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李振吉

月刊

1673-7202

sjzyyzz@vip.126.com;wfcms2006zzs@163.com

010-58650023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财富嘉园A座303室

世界中医药/Journal World Chinese Medicine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世界中医药》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世界中联的国际性、专业性杂志。拟于2006年11月正式出版,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世界中医药》杂志以增进世界各国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发展为宗旨,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为己任。本刊的办刊方针是提高兼顾普及,继承与创新并重,展现中医药界最具权威的学术成果。《世界中医药》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世界各国高质量的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又能满足各国中医药从业者提高技能的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科研成果”、“科研动态”、“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道”、“名老中医经验”、“理论研究”、“综述”、“论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中医药教学”等。另外,杂志还登载中医药在各国和地区的发展情况,中医药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为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成国际化精品期刊,使中医药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我们欢迎各界人士为本刊撰写文章或提出建议,共同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

    焦圆圆方锦颖卓莉李文歌...
    1259-1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分析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化源网数据库、中药与化学成分数据库、PubChem数据库以及文献查阅,搜集黄葵胶囊化学成分,运用Swiss ADME数据库筛选出黄葵胶囊活性成分,依据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黄葵胶囊各活性成分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和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检索糖尿病肾病疾病相关靶点,利用韦恩图获取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关键靶点,通过R3.6.2软件对靶蛋白进行基因本体(GO)生物过程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关键活性成分-重要靶点-通路"网络,最后利用AutoDock进行分子对接,计算最低结合能.结果: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核心活性成分为4′,5,7,8-四甲氧基黄酮、槲皮素、没食子酸、原儿茶酸等,核心靶点PIK3R1、PIK3CA、AKT1、SRC、ESR1等,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分子对接的最低结合能均接近-5 kcal/mol.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内分泌抵抗、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机制、雌激素信号通路等有关.结论:本研究初步验证黄葵胶囊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为黄葵胶囊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黄葵胶囊糖尿病肾病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活性成分靶点信号通路作用机制

    黄连解毒汤治疗脓毒症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董青青章怡祎丛亿蕾陈伟...
    1265-1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黄连解毒汤治疗脓毒症的核心作用靶点、主要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以黄连、黄芩、黄柏、栀子为关键词分别检索,按照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的条件筛选,获得黄连解毒汤各中药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GeneCards、治疗靶点数据库(TTD)检索脓毒症的疾病靶点;将预测到的成分及其疾病靶点运用Cytoscape软件进行中药-成分-疾病-靶点网络构建及分析,筛选核心靶点及主要活性成分,通过STRING数据库结合Cytoscape软件绘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进行网络拓扑学分析,通过R语言运行后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注释分析,设定阈值P<0.05,Q<0.05,筛选具有显著性差异的生物过程及信号通路.结果:筛选出黄连解毒汤78个成分和841个药物靶点;这些共同靶点涉及147条生物过程包括TNF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细胞凋亡通路等代谢通路,内分泌抵抗等与内分泌系统相关的通路.结论:黄连解毒汤中小檗碱、槲皮素、山柰酚等多种成分协同作用于AGE-RAGE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初步揭示了其在治疗脓毒症时的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协同作用的复杂机制过程,为未来实验验证奠定了理论基础.

    黄连解毒汤脓毒症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

    二补助育汤对胚胎着床障碍小鼠子宫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周雨玫刘雁峰申萌萌
    1272-1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二补助育汤对胚胎着床障碍模型小鼠子宫内膜形态及血管生成素-1(Ang-1)mR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和定位的影响.方法:24只ICR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戊酸雌二醇组、二补助育汤组,每组6只,用米非司酮建立胚胎着床障碍动物模型,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妊娠第5天处死小鼠后,检测各组妊娠率、平均着床位点数、子宫内膜Ang-1和VEGF mRNA表达量及其蛋白定位.结果:模型组小鼠平均胚胎着床位点数、Ang-1 mR-NA、VEGF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组(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二补助育汤组平均胚胎着床位点数、Ang-1 mRNA、VEGF mRNA表达量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二补助育汤可提高子宫内膜Ang-1和VEGF蛋白表达量,促进子宫内膜血管生成,从而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

    二补助育汤胚胎着床障碍小鼠血管生成血管生成素-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子宫内膜容受性妊娠率平均胚胎着床位点数

    针刺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胃肠动力的影响

    谈倩李佳李静李柏村...
    1278-1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制备的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模型,探讨针刺足三里对CIA大鼠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将60只12周龄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手针组,每组15只,建立牛Ⅱ型胶原与不完全弗氏佐剂诱导CIA大鼠模型.电针组和手针组于造模完成后第1天取足三里穴治疗,15 min/次,1次/d,连续治疗14 d.在3 d,7 d,14 d时,采用跖围法测大鼠跖围长度,并在治疗14 d后,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膝关节的病理学变化,计算大鼠的胃排空率和肠推进率,结肠蠕动波测定方法检测大鼠的肠蠕动波次数,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胃黏膜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跖关节肿胀明显(P<0.01),软骨组织破坏严重并有炎症细胞浸润,胃排空率和肠推进率均降低(P<0.01),胃黏膜中CRF和VIP表达明显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后大鼠跖关节肿胀程度明显降低(P<0.05),软骨破坏程度减轻和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胃排空率和肠推进率提升(P<0.05),肠蠕动波次数增加,胃黏膜中CRF和VIP表达量减少(P<0.05),其中手针干预效果最为显著.结论:针刺足三里对CIA大鼠的肠动力障碍具有调节作用,并且手针组疗效优于电针组治疗.

    针刺手针足三里类风湿关节炎胃肠动力内脏敏感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血管活性肠肽

    白虎加桂枝汤加减改善尿酸性肾病大鼠肾小管损伤的机制

    王晨刘鹏张红红王昀...
    1283-1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白虎加桂枝汤对尿酸性肾病(HN)大鼠的治疗效果,并从肾小管损伤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白虎加桂枝汤高剂量组(BHJGZ高组)、白虎加桂枝汤中剂量组(BHJGZ中组)、白虎加桂枝汤低剂量组(BHJGZ低组)、别嘌醇组,每组10只.采用腺嘌呤灌胃联合腹部皮下注射氧嗪酸钾构建大鼠尿酸性肾病模型,连续造模18 d.造模成功后,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其余各组给予对应药物灌胃,连续干预8周.观察大鼠体质量、活动能力、精神状态及毛色,检测大鼠血清尿酸(UA)、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TP),通过HE染色、过碘酸希夫(PAS)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高尿酸血症(HUA)大鼠肾脏组织形态学、肾小球系膜增生以及肾间质纤维化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6周后,白虎加桂枝汤各剂量组大鼠体质量增加,活动能力、精神状态及毛色好转(P<0.05).BHJGZ中组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Scr水平(P<0.01),BHJGZ中组、BHJGZ高组可明显降低大鼠血清BUN水平(P<0.01);白虎加桂枝汤各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HUA大鼠血清UA、24 h UTP水平并改善肾组织形态学、肾小球系膜增生及肾间质纤维.结论:白虎加桂枝汤可能通过抑制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减少肾小管损伤及肾间质纤维化,延缓HN进展.

    白虎加桂枝汤尿酸性肾病生化检测HE染色PAS染色Masson染色肾小管损伤肾间质纤维化

    康莱特注射液对淋巴瘤Raji细胞的杀伤作用

    李丹赵百孝王建勋韩丽...
    1288-1291,1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康莱特注射液(KLT)对人伯基特淋巴瘤Raji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与凋亡作用,探讨其防治恶性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CCK-8法等方法观察12、24、48 h不同时间点KLT对Raji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KLT浓度为1、10、50、100、200μL/mL作用12 h可引起Raji细胞凋亡率-0.95%、50.93%、100%、44.39%、-9.94%;CCK-8检测发现,KLT浓度为1、10、50μL/mL作用12 h可引起Raji细胞生长抑制率为55.41%、25.15%、39.94%,100、200μL/mL可促进细胞增殖率为122.62%、146.81%;KLT作用24 h后可引起Raji细胞生长抑制率为32.25%、26.24%、31.61%、129.49%、160.09%;KLT作用48 h后可引起Raji细胞生长抑制率为91.65%、81.47%、33.74%、103.75%、50.97%.结论:KLT对Raji细胞株的生长具有促进、抑制双向调节作用,并与作用时间及浓度密切相关.

    康莱特注射液Raji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CCK-8法

    天麻通过脑-肠轴对脑出血大鼠的保护机制

    朱世杰寇云芳吴云田维毅...
    1292-1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黔产天麻通过调节脑-肠轴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成年雄性大鼠60只,采用血管内刺破法建立SAH模型,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天麻低、中、高浓度组,5组分别给予相应处理1周后进行造模,24 h后取材,利用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神经递质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连锁多态区(5-HTTLPR)、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白细胞介素-4(IL-4)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天麻低、中、高浓度组大鼠脑和空肠的病理学变化较轻,但存在神经细胞不同程度的核固缩、变性的情况,空肠绒毛存在脱落、上皮下间隙扩大、毛细血管扩张等病理学变化;与模型组比较,假手术组、天麻中浓度组和高浓度组大鼠海马和空肠中5-HTTLPR、CGRP的表达显著性提高,IL-4表达降低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天麻高、中浓度组大鼠海马和空肠中5-HTTLPR、CGRP的表达提高及IL-4表达降低显著(均P<0.01).结论:天麻通过脑-肠轴调节5-HTTLPR、CGRP、IL-4因子的表达,发挥对脑出血大鼠脑和肠道的保护作用,尤以天麻高浓度溶液的效果更为显著.

    脑-肠轴脑出血天麻中药炎症机制损伤大鼠

    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王永静赵晓娟吴瑕孙倩...
    1297-13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其临床安全性.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以及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检索公开发表的有关热毒宁注射液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时间从建库至2020年4月.由2名研究人员分别独立检索并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信息、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同时对不同对照药品、不同用药天数、不同年龄人群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36篇(37项对照研究),总样本量3917例.Meta分析显示,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3.50%)低于对照组(1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31,95%CI为0.24~0.40,Z=9.07,P<0.00001).亚组分析显示,在利巴韦林亚组(P<0.00001)、用药天数≤5 d亚组(P<0.0001)和>5 d亚组(P=0.0005)以及儿童亚组(P<0.00001)中,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利巴韦林(P<0.00001)、炎琥宁(P=0.01)、痰热清(P=0.02)、双黄连(P=0.001)、头孢曲松(P=0.01)比较,热毒宁注射液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热毒宁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疗效好;与炎琥宁、痰热清比较,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安全性方面没有显著优势.

    热毒宁注射液中药注射剂清热解毒中成药不良反应临床安全性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

    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狼疮性肾炎有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张敏闫蒙蒙陈茜楠常茵...
    1304-1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狼疮性肾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d of Science、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数据库,收集参芪地黄汤治疗狼疮性肾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7月.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项研究,共88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参芪地黄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在改善患者临床疗效,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降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降低系统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提升补体C3含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明确,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芪地黄汤中医药狼疮性肾炎有效性安全性随机对照研究系统评价Meta分析

    现代医学背景下建构恶性肿瘤中医病机

    于淼狄舒男周妍妍桑希生...
    1311-1315,1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中医界多从"痰""虚""瘀"探讨恶性肿瘤的病机,忽略了恶性肿瘤的本质特点.本文借鉴现代医学中恶性肿瘤的概念及病理认识,结合中医理论体系内容,认为恶性肿瘤本质为精变,核心病机有二:一是恶性肿瘤的功能病机为精变蓄积、侵蚀增长、血脉壅盛、功能损伤、正气消耗;二是恶性肿瘤的物质病机为"正气"有余、恶性肿瘤物质的生产、气血的偏敏感性.

    恶性肿瘤中医病机痰瘀互结癌变血脉壅盛癌物质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