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李振吉

月刊

1673-7202

sjzyyzz@vip.126.com;wfcms2006zzs@163.com

010-58650023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财富嘉园A座303室

世界中医药/Journal World Chinese Medicine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世界中医药》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世界中联的国际性、专业性杂志。拟于2006年11月正式出版,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世界中医药》杂志以增进世界各国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发展为宗旨,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为己任。本刊的办刊方针是提高兼顾普及,继承与创新并重,展现中医药界最具权威的学术成果。《世界中医药》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世界各国高质量的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又能满足各国中医药从业者提高技能的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科研成果”、“科研动态”、“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道”、“名老中医经验”、“理论研究”、“综述”、“论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中医药教学”等。另外,杂志还登载中医药在各国和地区的发展情况,中医药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为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成国际化精品期刊,使中医药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我们欢迎各界人士为本刊撰写文章或提出建议,共同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网状Meta分析

    刘婷婷孟甜甜解小龙高颖...
    361-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1月.由2名研究者背对背进行文献的筛选与资料的提取,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eview Manager5.4.1、Stata15.1、ITC,以及R软件的gemtc程序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40项研究,结果示: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方面,苦碟子注射液(OR=5.02,95%CI为3.26~7.74,P<0.00001),清开灵注射液(OR=4.05,95%CI为1.98~8.28,P<0.00001),醒脑静注射液(OR=3.49,95%CI为2.73~4.47,P<0.00001),分别与西医常规联用,均优于单用西医常规,且苦碟子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最佳.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方面,苦碟子注射液(MD=-3.24,95%CI为-4.52~-1.97,P<0.00001);清开灵注射液(MD=-4.04,95%CI为-7.32~-0.76,P=0.02);醒脑静注射液(MD=-3.86,95%CI为-4.66~-3.05,P<0.00001);分别与西医常规联用,均优于单用西医常规,且醒脑静联合西医常规效果佳.在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方面,苦碟子注射液(MD=11.66,95%CI为5.74,17.59,P=0.0001);醒脑静注射液(MD=10.88,95%CI为4.94,16.83,P=0.0003);分别与西医常规联用,均优于单用西医常规;二者比较,疗效相当(P=0.89>0.05).结论: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液与西医常规联用可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改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但疗效排序各异,可能与纳入研究质量偏低有关,后续仍需开展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清热解毒中药注射液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随机对照试验网状Meta分析疗效安全性

    "调神健脾"针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理论探析

    唐满孙建华
    370-373页
    查看更多>>摘要:"调神健脾"针法是孙建华教授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相结合,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一种针灸疗法,具有调神健脾,疏肝理肠之功.孙教授认为肠易激综合征病位在肠腑,但也与心、脑、肝、脾密切相关,心神失调是其发病的关键因素,肝郁脾虚是发病的病理基础,治疗上注重"调神健脾",穴位取百会、印堂、天枢、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太冲,针刺得气后,施以适当补泻手法,达到治疗目的.

    肠易激综合征调神健脾针灸整体观脑-肠互动情志理论

    "五辨"诊断思维在溃疡性结肠炎防治中的应用

    刘朝霞许晓男张旭
    374-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消化系统疾病,已经逐渐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成为临床上难治性疾病之一.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此疾病时不断发挥其优势,得到较好的临床反馈,有望突破治疗瓶颈.中医诊治疾病的两大特征就是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其中"辨"是中医诊断的基本过程,也是中医临床思维的灵魂."五辨",即包括辨病、辨症、辨证、辨人、辨机.将"五辨"诊断思维灵活运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防治中,有助于溃疡性结肠炎内在机制的掌握、发展趋势的判断、特定阶段病理状态的识别、变化规律的把握和矛盾主次的剖析,进而在传统诊治的基础上提供更加有效的理论基础和思路,最终使临床疗效得到提高.

    溃疡性结肠炎辨病辨症辨证辨人辨机"五辨"思维

    糖尿病肾脏病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及补肾通络法保护作用

    沈存赵文景刘梦超王梦迪...
    378-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脏病(DKD)患者发生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补肾通络法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肾病科病房和专病门诊定期随访≥3个月,且基线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为15~90 mL/(min·1.73 m2)的DKD患者资料.以进入慢性肾脏病5期、肾脏替代治疗或死亡为主要终点事件,以慢性肾脏病进展为次要终点.结果:共123例DKD患者完成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3~48)个月,81例(65.9%)进入终点事件.经多因素Cox分析显示,基eGFR低、心力衰竭和横纹肌溶解为终点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使用补肾通络法为保护性因素.使用补肾通络法患者的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未使用患者(P<0.05),分别为61.1%与82.1%.补肾通络法患者的终点事件风险为0.530(95%CI 0.305~0.921,P<0.05).结论:基线eGFR低、心力衰竭和横纹肌溶解是DKD患者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而补肾通络法能够降低DKD患者终点事件风险.

    糖尿病肾脏病终点事件危险因素补肾通络法保护作用肾小球滤过率心力衰竭横纹肌溶解

    首荟通便胶囊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载药微球介入术后便秘的疗效分析

    王庆东柏祥云徐慧超刘松...
    385-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首荟通便胶囊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载药微球介入术后便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筛选出临沂市肿瘤医院2019年7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以接受载药微球介入术治疗后发生便秘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使用通便药物的不同分为2组,口服通便灵胶囊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口服首荟通便胶囊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以治疗后中医病症临床疗效、便秘症状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具体评价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病症临床疗效、便秘症状皆有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载药微球介入术后易发生便秘等情况,首荟通便胶囊可较好地改善患者便秘症状,相较于常规药物疗效更加显著,可在临床推广.

    原发性肝癌患者首荟通便胶囊通便灵胶囊载药微球介入术便秘疗效评价不良反应临床研究

    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在中医临床研究的应用

    程潞瑶沈捷韩晟苑艺...
    388-394,4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医临床研究如何规范应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方法:以中医临床研究实例数据为例,基于算法和原理,通过R语言实现统计学分析和数据解读.结果:重复测量资料干预因素和时间因素不同水平间可进行客观比较,同时可分析交互效应是否存在.结论:该方法对中医研究可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数理统计R语言F检验中医临床研究

    肠道菌群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

    田学梅王慧梁浩刘淑明...
    395-4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χ2检验以及肠道菌群与不同中医体质的关系模型的构建,以证明肠道菌群与不同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基于问卷调查对114名受试者进行体质分类,同时收集各受试者粪便,利用16S rRNA测序技术获得肠道菌群种水平层面相对丰度的定性数据,通过χ2检验筛选出与不同中医体质关系密切的肠道差异菌群.基于基尼系数筛选出特征菌种并分别用朴素贝叶斯(NB)、K近邻(IBK)、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5种算法进行肠道菌群与中医体质关系模型构建.结果:在P<0.05χ2检验水平上,不同的肠道菌群与9种体质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明显差异.基于基尼系数构建二者的关系模型,除气虚质外,其余体质都能构建关系模型,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在0.7以上.结论:基于肠道菌群与不同中医体质构建的模型是合理可靠的,说明不同肠道菌群与9种中医体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肠道菌群中医体质16SrRNAχ2检验基尼系数差异菌群模型构建

    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及证素的文献研究

    惠友谊薛敬东高改娅白艳艳...
    401-4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和归纳原发性肝癌(PLC)的证型及证素分布规律.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自建库至2021年4月关于PLC辨证的相关文献资料,由3名研究者依据文献筛选的纳、排标准分别独立完成文献筛选、中医证型收集归纳,再进行证名的规范、证型的拆分、证素的提取,建立Excel数据库,最终导入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频数统计.结果:收集到符合条件的文献90篇,包含病例总数10304例,规范化后证型共计29种,拆解证型、提取证素后获得病性证素11个,病位证素4个.证型分布以气滞血瘀证2140例(20.77%),肝郁脾虚证2070例(20.09%)最为常见,其后依次为湿热蕴结证、肝肾阴虚证、肝郁气滞证.病性证素以气滞(27.80%)、瘀(20.12%)、气虚(16.53%)、湿(13.688%)、热(9.63%)最多见,其组合分布中,以气滞、血瘀相兼致病(22.01%),气滞、气虚相兼致病(20.03%),湿、热相兼致病(13.15%)最多见.病位证素最常见的为肝、脾,占86.72%,组合分布以肝、脾同病为主,占40.45%.证素组合有4种方式,其中二证素组合出现的频次最多,占53.36%.结论:气滞血瘀是PLC的基本病机,肝、脾、气滞、瘀、气虚、湿、热为常见证素,湿、热是本病发生发展的病机关键.

    原发性肝癌证型病位证素病性证素气滞血瘀证中医学文献研究

    基于文献计量与知识图谱可视化的中医药治疗小儿肺炎研究热点分析

    万润之孙丽平王延博王书童...
    406-411,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VOSviewer对中医药治疗小儿肺炎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阐明其研究热点和前沿.方法:在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以"中医"和"小儿肺炎"或"儿童肺炎"为主题词搜索2000—2020年的相关研究.使用COOC生成年发文量分布,CiteSpace和VOSviewer被用来生成关于作者、机构之间合作的网络地图,并分析中医药治疗小儿肺炎的热点和前沿.结果:共检索与中医药治疗小儿肺炎相关的1015篇研究.该研究领域王雪峰是发文最多的作者(43篇),作者和机构之间,尚未形成核心作者团队,团队内合作紧密,团队之间有一定合作.研究集中在痰热闭肺证和风热闭肺证研究,阿奇霉素配合中药剂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咳嗽表现、临床观察等,以及新疗法如穴位敷贴、小儿推拿等.结论:基于研究结果,发现主要的研究趋势包括小儿肺炎基于不同证型的治疗,尤其是通过阿奇霉素联合不同中药剂治疗支原体肺炎的研究,以及穴位敷贴联合中医特色护理等的研究,可能成为研究热点.

    小儿肺炎可视化分析知识图谱CiteSpaceVOSviewer

    网络药理学——中医药研究开发的新技术

    马伟孙嘉莹任伟超徐姣...
    412-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单一靶点的药物难以对复杂疾病产生良好的疗效,而且中药的作用机制比较复杂,在临床上配伍使用时较难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网络药理学为近年来发展的新兴学科,在系统生物学的基础上融合了多个学科的前沿技术和内容,揭示中药成分与相关靶点相互作用的机制,系统地、整体地揭示疾病与靶点蛋白、靶点蛋白与药物、药物与药物之间的关系,从网络层面的角度观察药物对疾病的影响,以不同以往的角度设计新的药物分子,研制新药.为了促进中医药的持续发展,网络药理学近年被广泛应用于中药领域,现综述网络药理学在中药领域的研究方法以及近几年的应用进展.

    中医药网络药理学新药开发蛋白网络分子互作多靶点网络模型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