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社科纵横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社科纵横
社科纵横

张仲仪

月刊

1007-9106

skzh2008@126.com

0931-8726025;872295

730000

甘肃省皋兰路20号兴中大厦1502室

社科纵横/Journal Social Sciences Review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知识产权保护如何助力高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王华存张龙李晓军杜英...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知识产权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覆盖层面多,要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等多种手段,打通知识产权管理全链条,构建大保护工作格局.在高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是手段,高技术成果是载体,科技成果通过权利保护形成知识产权,知识产权通过技术许可和成果转化,实现科技成果的工程化、商品化、产业化.在此过程中要重点关注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化和知识产权科技成果化两大核心问题.通过梳理甘肃省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最终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助力高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对策建议.

    知识产权保护高技术成果转化产业化

    收入对女性生育选择的影响研究

    肖琴王婷
    76-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Logit模型,研究不同收入水平下的女性生育多胎意愿.研究表明:女性收入与多胎生育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随收入的上升,收入与生育多孩意愿正相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收入与生育多孩意愿呈负相关;结合女性的工作时间和行业性质,周工作时间较短和处于教育行业的女性具有更强的生育多胎行为;女性受教育程度、健康水平、家庭收入以及一孩的性别等都会对女性生育多胎行为产生影响.

    [关词]生育率女性收入生育决策Logit模型

    甘肃省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宋文姬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甘肃省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化水平逐年提高,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社会保障水平逐年提高,省会城市首位度显著提升.受地理区位、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加之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甘肃省城镇化发展基础薄弱,新型城镇化水平提升较慢.新时期,甘肃省应持续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坚持统筹区域发展、融合城乡发展,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努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新气象,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新型城镇化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甘肃省医疗旅游产业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化

    胡静寅王娜
    88-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构建医疗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指标体系,利用2011—2020年甘肃省及其部分市州的时间序列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甘肃省整体及各市州医疗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协调水平进行评价,并分析影响因素,得出如下结论:①2011—2020年甘肃省医疗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水平稳步上升,耦合协调类型逐步从勉强协调发展至初级协调,再至中级协调;②甘肃省大多市州医疗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发展趋势较好,耦合发展类型中旅游滞后型占比最大;③制度规划、经济发展水平、产业联动程度、人才队伍、科技投入对两产业耦合协调发展影响较大.基于以上分析提出甘肃省推动医疗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产业融合医疗旅游耦合协调度模型

    量刑听证的程序规制

    拜荣静杨婕
    96-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量刑听证是法官以听证会的形式,结合量刑前调查报告,在控辩双方对量刑问题平等对抗、其他参与主体对量刑问题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对被告人量刑作出裁决的一种特别程序.该程序分别从司法裁判、被告人、被害人、公诉机关四个维度发挥重要的程序效能.然而,中国目前量刑听证的实践还存在诸多问题,亟须通过量刑听证具体原则的指导,提供量刑听证规则制定的参考依据,明确量刑听证的适用案件范围,完善独立量刑阶段的制度建构,实现以程序制约量刑裁量权的目的,最终促进量刑结果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量刑听证程序效能量刑调查程序规制

    少捕慎押背景下的羁押适用检视

    郭烁贺言
    107-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的提出为羁押性强制措施制度改革走出"深水区"提供了契机,应在该政策背景下重新审视羁押适用.一方面,逐年降低的审前羁押率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羁押适用的部分实际,但另一方面,实质羁押率较高、构罪即捕、超期羁押、一押到底等羁押措施适用弊病仍有待克服.需要进一步澄清羁押性强制措施之定位,尽量克制在"诉讼保障"之外附加过多非法律因素,同时对羁押手段之"强侵益性"予以充分重视.在此基础上,严格分离逮捕与羁押措施、充分运用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切实祛除非羁押性强制措施适用中的偏见因素、反思"刑拘直诉"制度,均为真正实现"少捕慎押"之必要选项.

    少捕慎押羁押性强制措施诉讼保障强侵益性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兜底保障测量指标构建研究——基于底线公平理论视角

    刘植靖
    118-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底线公平的原则是保证社会成员有尊严地享受到公平,这与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观目标具有一致性.底线公平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义务教育制度三项国家基本制度操作化为生存权利公平、健康权利公平、发展权利公平三个具体测量指标,这对构建乡村振兴战略中兜底保障的测量指标有一定启示.针对目前乡村振兴战略中测量体系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完善农村贫困统计体系、完善干部驻村帮扶制度和完善底线标准制度等措施优化体制机制,确保扶贫工作成效.

    乡村振兴兜底保障测量指标底线公平

    乡村振兴视野下甘肃省建制镇区域差异与发展分析

    胡苗
    125-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乡村振兴视角,以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调研为基础,运用数量经济学方法,从甘肃省发展最为薄弱的小城镇着手,构建建制镇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系统地研究建制镇发展方向、布局、定位等问题,旨在为甘肃省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提供有益借鉴.

    区域差异建制镇乡村振兴

    村民制度化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GSS(2017)数据的实证分析

    贺栋豪
    130-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治参与是政治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重大议题,投票作为制度化政治参与的一个重要实践途径,是实现政治民主化、现代化的有力保障.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7年度调查数据,结合政治参与相关理论,通过对村民参与投票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社会人口属性、地区特征、媒体使用情况、家庭经济状况、社会资本等因素对村民参与投票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据此,应从培育村民主体性意识、大力发展乡村产业、营造良好政治文化氛围、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培育乡村社会资本等几个方面改进,以期提高村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升村级组织的自治能力和乡村治理的效能.

    政治参与投票基层民主建设实证研究

    基于善治理论的基层智治平台绩效评价:以杭州为例

    郑春勇陆妍妍
    137-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基层智治成为社区治理的新趋势.考察基层智治平台的建设进展,客观评价基层智治的绩效,对完善基层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善治理论,从科学、参与、透明、正义、责任、回应性、有效性7个方面建立基层智治成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杭州市28个社区进行走访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成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基层智治整体效果较好,但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在未来的基层智治实践中,应该进一步提高数据整合的广度与深度、加强对公共信息资源的保护、拓宽与畅通居民参与的渠道、提升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和透明度、加强基层法治化建设以及完善和升级平台功能.

    基层智治数字平台层析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