发生EMT的A549细胞;以α-SMA mRNA表达情况判断EMT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模型组(M),大黄䗪虫丸含药血清大剂量组(D),西药组(P),大黄䗪虫丸含药血清中剂量组(Z),大黄䗪虫丸含药血清小剂量组(X),空白对照组(K);与M组比较,Z组,X组,P组中CollagenⅢ表达不同程度降低(P<0.05),且其在Z组与K组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组及K组比较,各观察组Smad3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其基因及磷酸化,即Smad3 mRNA及p-Smad3的表达有影响,且与M组比较,Z组,X组,P组中均不同程度降低(P<0.05),D组中表达虽低于M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䗪虫丸对TGF-β1诱导后A549细胞发生EMT程度与Smad3 mRNA及CollagenⅢ的表达有影响,推测大黄䗪虫丸对IPF的保护机制可能与不同程度阻断或逆转了TGF-β1/Smad3介导的EMT有关.

    大黄䗪虫丸肺络干血特发性肺纤维化含药血清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转化生长因子-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Ⅲ型胶原蛋白

    人工冬虫夏草对特发性肺纤维化上皮-间质转分化中信号通路的影响

    黄莺徐芳袁文胜
    3611-36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肺纤维化动物模型中人工冬虫夏草(Ccs)是否通过TGFbeta1-Smad途径来影响肺间质纤维化上皮-间质转化.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博来霉素组(BLM组)、博来霉素+冬虫夏草组(Ccs组)、空白质粒组、siRNA组(Smad3siRNA+博来霉素+冬虫夏草),采用气管内注入博来霉素(5 mg/kg)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25 mL/kg.Ccs组于造模当日开始灌胃人工冬虫夏草溶液5 g/(kg·d),空白质粒组于造模第二天进行空白质粒尾静脉快速注射(3 mL/kg).siRNA组在每天Ccs灌胃基础上于造模次日尾静脉注射Smad3 siRNA质粒(3 mL/kg).于第28天处死动物.行HE染色,并用RT-PCR检测肺组织匀浆中上皮细胞标志物E-cad、间皮细胞标志物α-SMA以及信号通路相关分子Smad3、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mRNA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BLM组纤维化程度较重,Ccs组炎症程度明显减轻,纤维组织大量减少,siRNA组同Ccs组比较肺泡炎及纤维化程度有所加重;RT-PCR结果显示BLM组TGF-β1、α-SM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siRNA组的α-SMA、CTGF表达较Ccs组有显著上升.结论:Ccs可能通过阻断TGFbeta1-Smad信号通路抑制肺纤维化的发生.

    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TGFbeta1-Smad信号通路人工冬虫夏草,肺间质纤维化上皮-间质转化转化生长因子博来霉素

    气功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张亚鹏来保勇胡瑞学梁士兵...
    3615-3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气功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气功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CD)、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临床试验注册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9年7月10日,无语种限制.使用Cochrane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二分类变量采用相对危险度(RR)分析,连续性变量采用均差(MD)或标准化均差(SMD),均给出95%置信区间(CI).根据GRADE证据分级标准进行证据级别评价.结果:共纳入10项RCT涉及542名受试者.有3项中文和7项英文研究.10项研究的方法学偏倚风险较高,且方法学质量整体较低.在疼痛改善方面,气功组优于假气功(假气功:其肢体动作与气功一样,但没有冥想和口诀,并且在运动过程中自我呼吸不需要与肢体动作协调一致)组(SMD=-1.44,95%CI=-2.77,-0.11)和有氧运动组(SMD=0.96,95%CI=0.10,1.81),气功联合药物组(包括中药和西药)的疗效优于药物组(MD=-8.94,95%CI=-15.69,-2.19);在生命质量改善方面,气功组优于假气功组(SMD=-1.83,95%CI=-3.27,-0.39)和有氧运动组(SMD=0.98,95%CI=0.13,1.84),气功联合药物组与药物组疗效相当(MD=-3.98,95%CI=-10.93,2.97).生命质量采用FIQ、SF-36、CHAQ、QOML、WHOQOL-BREF量表测评.仅1项研究报告了习练气功相关的不良事件(右肩疼痛1例,足底筋膜炎1例).GRADE分析显示为低确定性证据.结论:气功在改善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的疼痛和生命质量方面可能具有潜在疗效,且比较安全.但研究设计的方法学质量较差、研究数目较少,未来仍需更多设计严谨、多中心、大样本的RCT来进一步验证气功的疗效.

    气功纤维肌痛综合征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Meta分析推荐分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质量评价安全性

    四君子汤为基本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Meta分析

    邹孟龙黄晓燕陈雅璐宁芯...
    3624-3628,3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四君子汤为基本方的方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检索7个医学常用数据库,收集四君子汤治疗UC的随机对照试验,时限均为建库至2020年3月,然后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共纳入22项研究,包括1862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与常规西药治疗比较,四君子汤为基本方的方药能提高内镜疗效(OR=3.76,95%CI为2.83~5.00,P<0.00001)、中医证候疗效(OR=3.08,95%CI为1.21~7.87,P=0.02);改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MD=-5.21,95%CI为-6.86~-3.56,P<0.00001)、血清白细胞介素-33表达(MD=-1.10,95%CI为-1.28~-0.92,P<0.00001)、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表达(MD=107.64,95%CI为84.14~131.14,P<0.00001)以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OR=0.37,95%CI为0.15~0.94,P=0.04).结论:四君子汤为基本方的方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清炎症介质、超氧化物歧化酶表达,且安全性高.

    四君子汤溃疡性结肠炎Meta分析系统评价随机对照试验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33超氧化物歧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