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李振吉

月刊

1673-7202

sjzyyzz@vip.126.com;wfcms2006zzs@163.com

010-58650023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财富嘉园A座303室

世界中医药/Journal World Chinese Medicine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世界中医药》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世界中联的国际性、专业性杂志。拟于2006年11月正式出版,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世界中医药》杂志以增进世界各国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发展为宗旨,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为己任。本刊的办刊方针是提高兼顾普及,继承与创新并重,展现中医药界最具权威的学术成果。《世界中医药》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世界各国高质量的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又能满足各国中医药从业者提高技能的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科研成果”、“科研动态”、“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道”、“名老中医经验”、“理论研究”、“综述”、“论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中医药教学”等。另外,杂志还登载中医药在各国和地区的发展情况,中医药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为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成国际化精品期刊,使中医药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我们欢迎各界人士为本刊撰写文章或提出建议,共同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莪仙化斑汤对斑块型银屑病患者白细胞介素-23、白细胞介素-17A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程静张慧丽孙占学
    3533-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莪仙化斑汤治疗血热瘀阻型斑块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17A(IL-17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皮肤科确诊的血热瘀阻型斑块型银屑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基础治疗均外用卡泊三醇软膏,并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及生活指导.观察组加用莪仙化斑汤,对照组加用复方青黛胶囊,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皮损面积和病情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皮肤病生命质量指数(DLQI)评分、瘙痒等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IL-23/Th17轴相关炎症介质水平变化并进行比较,随访3 个月后比较2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67%,优于对照组(63.33%)(P<0.05);观察组在改善PASI评分、DLQI评分、VAS 评分,及下调外周血IL-23、IL-17A及VEGF水平方面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观察组复发率7.69%,较对照组复发率15.79%明显降低(P<0.05).结论:莪仙化斑汤可以改善血热瘀阻型斑块型银屑病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生命质量,临床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IL-23/Th17轴相关炎症介质水平,从而有效治疗斑块型银屑病.

    斑块型银屑病莪仙化斑汤血热瘀阻证IL-23/Th17轴作用机制白细胞介素-23白细胞介素-17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除痹汤结合针灸、穴位贴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高远李冀周梦丹韩东卫...
    3538-3542,3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除痹汤结合针灸、穴位贴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 年8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RA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针灸+穴位贴组与联合除痹汤组,每组50例.西药+针灸+穴位贴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氨甲蝶呤+来氟米特),同时给予针灸、穴位贴疗法,联合除痹汤组在西药+针灸+穴位贴组的基础上给予除痹汤联合针灸治疗.2 组均治疗12 周.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类风湿因子(RF)、免疫球蛋白(IgG)、红细胞沉降率(ESR);比较2 组治疗后的疗效、治疗前后生命质量情况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2 组血清TNF-α、IL-6、IL-18、hs-CRP、RF、IgG、ESR水平显著降低,联合除痹汤组低于西药+针灸+穴位贴组(P<0.05);2组生理健康总评分(PCS)、心理健康总评分(MCS)评分显著升高,联合除痹汤组高于西药+针灸+穴位贴组(P<0.05).治疗后,联合除痹汤组总有效率(98.00%)较西药+针灸+穴位贴组(86.00%)显著升高(P<0.05).治疗期间,联合除痹汤组与西药+针灸+穴位贴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00%对比6.00%,P>0.05).结论:除痹汤结合针灸、穴位贴可有效抑制RA患者机体炎症反应与病情进展,使患者生命质量得到保障,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

    类风湿关节炎除痹汤针灸穴位贴炎症介质风湿因子生命质量不良反应

    针刺阳陵泉对中风偏瘫后运动区之间脑功能连接度的影响

    陆梦馨江澜杜钟名王雅惠...
    3543-3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观察不同程度运动功能损伤后背侧运动前区(PMd)、腹侧运动前区(PMv)与初级运动区(M1)之间脑功能连接度(FC)的变化,探究中风偏瘫后针刺脑效应机制和位点,为针刺促进脑功能重塑提供影像学证据.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9年9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中风后左侧偏瘫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分为轻中度组(50~99 分)18 例、重度组(0~49 分)8 例,进行临床量表评价及fMRI扫描.选取双侧PMd、PMv、M1 为种子点,比较这15 对种子点对间FC的变化及与FMA的相关性.结果:全组在针刺态下健侧PMd-病灶侧M1、双侧PMv、PMd间FC高于静息态(P<0.05).2 组内,针刺态下轻中度组健侧PMd-病灶侧M1、病灶侧PMd-M1、双侧M1 间FC高于静息态(P<0.05);针刺态下重度组病灶侧PMv-M1 间FC低于静息态(P<0.05).在静息态,重度组病灶侧PMv-健侧M1、病灶侧PMv-M1 间FC高于轻中度组(P<0.05).在重度组中,静息态时FMA与健侧PMv-病灶侧M1、健侧PMv-病灶侧PMd、双侧PMv间FC正相关(r>0,P<0.05);针刺态时FMA与健侧PMd-病灶侧M1、病灶侧PMd-M1 间FC正相关(r>0,P<0.05).结论:脑梗死不同程度运动功能损伤后在脑功能重塑中存在相应的脑区,针刺阳陵泉通过脑区间特定的效应位点,促进运动功能恢复,影响中风后偏瘫的脑功能恢复与重塑.

    中风偏瘫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功能连接度脑功能重塑针刺阳陵泉

    艾灸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及其免疫调控研究进展

    任华山燕平侯玉铎
    3549-3553,3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恶性肿瘤一直都是医学界的难题,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持续增加.肿瘤的治疗手段虽然有多种,但目前仍是以手术配合放化疗为主.在患者化疗过程中产生的诸多不良反应里,骨髓抑制无疑是最常见并且最有可能危及生命的.而艾灸作为我国中医学的一个治疗手段,针对骨髓抑制造成的白细胞减少等症状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对于恶性肿瘤也有良好的预防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现代医学和中医学对骨髓抑制的认识,并总结了近5 年来临床与科研针对艾灸防治骨髓抑制与艾灸通过免疫调控改善骨髓抑制情况的研究进展.

    艾灸骨髓抑制恶性肿瘤免疫调控化疗白细胞减少症不良反应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肠道菌群调节机制研究

    马琳王彧刘陶赵鑫...
    3554-3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以非特异性、易复发和持续性肠道溃疡为特征,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性疾病之一.研究发现肠道微生态失衡导致肠黏膜屏障(包括免疫屏障、机械屏障和生物屏障)受损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障碍,进而参与UC发生发展并导致恶化.中医药治疗UC不仅具有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小及作用温和的优势,而且对机体免疫炎症反应和肠道微生态平衡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现对中医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免疫紊乱治疗UC的研究现状展开论述,并基于肠道菌群探讨中医药干预措施,为UC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中医药肠道菌群溃疡性结肠炎免疫调节菌群代谢物肠黏膜屏障粪菌移植益生菌

    脾虚肝亢证抽动障碍动物模型制备研究与应用现状

    史文丽陈慧敏马丙祥
    3559-3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能够较好地模拟临床,是诊断治疗及新药研发的基础.本研究根据中医基础理论,以脾虚肝亢证抽动障碍为切入点,就动物的选择、"病"和"证"动物模型制备方法和模型评价体系进行回顾性综述,探讨脾虚肝亢证抽动障碍的实质,以期进一步制备更精确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规范中医药的应用.

    抽动障碍脾虚肝亢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现状

    温肾补脾助阳疗法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期对患者尿液尿PCX、B7-1水平的影响——评《慢性肾炎合理用药358问》

    赵瑾吴雅岚顾雪张晓凤...
    后插4页

    妇产科护士抗逆力、自我调节模式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分析——评《妇产科护士规范操作指南》

    罗义华苟红菊赵厶维邓尚莉...
    后插2页

    血液透析室护士职业倦怠、心理授权与隐性缺勤的相关性分析——评《血液透析护理实践精讲》

    李婵
    后插1页

    妇科宫颈癌护理中人文关怀与心理护理的效果及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作用观察——评《妇产科护理指南》

    王淑伟
    后插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