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李振吉

月刊

1673-7202

sjzyyzz@vip.126.com;wfcms2006zzs@163.com

010-58650023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财富嘉园A座303室

世界中医药/Journal World Chinese Medicine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世界中医药》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世界中联的国际性、专业性杂志。拟于2006年11月正式出版,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世界中医药》杂志以增进世界各国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发展为宗旨,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为己任。本刊的办刊方针是提高兼顾普及,继承与创新并重,展现中医药界最具权威的学术成果。《世界中医药》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世界各国高质量的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又能满足各国中医药从业者提高技能的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科研成果”、“科研动态”、“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道”、“名老中医经验”、“理论研究”、“综述”、“论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中医药教学”等。另外,杂志还登载中医药在各国和地区的发展情况,中医药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为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成国际化精品期刊,使中医药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我们欢迎各界人士为本刊撰写文章或提出建议,共同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银黄口服制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冯群关永霞范建伟程国良...
    814-8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银黄口服制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收集银黄口服制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数据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于不能合并的研究采用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包含216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应用银黄口服制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RR=1.22,95%CI为1.10~1.34,P<0.0001)、改善咽痛症状(RR=1.44,95%CI为0.76~2.72,P=0.27)、缩短咳嗽、发热、咽痛的持续时间(MD=-0.83,95%CI为-1.30~-0.36,P=0.0005;MD=-1.40,95%CI为-2.07~-0.72,P<0.0001;MD=-0.94,95%CI为-1.07~-0.81,P<0.00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黄口服制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显著疗效,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但其疗效尚需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予以支持.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咽炎银黄颗粒银黄口服液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Meta分析安全性

    小金胶囊联合中医情志疗法在乳腺增生症中应用价值及对血脂、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张霞高友兵朱勇
    820-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小金胶囊配合中医情志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乳腺增生症的价值及对患者血脂、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湖北省中医院甲乳外科收治的气滞血瘀型乳腺增生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口服小金胶囊配合中医情志疗法,对照组口服他莫昔芬,治疗12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主观症状改善情况(乳房疼痛、乳房肿块大小、全身伴随症状)、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性激素水平变化[催乳素(PRL)、孕酮(P)、雌二醇(E2)]、心理状态及生命质量改善情况、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均能有效改善乳房疼痛、缩小肿块范围、全身症状,观察组改善疼痛更快,缩小肿块,不良反应更少(P<0.05);治疗后,2组PRL、E2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2组治疗前后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G、LDL-C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TC、HDL-C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G、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敌对、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等项目SCL-90评分均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金胶囊配合中医情志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症能显著缓解乳房疼痛,减小乳腺肿块体积,并能有效调节性激素及血脂水平,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乳腺增生症中医情志疗法小金胶囊气滞血瘀型催乳素孕酮雌二醇血脂异常

    五味消毒饮合沙参麦冬汤治疗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吞咽困难的疗效

    龙彤梁山宋鹏
    827-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五味消毒饮合沙参麦冬汤加减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吞咽困难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海南省海口市中医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治疗、基础护理及系统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五味消毒饮合沙参麦冬汤加减.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张口受限程度及吞咽功能、中医症状积分、涎腺损伤程度、生命质量评分,以及免疫功能指标血CD3+、CD4+、CD8+及CD4+/CD8+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吞咽功能疗效等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75,P=0.007);对照组吞咽功能治疗有效率55.6%,显著低于观察组的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5,P=0.011);2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1),观察组减少均较对照组明显(均P<0.01);对照组涎腺损伤程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94,P=0.925),而观察组涎腺损伤程度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减轻(Z=2.421,P=0.015),且损伤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CD3+、CD4+、CD8+及CD4+/CD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CD3、CD4+、CD4+/CD8+显著提高(P<0.05,P<0.01),CD8+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五味消毒饮合沙参麦冬汤能显著改善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吞咽困难症状,减轻涎腺损伤程度,改善临床症状,并能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五味消毒饮沙参麦冬汤鼻咽癌放射治疗免疫功能吞咽困难生命质量中医证候积分

    仝小林院士辨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寒湿疫"辨治体系的形成、创新与发展

    杨映映李青伟鲍婷婷宋斌...
    833-837,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9年末至2020年初,武汉地区暴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仝小林院士在一线抗疫60余日.在此期间,他提出和制定了诸多学术观点和实践方案:1)创"三维定性"之法,并依此而将武汉新冠疫情定性为"寒湿疫".2)针对"寒湿疫"早期,制宣肺化湿之法,并依此开具寒湿疫方,对疫情进行早期截断.3)创"武昌模式"高效有序推行寒湿疫方,将防控重心下沉前移至社区.4)针对"寒湿疫"重症期,发现"瘀热入营"是转重之关键病机,并制定了系列治法.5)针对"寒湿疫"恢复期,提出从"虚、毒、瘀"去辨治的临床策略,并依此制定了恢复期通治方.6)从"分期—分证"的角度,结合"治未病"理论,将"寒湿疫"分为"四期十六证",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寒湿疫"辨治体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寒湿疫三维定性寒湿疫方辨治体系仝小林

    张声生教授辨治溃疡性结肠炎中医临证经验

    孟梦周强朱春洋张声生...
    838-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深度挖掘并系统总结张声生教授治疗消化科疑难性疾病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经验,分析张教授的组方用药规律,临证策略与思路.方法:本研究收集张教授门诊治疗UC病例资料97例,总计289诊次,并运用我团队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共同合作开发的"病案一体化数据挖掘系统"进行分析处理.结果:通过数据分析得到张教授治疗UC核心处方:炙黄芪、炒白术、薏苡仁、黄连、木香、白扁豆、三七粉、地榆炭.常用药对有:1)炒白术、炙黄芪、地榆炭;2)薏苡仁、白扁豆、山药;3)黄芩、黄连、木香、白芍;4)延胡索、仙鹤草、三七粉;5)当归、香附;6)防风、葛根.药物随证加减规律为::1)腹胀伴有肠鸣时,多用槟榔、木香、焦神曲;2)腹痛伴大便脓血时,多用延胡索、地榆炭、仙鹤草;3)里急后重时多用黄连、儿茶、三七粉;4)畏寒时多用炮姜、肉桂;5)口苦时多用黄连、连翘.结论:运用"病案一体化数据挖掘系统"分析了UC的症状和证候规律,总结了张声生教授中医临证策略与思路.

    疑难病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病案一体化数据挖掘临证经验组方用药@张声生

    温针灸联合首荟通便胶囊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胃肠激素的影响

    黄长中王涛初晨戴硙...
    843-846,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温针灸联合首荟通便胶囊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德驭医疗马鞍山总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温针灸联合首荟通便胶囊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胃肠激素水平、胃排空率、胃动力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反酸嗳气、大便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动素(MOT)、胃泌素(GAS)、胃动力低下比例、餐前胃阻抗振幅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浆生长抑素(SS)、4 h胃排空率、胃动力正常比例、餐后胃阻抗振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P<0.05);而2组患者的上腹痛症状积分、胃动力轻度异常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首荟通便胶囊可明显改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胃肠激素水平,并有效提高胃排空率,促进胃动力恢复正常,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针灸首荟通便胶囊糖尿病胃轻瘫胃肠激素胃动力胃排空率胃动素

    经皮颅-耳电刺激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随机单盲对照研究

    谢乾梅郑瑀施蕾冯子芹...
    847-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经皮颅-耳电刺激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收治的轻中度抑郁症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69)和对照组(n=71).观察组采用华佗牌SDZ-IIB型电子针疗仪电刺激耳甲迷走神经和颅部印堂-百会穴,对照组予以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2组均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0、2、4、8周时观察2组患者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AD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并在0、4、8周时评估2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1)在治疗8周后,2组的MADRS、HAMD-17、HAMA、PSQI量表评分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观察组和对照组同步治疗8周后,MADRS和HAMD-17评分均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2组总有效率、临床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轻中度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方面2组疗效相当;4)观察组未观察到不良反应,对照组在治疗2周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17%.结论:经皮颅-耳电刺激治疗可以改善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且不良反应少,无药物依赖性,可作为轻中度抑郁症患者抗抑郁治疗的有效选择.

    轻中度抑郁症经皮颅-耳电刺激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临床疗效随机对照单盲

    针刺放血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

    卢慧敏柳国斌樊炜静李文惠...
    853-8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针刺放血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诊治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3).对照组采用治疗型静脉曲张袜加压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放血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采用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表、生命质量调查表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2个月后的下肢静脉情况和生命质量,观察并分析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的变化、血清免疫炎症介质的变化,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1个月、2个月后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均下降,且治疗后的相同时间点,观察组患者静脉曲张好转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1个月、2个月后生命质量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均趋正常,且观察组流变学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免疫炎症反应相关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93.94%)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P<0.05).结论:针刺放血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针刺血府逐瘀汤下肢静脉曲张放血疗法联合疗法中医药

    中国9省市综合性医院缺血性中风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杨薇谢雁鸣赵维庄严...
    858-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借助医疗大数据分析缺血性中风住院患者人口学分布、住院特点和合并疾病特征以及用药规律.方法:采集全国9省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信息系统(HIS)中缺血性中风住院患者信息,采用频数统计及关联规则方法,分析患者人口学信息、出入院情况、合并疾病及用药信息.结果:39777例缺血性中风患者,年龄中位数为68岁,主要集中于60~74岁年龄段,共12420例(31.22%),男女比为1.78:1;入院病情急危者6940例(18.58%),住院天数15~28 d的共14477例(36.40%),患者主要在夏至及寒露2个节气入院;主要因急性脑梗死住院的共31176例(78.38%),入院诊断中风痰阻络证701例(74.97%),气虚血瘀证101例(11.76%);合并疾病前3位分别为高血压21938例(55.15%),糖尿病8287例(20.83%),冠心病7921例(19.91%);西药使用排首位的为阿司匹林,共20924例(52.60%),中成药使用排首位的为疏血通注射液,共9015例(22.66%),54.63%的患者住院期间同时使用了活血化瘀类药物及抗血小板药物.结论:缺血性中风住院患者年龄主要为60~89岁,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入院与节气可能相关,合并疾病主要为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中西药物使用排首位的分别为阿司匹林和疏血通注射液,且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与抗血小板药物常联合使用.

    缺血性中风住院患者特征合并疾病用药规律医疗大数据真实世界医院信息系统关联规则

    人工智能助力中医药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

    林静怡李诗翩郭义任海燕...
    864-8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梳理我国人工智能(AI)在中医药领域的发展现状,分析现存问题,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方法:综合课题组前期对中国工程院10位院士进行访谈调研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现状方面,AI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已有成果证实"AI+中医药"在数据管理、临床诊断、健康管理等方面起着互相推动的作用.存在问题是数据标准欠缺、交叉人才匮乏及政策支持力度欠缺等;建议对中医药数据进行全面治理,同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加速培养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并从数据、知识产权、伦理安全及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结论:未来AI如何更好地助力中医药以及整个医药健康领域,还亟待进一步探索.

    人工智能中医药院士访谈现状问题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