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森林病虫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森林病虫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
中国森林病虫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

宋玉双

双月刊

1671-0886

slbc@chinajournal.net.cn

024-86800056

110034

沈阳市黄河北大街58号

中国森林病虫/Journal Forest Pest and Diseas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属森林病虫害防治专业的技术类科技期刊,以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介绍国内外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的科技动态,普及森防知识为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单位,主要读者对象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及其相关学科的科技人员、管理干部、林业职工及农林院校师生和科研院所研究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松材线虫扩散型四龄幼虫向成虫转型发育阶段研究

    张伟理永霞刘振凯高梦鸽...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扩散型四龄幼虫(DL4)转型的形态结构变化过程以及油红染色后脂肪的特征变化,分析了不同植物对于转型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松材线虫由扩散型四龄幼虫向成虫转型分为5个阶段,定义为DL4,转型前期(TP),转型中期(TM),转型后期(TA)和转型末期(TT).DL4阶段,头部钝圆,无溢缩,尾部较尖,无性别特征;TP阶段,线虫呈现竖直状态,可见头部蜕皮,出现口溢缩,尾部膨大;TM阶段,蜕皮明显,线虫开始弯曲,出现不显著的性别特征;TA阶段,进一步完成蜕皮,成虫状态表现明显,雌虫出现阴门盖,雄虫出现交合刺;TT阶段完成蜕皮.DL4时期脂肪含量最高,占据线虫全部身体;而转型前期则脂肪含量迅速下降,仅有头、尾和体表内侧较高;转型中期、后期和末期脂肪含量较少,脂肪颗粒化明显.松科植物红豆杉Taxus chinensis、圆柏Sabina chinensis、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雪松Cedrus at-lantica、油松Pinus tabuliformis、黑松Pinus thunbergii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促进转型效果明显,以黑松和马尾松木块刺激下松材线虫转型效率最高,而非松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无转型促进效果.

    松材线虫扩散型四龄幼虫成虫转型松树

    华山松大小蠹的一种高效引诱剂

    李建康董鹏飞李福来王永康...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华山松大小蠹Dendroctonus armandi Tsai et Li是危害我国华山松Pinus armandii的主要蛀干害虫.收集和测定华山松树皮和华山松大小蠹的挥发物,根据挥发物组分设计配制8种诱芯,采用漏斗诱捕器进行林间诱捕筛选试验;应用诱芯Ⅱ进行多点诱捕验证和有效诱捕距离试验.结果表明:诱捕期内,诱芯Ⅱ平均诱捕华山松大小蠹1070头/诱捕器,显著高于其它7种诱芯;单个诱捕器一天最多诱捕1652头.诱芯Ⅱ在3个地点的平均诱捕量差异不显著,分别为83,114,101头/诱捕器,诱捕效果不存在地理差异;距离林缘50 m处诱捕量为43.5头/诱捕器,为最佳有效诱捕距离.该华山松大小蠹高效引诱剂可为我国华山松大小蠹的治理提供新技术.

    华山松大小蠹华山松引诱剂高效诱杀最佳有效诱捕距离

    肥桃流胶病病原鉴定

    吕孟辕彭骋张东刘洪明...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肥桃Prunus persica'Feicheng'是我国独特的桃品种,肥桃流胶病近年来发生严重,对肥桃产业造成了重大损失.为探究肥桃流胶病病原,2016—2018年通过对山东肥城5个主要肥桃产区不同季节125个典型病斑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并经病原菌的培养学、形态学、ITS序列及致病性测定,认为肥桃流胶病主要由Botryosphaeria dothidea和Fusarium lateritium两种病菌引起,为肥桃流胶病病原的首次系统鉴定.

    桃流胶病病原鉴定葡萄座腔菌镰孢菌

    云杉花墨天牛取食倾向初报

    潘佳亮李娟董瀛谦娄杰...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云杉花墨天牛Monochamus saltuarius Gebler的取食倾向,在养虫箱内对红松Pinus koraiensis、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和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枝条饲喂的云杉花墨天牛成虫体质量和取食选择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云杉花墨天牛对红松、油松和日本落叶松均具有取食行为,取食红松和油松的体质量显著高于取食日本落叶松的;对不同松树取食部位也有较大差异,主要取食红松新梢,油松新梢、新枝和针叶,落叶松针叶;对3种寄主植物的取食倾向由高到低为红松,油松,日本落叶松.

    云杉花墨天牛取食倾向红松油松日本落叶松

    铲头堆砂白蚁原始繁殖蚁形成的周期

    黄珍友刘炳荣曾文慧夏传国...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铲头堆砂白蚁Cryptotermes declivis Tsai et Chen是破坏木材及木制品的重要干木白蚁,其有翅成虫通过分飞配对后建立新群体,是其重要繁殖扩散途径.本文对铲头堆砂白蚁原始繁殖蚁形成周期进行了研究.以似桂木Paratocarpus sp.、团花Anthocephalus chinensis(Lam.)Rich.et Walp.和球花豆Parkia sp.作为该种白蚁食料,研究其原始繁殖蚁配对后从新建群体的形成到产生下一代的原始繁殖蚁,完成1个世代生活周期.结果表明,铲头堆砂白蚁在室温下,新建群体的形成、发展、发育至下一代原始繁殖蚁形成的周期约5 a,不同寄主材料对铲头堆砂白蚁生活周期没有显著性影响,但与群体数量多少显著相关.本研究首次明确了铲头堆砂白蚁群体发育成熟的周期,对该害虫的检疫与防控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铲头堆砂白蚁原始繁殖蚁成熟群体生活周期

    樟树叶部害虫圆率管蓟马在上海首次发现

    鲁雯敏高磊朱烨王军...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上海发现危害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叶片的1种新害虫,经鉴定为圆率管蓟马Litote-tothrips rotundus(Moulton,1928)(缨翅目Thysanoptera:管蓟马科Phlaeothripidae).该虫此前国内仅记录于江西、香港和台湾,属上海新纪录种.笔者详细描述了雌成虫的形态特征,简要描述了雄成虫和若虫的形态特征及其为害状,并提出野外监测、区分特点等建议.

    圆率管蓟马缨翅目害虫樟树形态特征

    中国红树林的害虫种类及其综合防治

    杨盛昌彭建薛云红郑志翰...
    3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共统计中国红树林害虫128种,隶属2纲7目55科,其中以鳞翅目、半翅目昆虫为主,分别占总数的52.4%和26.6%.危害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秋茄Kandelia obovata、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的害虫分别有45种、45种、37种、32种和20种.广东红树林害虫种类最多,共95种;广西其次,49种.鳞翅目害虫主要包括海榄雌瘤斑螟Acrobasis sp.、桐花树毛颚小卷蛾Lasiognatha cellifera Meyrick、棉古毒蛾Orgyia postica Walker、蜡彩袋蛾Chalia larminati Heylaerts、丽绿刺蛾Latoia lepida Cramer等,多以幼虫取食为害;半翅目害虫主要有考氏白盾蚧Pseudaulacaspis cockerelli(Cooley)、广翅蜡蝉Ricania sp.等,以幼虫、成虫吸食植物汁液为害.在害虫的综合防治中,以生物防治为主,如利用寄生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捕食性天敌和生物制剂等进行防治,结合物理防治可以提升防治效果.同时,探讨分析了红树林虫害暴发的原因和机制.

    红树林害虫种类综合防治暴发原因

    对林业有害生物航空施药防治质量监管的探索——以美国白蛾为例

    卢修亮林晓孙倩周斌...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质量监管是新形势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综合运用航空施药防治作业监管系统,结合美国白蛾航空施药防治生产实践,提出了航空施药防治质量监管的定义,阐述加强质量监管的重要意义,分析探讨质量监管的内容和工作流程,为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质量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质量监管林业有害生物航空施药防治美国白蛾

    遵义市发现多种外来林业有害植物

    叶晓红
    47-48页